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中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研究

2019-02-14李莹华姚爱琴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乡村振兴

李莹华 姚爱琴

[摘要]实施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是关键。根据经济活动内容将乡村人才分为三类,选择相应的培育内容、方式和原则。提出合理规划引导创新创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制定乡村振兴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乡村产业兴旺行列;扶持培养一批乡村能人;创新乡村干部任用制度;激发社会各界到乡村创新创业等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培育

[中图分类号]G725;F323.6[文献标识码]A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积极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振兴之道,而任何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人才的培育与扶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的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设农村专业人才隊伍、引入农业科技人才、激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等,为乡村产业新旺和实现生活富裕目标提供创新创业人才。

1乡村创新创业人才分类

在乡村振兴人才的界定方面,李宁(2018)认为农村人才是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和农村改革创新的领军人,前者让农业科学技术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头,后者可带动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创新创业。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于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界定为农业现代化人才和农村现代化人才两类。更为具体地对乡村创新创业人才进行梳理分类,便于针对不同群体选择不同的培育和扶持方式,提高实效。

1.1乡村创新创业人才从来源分类

第一类是乡村原住民中的青壮年。这类人呈现两种状态:一是留守乡村务农或在周边打短工,另一类是长年在外务工,居所或已迁入城镇或仍在农村。部分农村青壮年敢闯敢干,在外务工取得了一些成就,是乡村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来源。

第二类是乡村考出的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这类人大学毕业后大多数在城市就业,即使回到乡村也是在体制内单位就业。当乡村存在创业机会时,乡村大学生也是潜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第三类是村官、县乡干部。这些人作为基层公务员,了解当地实情,有工作经验,熟悉政策,全局观较强,是政策落地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在经济发展大潮中,村官、县乡干部可能成为乡村创新创业的重要推动者。

第四类是县、乡、村的围绕农林牧渔副业进行生产、服务、经营等活动的农技能人、经纪人、承包大户、加工业主、商贸人员等。这个群体对农村经济繁荣和乡村创新创业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1.2乡村创新创业人才从经济活动内容分类

第一类是直接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的人才,他们参与第一产业生产活动如种粮大户、种养殖大户等。

第二类是服务于农林牧渔业的人才,包括县、乡、村的围绕农林牧渔副业进行生产、服务、经营等活动的农技能人、经纪人、加工业主、商贸人员等。

第三类是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供给(包括特色旅游产品生产销售,民宿,特色餐饮等)和提供旅游服务(导游、向导、运输等)的群体。

2乡村振兴人才集聚的困境

2.1乡村就业量的急剧下降

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总人口和乡村就业人员数量快速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知,乡村就业人员数2000年约4.89亿,2017年下降到约3.52亿,下降了28.11%,年均下降1.56%。如图1所示,全国就业量正增长,乡村就业量负增长,且近十年每年降幅都超过2%。国家统计局界定的乡村就业人员数是指在16周岁及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农村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国家统计的乡村就业人员中一部分人并未真正扎根于农村一方水土,从事围绕农林牧渔及旅游业经济活动。因此,从数量上看,乡村人才数量逐年下降,不利于乡村振兴。

2.2空心村状况明显

我国乡村人口自1995年达到顶峰之后,逐年下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广泛开展,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务工,乡村留下的多为老弱病残者,离土离乡现象明显。很多农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心村,且一些地方土地撂荒情况比较严重。振兴乡村需要的具有现代经营思维的创新创业人才,但对于本土乡村青年,由于城市的就业机会、创业条件及生活环境的吸引,离土离乡成为大多数青年的必然选择,乡村人才短缺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制约因素之一。

2.3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薄弱

国家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或目标之一是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但在多数农村地区,产业兴旺面临很多困难。一是在农村种养殖方面,很多地区小片土地经营或小规模养殖且仍采用传统种养殖技术是常态,农民挣钱主要靠外出打工;农业现代化需要的规模经营因为土地条件或观念问题而难以实现。二是乡村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养殖业是主要经济成分,旅游业、服务业、商贸业、加工业等经济成分较少。三是农村观念比较落后,认为“走出去”是致富的唯一路径,很多村民对本地的资源条件认识不清,难以发现当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四是农村缺少“能人”,主要缺少致富带头人,没有致富带头人的引领和示范效应,乡村经济发展方向不能明确,产业兴旺找不到好的抓手。

2.4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不高,经济认识水平有限

乡村基层干部是治理乡村的排头兵,他们的治理能力和认识水平对乡村振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乡村干部存在诸多问题:从学历结构看,多数地区干部学历不高,初、高中学历较为常见;从乡村治理能力看,乡村干部的日常工作是被动完成上级安排的例行公务,积极推动乡村发展进步的主观能动性不足;三是乡村干部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够,无法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带头发展地方经济。虽然国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明确推动了“大学生村官”工作,期望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建设带来新知识和新思维,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生力量。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大学生村官对乡村治理和发展地方经济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

综上,乡村青壮年人力资源不足,缺少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科技人才,产业落后不能有效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导致人力外流空心村状况越来越严重,乡村振兴人才集聚面临诸多困难。

3乡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

十九大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乡村振兴需要大批创新创业人才,针对当前乡村人才职业素养整体不高的状况,加大乡村人才培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乡村人才培育中需要根据从事经济活动内容的差别在培育内容、采用的方式、把握的原则等方面区别对待,如表1所示。

农业现代化需要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或农业经理人。乡村本土农民或有志于发展农业的投资者,政府可以以县乡为单位,聘请对口农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集中培训,让其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之道,引导他们成为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特色农业生产大户。

一直以来,农副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使农副产品难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提出供给侧改革,这对乡村发展是良好的契机。乡村大力发展农林牧渔等相关产业,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开发新产品,通过改善供给实现产业兴旺。县、乡、村围绕农林牧渔副业进行生产、服务、经营等活动的农技能人、经纪人、加工业主、商贸人员等,是乡村经济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承担着乡村产品走向市场的重任。因此聘请各行专业技术人员上门培训,让乡民学习商贸知识、“互联网+”实操、电子商务培训等,从而培育一大批既了解乡村又了解市场的农技能人、经纪人、加工业主、商贸人员。

乡村休闲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旅游方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人口聚集在城市,节假日短途旅游是城镇市民解压和消遣的主要方式。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供给(包括特色旅游产品生产销售、民宿、特色餐饮等)和旅游服务(导游、向导、运输等)需要大量的乡村本土从业人员,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是乡村休闲旅游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事项。培育内容包括旅游业相关知识讲解、导游知识培训、旅游服务的规章制度学习、旅游服务业职业道德规范学习。通过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乡闲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乡村人才培育的主导者是政府,政府定期对要培训的内容广而告之,参与者采取自愿原则,培训内容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费用政府承担为主,个人承担为辅。但对从事乡村休闲旅游业的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从业规范教育从业人员需“人人学习”。

4培育乡村创新创业人才的措施

乡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与扶持要落到实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合理规划引导创新创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事业。乡村人才培养与扶持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参与主体包括基层干部、乡村中青年群体、外出务工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员;具体战略包括广泛的宣传、培养方式选择、施教者选择、如何吸引参与者积极参与,与如何动态、长期培养乡村人才等诸多事项。合理规划乡村人才培养,就是要将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理顺,明确各主体的职责和目标。建立乡村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机制,让参与主体与每一期培训有效地融合,提高培育实效,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创业人员的市场竞争力。

第二,制定乡村振兴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乡村产业兴旺行列。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单向流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但随着经济、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化和交通便利化的不断推进,秀美的乡村将越来越吸引城市人,城乡人口互动将成为常态。从当前看,乡村产业兴旺需要通过制定各种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等禀赋,大力发展农林牧渔副业,围绕农林牧渔进行加工、商贸的产业,以及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产业兴旺离不开乡村人才的积极参与,同时产业兴旺也会促进乡村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

第三,重点扶持培养一批乡村能人。乡村能人是创新创业的先行者,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较强的执行力,政府在鼓励创业政策上不能忽视这个群体。在乡村资源开发投资,专业技能培训,财税、金融支持,土地使用,市场对接,政策法律服务等诸多方面,政府要给予扶持和服务,培养形成一批乡村能人。

第四,创新乡村干部任用制度。村干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乡村发展的好坏、乡村社会是否和谐、产业发展状况等均与乡村干部的能力和作为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激励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需打破传统的基层干部升迁制度,理顺基层干部晋升渠道。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严格按照指标考核乡村干部,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考核优良的可越级晋升,并实行“级别、工作两不误”的思路,级别不影响工作地点和工作任务,工作地点和工作任务不影响级别晋升,级别待遇向乡村基层倾斜。通过这些举措激发乡村干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热情。

第五,激发社会各界到乡村创新创业。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除了科技创新人才以外,乡村振兴还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通过灵活的合作形式如购买服务、投资配套等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到乡村创新创业,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村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中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空心村”、乡村衰落等现象在很多地区较为普遍,加上城镇化和农村青壮年市民化让乡村人口离土离乡,乡村人才集聚困难重重。乡村振兴需要创新创业人才,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激活乡村活力,吸引社会各界加入乡村建设中来,需要不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宁.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人才强农战略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8(10):95-96.

[2] 赵秀玲.乡村振兴下的人才发展战略构想[J].江汉论坛,2018(4):10-14.

[3] 刘义臣,史冉,孙文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村人才的管理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2016(8):98-101.

[4] 王文彬.农村人才集聚的困境及破解對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4):42-46.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乡村振兴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