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金融问题研究

2019-02-14陈丽娴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金融农村

陈丽娴

[摘要]精准扶贫离不开金融的力量,对贫困地区开展金融扶贫,能够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探讨了农村金融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这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的精神,也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需要践行的。

我国需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脱贫之路,而中国特色的脱贫之路离不开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大力帮助。

1 精准扶贫、金融扶贫的相关概念与背景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用户,运用现代科学方法,锁定贫困对象,对其有效地实施针对性脱贫。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 2015 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金融扶贫是指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参与精准脱贫,金融机构通过一系列的金融产品等业务手段,帮助贫困对象增加收入,快速脱贫的方式、手段。农村金融对专项脱贫具有促进作用,促使金融更好更快地发展。国家从政策上制定扶贫措施能够提高农户们对金融贷款的可获得性。

2 农村金融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农村金融意识薄弱

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各级的扶持,就目前观察,政府在农村金融问题上引导作用较小,管理职能不明确,政府和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体现。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缺乏重视,并且农业生产本身存在客观性。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生产周期较长,投资风险高,农民受教育程度有限,法律知识、信贷意识薄弱。不便于金融机构的管理和调查,徒增大量金融风险。

同时银行本属于盈利性单位,需要控制风险,控制产品质量。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没有任何风险意识,很难得到金融贷款。越是贫困农民,金融知识越少,越不能得到扶贫贷款。

2.2 农村金融缺乏基建设施

目前,农村金融的基建设施极不完备,金融服务缺乏便利,无法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从整体看,贷款总量不够,借贷机制不完善。很难真正解决贫困地区困难户的贷款问题。从局部看,金融服务抓大放小,管理不到位。类型没有细化、营业网点少、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农村金融收到基建设施的限制,农村金融发展瓶颈难以突破,无法达到农村的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农村金融机构还存在存贷比普遍偏低的问题。虽然《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明确县扶贫办、妇联配合金融机构(包括信用社)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但目前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金融机构在深度贫困县的贷存比依旧偏低,整体市场依然存在着供需失衡的情况。

2.3 金融产品与农民不相适应,缺乏创新

金融产品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工具和手段。农村金融推动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是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优化任务。经融机构设计的金融产品不够合理,没有想农民之所想,做农民之所做。在农村金融本就薄弱的基础上,金融产品没有顺应农村的需求、农民的需要。适合农民的金融產品更是少之又少。

3 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手段

3.1 增强农村金融意识

3.1.1 加大投入力度,让农民更清楚地了解筹资途径。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大力开辟农村资金融通渠道,使更多的农民认识金融贷款、认可农民贷款。真正有效提高精准扶贫力度。金融机构应扩大农村网点的覆盖面,让村民便利地享有金融贷款。其次,银行设立农民普惠部门,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将惠民和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形成农民咨询有去处,农民办理有专管的局面。

3.1.2 普及农民诚信知识,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针对信贷诚信问题对农民进行深入解读。如:金融机构人员下乡科普诚信知识,评选村民诚信模范等。同时让农民对诚信贷款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减少银行的信贷风险。让银行和农户之间彼此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成就新农村的建设。

3.2 强化农村金融基建

只有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农村基建才能进一步健全农村的金融体系。这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沟通。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为企业信贷的同时将注意力放在农民农业的难点,想农民之所想,做农民之所做,解决农民之烦恼。早日建立科学有效的金融服务体系。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农村企业为抓手,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将农村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只有农村形成规模产业才能够彻底脱贫、完全脱贫,而不是暂时脱贫。

3.3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承担能力较低,信贷风险高。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如此没有保障的小金额上,这就急需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如设立扶贫金融基金、建立保险机制以规避风险损失、降低贫困户创业限制、互联网+金融、线上线下扶贫等。对普通信贷产品和扶贫信贷产品进行区分,使农村金融产品多样化,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贫困户贷款需求,缩短银行贷款办理周期,进行差异化服务,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4 结语

展望未来,精准脱贫应立足于当前农村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抓住中国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推进全国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参与精准扶贫是一个系统性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帮扶模式。它不仅需要配套的基建设备、创新的金融产品,更需要政府从长远出发,以战略模式将精准扶贫的农村金融问题解决到位。

[参考文献]

[1] 林耿雄.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7(36):18-20.

[2] 李含琳.加强对农村金融扶贫的风险防范工作迫在眉睫[J].甘肃金融,2017(07):7-9.

[3] 胡东生.精准扶贫战略与金融创新支持模式探究—以福建省三明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例[J].福建金融,2015(10):39-43.

[4] 牛瑞芳.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经济分析—基于“长尾理论”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6(7):47-51.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金融农村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