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研究

2019-02-14舒钰洪王丽霞杨楠冯小芮杨琪康超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失范道德青少年

舒钰洪 王丽霞 杨楠 冯小芮 杨琪 康超

[摘要]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是当今中国社会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厘清了道德“失范”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观念、家庭关系剖析了其原因,并积极探索解决青少年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道德“失范”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家庭是青少年形成最初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社会学家库利把家庭看作“人类本性的培养所”。家长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自身社会价值观念传递给青少年并贯穿其整个成长过程。面对当今时代下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家庭教育对重塑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念和矫正社会行为方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 概念界定

“失范”是迪尔凯姆引入社会学的概念,其在《社会分工论》中指出:“失范”是指社会或群体中相对缺乏规范的状态。在名著《自杀论》中,迪尔凯姆用“失范”这一概念描述当社会规范和价值相互矛盾、冲突或社会规范与价值相对脆弱时,在个人和社会中都会出现的混乱状态。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认为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不协调,人们缺乏对现有社会规范的广泛认同,社会规范失去了应有的权威和效力,从而产生了“失范”。美国学者迈克埃威基于心理学角度,认为“失范”是“个人对社会依附感的断裂”。

综上,我们可以将道德“失范”定义传统的道德规范机制与现实发生脱节,社会道德规范被居于被动地位,相应的权威和效力不断弱化甚至丧失,进而使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发生偏离,从而引发一系列行为“失范”。网络道德“失范”则是将这种“失范”现象锁定在网络领域。现实和网络的双重道德标准不仅造成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观念混乱,更弱化道德标准规范能力,由此引发一系列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2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2.1 社交媒体成瘾

青少年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网络游戏与社交媒体上,不仅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也使他们对学习逐渐丧失兴趣,以至荒废学业。《2016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表明,当前社交应用使用主要以微信、QQ、新浪微博为主,其中微信、QQ使用率在90%左右。研究学者从2013年按省调查750位介于7至12年级孩童所取得的“学生药物使用和健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当中学生针对使用社交媒体习惯、生理及心理健康情况做出回答。结果有25%学生表示,他们每天至少花2小时在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据调查作为最活跃的互联网使用主体之一的青少年,23.8%上网主要用于“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且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呈现“高时长”的变化趋势。相关研究表明过分沉浸于社交媒体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并引发一系列心理疾病。32.2%的青少年“有在晚上11点之后熬夜上网的习惯”。

2.2 网络游戏成瘾

CNNIC发布《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对网络娱乐类应用存在明显偏好,其各类网络娱乐应用使用率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网络游戏超出网民总体水平最多,达到9.6个百分点。通过对不同学历段用户的网络游戏使用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学生网络游戏使用率最高,达到70%,高于网民总体水平13.1个百分点。显然,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游戏的主力军。据调查分析显示,69%的学生表示他们拥有“手机、电脑”,12.7%、14.6%、4.3%的青少年表示身边同学分别存在“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购买大量的游戏装备”以及“随时打赏网络主播”的现象。62%的中学生表示“长时间上网会对他们的生活、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2.3 习惯依附“理想自我”

偶像祟拜、网恋是青少年依附“理想自我”的特殊社会心理现象。基于“光环效应”理论,青少年为克服心理危机感,习惯将“理想自我”进行情感投射,把投射对象看得完美无缺,并带有高度的认同、崇拜和情感依恋。偶像是青少年最佳的情感寄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对偶像的情感依赖越强,负性情感越多。疯狂追星会加剧青少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容易造成个人感情极端化。网恋则是青少年为寻求情感寄托,避免孤独感采取的另一种方式,他们将情感投射到虚拟对象身上,以实现自我心理需求平衡。网络交往不同于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交往双方以符号形式存在,这使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包含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加剧了人际交往的风险性,易引发青少年的信任危机。在调查中发现12.8%的青少年表示“身边有疯狂追星的同学”,10.1%身边存在“网恋”现象。

2.4 不良网络习惯养成

一是个人诚信度低。现实生活中的诚信原则在虚拟的、匿名的网络世界中缺乏约束力,青少年在网络交往中往往会忽略现实道德法律规范,养成撒谎、欺骗等不良习惯。二是沉溺于网络亚文化。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其信息辨别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互联网中的“亚文化”正好迎合青少年的猎奇心理。46.3%的青少年喜欢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丧文化”、“屌丝文化”、“毒鸡汤”等亚文化。三是功利主义、极端主义人格养成。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以及环境的影响下渴望获得新的社会角色和自我存在感,而网络的特性,使得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中虚拟的游戏角色、网络购物满足其现实生活中的心理需求,由此滋生蔓延极端主义、个人主义等。

3 青少年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

3.1 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的经济水平低不一定会造成青少年行为“失范”,但是如果将其与其他负面因素结合,往往会诱发青少年道德“失范”行为,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一方面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可以为子女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加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但由于有的家长没有明确的物质条件标准或者仅仅重视孩子的物质需求,易造成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失衡,进而转向于网络世界寻求心理满足。另一方面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僅能承担基本的温饱、教育支出,对其子女缺乏有效的监管,往往不能及时察觉并矫正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失范”行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并带有对社会的强烈对立情绪和报复心理,而这一类心理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下易被各种因素放大、加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失范”行为。

3.2 家庭教育理念

一个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因素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教育方式往往走向两个极端——零容忍或者纵容,他们往往以粗暴简单的“棍棒教育”方式解决问题,不能对孩子起到有效引导、帮扶、矫正的作用,这种教育不足以及教育方式不当会激发青少年的隐性心理问题,从而引发甚至加剧其道德“失范”行为。当今时代下父母过分强调孩子的智力培养,忽略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教育,导致青少年社会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加之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等特性使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调节机制难以发挥相应的作用,导致青少年难以抵制网上游戏、色情、暴力等诱惑因素。

3.3 家庭代际关系

家庭关系是影响青少年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当今社会家庭代际关系矛盾突出。这种矛盾主要来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双方之间产生的分歧。互联网时代下,老一辈的家庭权威被弱化,青少年自主性凸显并试图摆脱父母的管束。如果家长将自身观念强加给青少年,将导致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加剧双方关系冲突。因此,这对家长更新思想观念、重塑长辈权威、加强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家庭关系紧张或者破裂问题凸显。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为青少年难以提供稳定和谐的成长环境,加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在内心和社会之间形成极大的压力,逐渐丧失生活信心,不易形成健全的人格。

4 针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矫正措施

4.1 转变教育理念

首先,坚持疏导思想、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等教育原则,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要做到严宽适度,同时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尊重青少年人格,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其次,更新网络理念,明辨网络信息,引导青少年注意力转移,利用网络平台,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非线性思维方式,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活力,满足青少年沟通、理解的需要。最后,转变世俗的价值观,培养青少年高尚的情操和法律道德规范意识,使青少年更好的适应学校和社会。在矫正青少年不良行为过程中,要对青少年有客观、理性的评价,充分发掘青少年的隐性优点,以其自身优点矫正自身不良行为,培养青少年自我教育能力。

4.2 改善家庭关系

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促进青少年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的组成结构复杂,要结合具体情境来采取恰当方式。首先,注重沟通,缓解家庭矛盾。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本就试图摆脱家庭控制,因此长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与晚辈沟通,化解双方价值观念上的分歧。其次,重塑家庭权威形象。家长应注重更新自身思想观念尤其是更新互联网知识,重塑长辈权威,从而有效地指导青少年的上网行为。最后,重视实效监控。互联网时代下尤其一些特殊家庭,更应关注青少年人格发展状况,对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行实效监控,以便于及时调整教育方式。

4.3 整合其余教育资源

家长应整合其余教学资源,使家庭与学校、社会保持教育的连贯性,尤其是在教授道德伦理规范和法律制度规范的过程中,更应坚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通和一致。首先,家长应加强与学校老师沟通,形成家校合作。家长应及时向老师反馈孩子心理行为问题,以便学校老师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例如开设专题讲座向青少年传播法律道德知識;开展公益活动,让学生践行道德行为,内化为道德品质。最后,家长要发挥自身作为教育中介的作用。在社会重塑新的道德规范体系的过程中,家长应承担责任,帮助青少年解决在现实与网络双重道德标准中的价值冲突。

[参考文献]

[1] 白云霞.父母教养方式的社会学考察[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2] 徐瑞.越轨社会学理论对防范学生越轨行为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4(13).

[3] 朱力.“失范”范畴的理论演化[J].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4] 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J].青年研究,1999(07).

[5] 吴榕升,张晟铭,沈嘉鑫,等.青少年榜样与偶像教育的融合探究[J].海峡科学,2017(10).

猜你喜欢

失范道德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实现及其引导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道德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