山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2019-02-14雷焕贵段云青
雷焕贵 段云青
[摘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的地方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山西农村文化供给的一种重要形式。以送戏曲下乡的视角研究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发现送戏曲下乡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着重在资金、观影率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推动戏曲下乡更好的为农民服务,提供有效的文化供给,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关键词]戏曲;农村公共文化;文化供给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19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一步强调支持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设施,培育特色文化村镇、村寨,再一次引发我们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动能。当前,山西省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网络基本形成,供给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得到提升,文化供给品种多元化,但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文化供给的质量和数量有待提高。
自 1997年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实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来,送图书、报刊、戏曲、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服务新常态,为农村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送戏曲下乡也是在这一政策的号召下深入农村的贫困偏远地区进行慰问演出,为农村送去精神食粮,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送戏曲下乡是农民群众喜闻
樂见的文化艺术形式,也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内容。山西省地方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西地方剧种多达54个,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晋剧、蒲剧、上党梆子和北路梆子是山西地方戏曲的四大支柱,称为四大梆子。受宗教文化影响的道情戏,有晋北道情、洪洞道情、临县道情,永济道情等。广泛分布于山西各地的秧歌戏,达16种之多。丰富的戏曲种类为送戏曲下乡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党中央、国务院、团中央和山西省委的号召下,送戏曲下乡成为“三下乡”活动不可或缺的农村精神大餐。山西通过一系列的送戏曲下乡活动在公共文化供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政策性戏曲下乡演出有助于农村文化深入开展,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传统戏曲节目除了具有娱乐功能,其“高台教化”的作用也十分明显。戏曲演出的内容有助于观众了解历史、回顾历史,以史为鉴,教化村民从思想上分辨美与丑、恶与善、忠与奸,对民众思想道德观念的塑造,对广大人民的立身处世、待人接物,起到了明显的陶冶作用。对大部分的老百姓而言,它们受到的教化更多地来自于这种寓教于乐、歌舞演故事的启示。戏曲演出不仅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还使其价值观、荣辱观、人生观、世界观得到了教育。“送戏下乡”在社会主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移风易俗、传播文化、弘扬正气、传承美德等作用。欣赏戏曲在潜移默化人们思想意识,净化人们心灵的同时,还提供了一个人与人交流的平台,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场地里人员自由流动也增加了乡里间彼此的认同感,加深了邻里间感情,化解了隔阂,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功能性作用,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奠定了基础。但是近年来,这种寓教于乐,老少皆宜,影响广泛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却出现了观众人数减少,公共文化空间被占用,基层政府消极应付等局面,这些现象的出现,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这都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地方。
1 送戏曲下乡面临的主要问题
1.1配套资金少
据统计,山西省财政已经下拨2014、2015、2016年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每年1.5亿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补助标准为每个行政村1万元。中央财政对中部地区补助50%,地方配套50%。地方配套部分,省、市、县按4∶3∶3比例负担。农村文艺演出活动每村每年补助标准2400元,主要用于行政村自行组织开展各类演出活动。在政府资金短缺甚至不到位的情况下,有些地方还出现了资金不到位现象,上级主管部门克扣、贪污、挪用屡见不鲜,致使文化活动无法开展。由于文化配套资金的短缺,使得戏曲下乡质量不高,演出剧目少,甚至面临无戏可送的尴尬局面。
1.2观影率低
农村戏曲作为一项传统的演出形式,一直是农民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深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观影率低折射出农民文化消费观念的转变,首先是由于农村文化市场的多元化。互联网、手机、电脑、电视等现代媒体的出现对戏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欣赏戏曲表演不再是进行文化娱乐主要选项,尤其是年轻人在现代文化艺术的熏陶下失去了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再者,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固定居民减少。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空心化”现象加剧,留守妇女、老人、儿童成为欣赏戏曲的主体。另外,季节也是影响观影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山西作为北方地区,春夏秋比较忙,冬季比较闲,而冬季在室外演出由于天气寒冷,不仅演员受天气影响,观众也无法长时间在野外观看。
1.3文化认同感差
在欣赏戏曲艺术美的同时,现实教育意义不足。戏曲下乡一般以村民耳熟能详的曲目吸引观众,曲目陈旧是不争的事实,时代的巨大差异使得戏曲演绎文化断层、时代脱节现象严重。而戏曲悠扬舒缓的曲调,古老的故事情节,更能引起老年观众的情感共鸣,适合老年人生活节奏,故观看者以老年人居多。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并获得认同形成文化共同体,是戏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1.4演出条件差
戏曲演出需要场地比较大,器材、道具比较多,布景美工程序复杂。而大部分农村戏台陈旧、简陋,不具备演出条件,给戏曲演出带来了诸多不便。而最让演员不能接受的是没有化妆和更衣的地方,有时着急上场只能用布围起来换装。由于演出条件差,设施简陋,生活条件差造成许多演出团体不愿意下乡演出,这与农民期望背道而驰。
1.5看戏难度大
山西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农村大部分在山区或丘陵地区,交通不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落后。有些边远山区群众对戏曲下乡有强烈的需求,但村落之间距离比较远,人口分散,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信息不发达,娱乐活动少(现代的文化活动更少),加之山区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村民有时为看一场戏曲演出,要翻山越岭几十里路,可见看戏难度之大。
2对策建议
2.1加大扶持力度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也随之召开,这些为传统戏曲的传承保护提供了政策利好。同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山西省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的意见》指出:把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作为“文化惠民在三晋”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大政府购买戏曲演出和送戏下乡力度。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政府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送地方戏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政策支持是戏曲下乡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戏曲下乡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当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是农村文化市场化的必由之路。戏曲下乡除了政府补贴以外,还可以实行买票入场,有偿消费的模式,减轻政府负担,增加演出团体收入,建立互利双赢的演出市场格局,形成戏曲下乡的长效机制。
2.2增加有效供给
针对戏曲下乡演出次数少,场地简陋的问题,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个人或村镇办文化,积极倡导先富起来的农民,通过婚丧嫁娶、过满月、生日等活动,邀请戏曲团体进行演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填充文化空白。也可以以个人或乡镇为平台,成立民间戏曲演出团体,促使演出市场多元化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另一方面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加有效供给,走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农村文化艺术的发展若光靠政府投入而乡村自身没有内生動力,没有市场化运作,结果将是农村文化生态环境会逐渐恶化,甚至消亡。走戏曲艺术的产供销结合的道路,把戏曲下乡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培养乡村戏曲队伍,组建戏曲爱好者团体,实行企业化运作,不仅加大了农村文化供给,而且还锻炼了人才,开拓了市场,增加了有效供给。再者,如何提高有效供给是我们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得到村民的认可,文化产品需求得到满足,文化供给的有效性才能得以体现。如果得不到供给主体的认可,农村文化供给的意义将非常有限。
2.3改善演出条件
送戏曲下乡是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演出条件的改善,现代化电子设备的推广和使用,有利于推动戏曲下乡的不断深入开展,进而形成长效机制,有利于提高群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品位,满足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戏曲文化的展示,提升演出效果。演出条件的改善为演职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演出环境和演出条件,改变了以往破旧不堪的舞台形象,提升了演出效果,激发了农民看戏的积极性,增强了干群关系互信,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序开展。如经济条件好的乡村对舞台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重新装修,更换音响灯光设备,为更好的欣赏戏曲表演创造有利条件。
2.4丰富演出形式和剧目
在农村上演的剧目比较典型、老旧和传统,这也是造成观影率低的原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媒体的出现,使得看戏不再局限于政府送戏曲下乡和过时过节才能看到的稀罕景,而是随时随地想看就能看到表演。群众在欣赏了电视、互联网播出的戏曲节目后,与乡间戏曲演出自然形成一种对比,因此也对传统文艺节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堪称“戏曲摇篮”,戏曲文化历史悠久,戏曲剧种品类繁多,经典剧目有《打金枝》、《蝴蝶杯》、《金水桥》、《闯幽州》、《三关排宴》、《喜荣归》、《打渔杀家》、《土祖庙》、《打焦赞》等,深受观众的喜爱。但剧目陈旧少有更新已经成为戏曲下乡的一大障碍,演出剧目与农民期望有偏差,村民存在厌倦情绪。群众希望有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新剧目出现,推出现代剧目,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这才是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送戏曲下乡演出中增加现代艺术元素,穿插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不仅可以活跃现场气氛,而且展现一种古典戏剧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增加戏曲魅力,形成戏曲下乡的良性循环。调查中发现,戏曲下乡演出中最受欢迎的是互动环节,演员邀村民一起演出,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调动群众演唱的积极性,台上台下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气氛热烈,真正成了老百姓自己的戏曲娱乐狂欢。
2.5建立多元化供给体系
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主渠道是政府。当前由于农村基层政府财政乏力,对公共文化供给不足,导致农民文化需求与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进行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是解决农村文化供给短缺的有效途径。1政府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有效解决公共文化在资金上的缺口,防止公共文化服务减少和倒退现象发生。2为了解决政府供给不足与农民多元化需求的问题,地方政府应出台政策和措施,鼓励支持民间和社团组织参与公共文化供给,解决部分地区公共文化供给资金不足问题。戏曲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对村民有一定的吸引力,自发自愿形成的戏曲票友、艺术团体等民间组织,能填补由于政府资金不足造成的农村文化演出市场空白。3支持乡镇企业举办戏曲志愿者服务队,利用戏曲爱好者组成的业余社群,通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帮助边远山区解决文化需求问题。4加强内生动力培育,送戏曲下乡不能搞“水过地皮湿”的形式主义,通过到基层演出发掘培育戏曲人才,弘扬戏曲文化,学习戏曲艺术,填补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服务的空白,发挥农村地方人才优势,组织有文化、有能力、爱学习、懂戏曲的文化精英到专业戏曲演出团体学习深造,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扎根农村,为公共文化服务做出自己的贡献。
2.6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送戏曲下乡是一项“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惠民工程,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公共文化供给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政府在农民心中的形象问题,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是公共文化供给服务的关键所在。1从公共文化主体入手,调查走访群众对公共文化供给服务的满意度,演出场次,演出效果,收集整理农村文化主体对供给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供给内容,合理安排供给时间,调节供给形式,做到有效供给。2成立送戏曲下乡领导组办公室,对戏曲下乡演出情况要组织专人随机抽查或通过网络和手机的形式进行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3戏曲下乡演出经费要保障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更不得侵占贪污。对于弄虚作假、虚报场次、演出效果不佳等现象,要给予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可收回所拨补助、取消送戏下乡演出资格等。4在乡村和演出团体之间采取乡村和演出团体直接对接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在选择下乡演出团体上实行招投标机制,择优录用,争取将最好的演出团体奉献给农民群众。
[参考文献]
[1] 郭晓君.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论[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中共襄樊市委宣传部课题组.论农村文化配置的结构性失衡[J].求实,2007(3):77-79.
[3] 陈家喜.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途径[J].中州学刊,2012(5):103-106.
[4] 刘新静.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转型及新农村建设研究[J].学术界,2013(3):22-30.
[5] 傅才武.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性质变迁与政策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2013,66(1):69-74.
[6] 唐红丽.“新型城镇化”关键要有新内涵[N].中国社会学报,201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