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农村民生发展

2019-02-14李青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民生农村

李青

[摘要]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最终要落实到增进民生福祉上来。新时代农村民生建设面临突出短板,必须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城乡民生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民生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最终要落实到增进民生福祉上来,让广大农民共同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民生建设还有突出的短板,因此,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要加快推进农村民生发展,不断满足全体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民生发展

1.1 推进民生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民生问题关系到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制约,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与城市相比仍明显落后,农村民生领域更是欠账较多,农民收入水平低,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远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成为人民群众感受最突出的问题。

新时代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大量农民生活在农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没有改变。近年来,在国家不断加大的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呈现逐年缩小趋势,2018年达到2.69,但是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农民增收形势严峻、后劲不足,务工经商的工资性收入增速下降,农业经营性收入增长乏力,财产收入占比很小,农村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依然很低。全国还有1660万农村贫困人口,以及数量庞大的贫困边缘群体,脱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

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更要重视解决生活在农村的几亿农民的民生福祉问题,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让广大农村居民过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美好生活,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2 农村民生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是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三农”组织管理者,还是农业的生产经营者、服务者和科技工作者都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民生发展对于提升乡村发展的人力资本,更好地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基础性作用。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创业条件,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创造更多的农业和二、三产业就业岗位,实现乡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可以聚合更多的人才投身农业、发展农村,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资本下乡的新局面,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据统计,目前全国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达780万人,其中农民工540万人,他们创办的经济实体带动农户经营收入平均增加67%。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会成为金山银山,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就会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培育造就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文明乡风形成,同时提高农村劳动力创业创新的能力。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从6年提高到6~9年、9~12年,再到长于12年,平均收入指数从100分别上升到130、208、356。教育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收入的根本手段和重要方式。提升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可以有效改善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使他们在遇到各种风险时能够获得物质和生活帮助,避免陷入贫困的境地,达到社会的有效治理;同时社会保障待遇也是农民转移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没有农村民生的发展就不能真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就不是高质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2 农村民生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突出短板

2.1 农村就业创业存在诸多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务工经商,农业从业人员结构日益老化,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土地流转成本较高,规模经济没有形成;城市资本下乡还有诸多限制,农业融资难题仍然突出;农业农村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就业创业环境不优,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广大农民就业创业。

2.2 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

长期以来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总量偏低,且呈现出重城市、轻农村的特点,城乡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城市挤、农村弱”的现象十分突出。乡村学校基础设施落后,乡村教师待遇较低、教学生活条件差、流动性较大,导致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生源流失严重,教育城镇化率远远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我国农业劳动力中,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83%。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8,第三产业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农民文化素质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大任。

2.3 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发展滞后

我国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改革都是从城市逐步向农村推进,在制度建设、财政支持、保障水平方面,广大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不足、床位不够,医务人员短缺,技术水平低,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对缓慢,农村居民享有的医疗、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低。2018年,以农民为主体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仅有88元,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人每年4833元,都遠远低于城镇水平。

2.4 乡村生态环境问题仍很突出

城市生活污染和工业“三废”向农业农村扩散的现象没有根本遏制,农业生产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的状况非常普遍;相当多的村庄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粪污没有集中收集处理,很多农户还没有无害化卫生厕所,农业生态恶化和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乡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

3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快民生建设

3.1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民生实际,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建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将农村民生优先发展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加快推进落实。以深化城乡二元结构改革为动力,促进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全面提升农村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坚持把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认真做好农村民生发展规划,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农村民生工作。公共财政资金要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各项社会事业经费要进一步向农村倾斜,优先保障农村民生发展需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有序参与,形成多元持续的投入格局。健全与农村民生优先发展相配套的工作推动机制和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领导责任制和考核督导机制,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估体系,提升农村居民的满意度,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不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水平。

3.2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城乡民生建设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确立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战略方向,为建立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均等服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民生均等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3.2.1 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乡镇的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全面落实好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让进城农民工享受到城镇职工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和城镇企业家、技术人员、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政策扶持,优化乡村创业环境,通过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有序规范流转土地,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吸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开发经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设计培训项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乡村劳动者就业创业的能力。

3.2.2 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加大城乡教育统筹力度,促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快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重点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统一城乡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鼓励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保障农村教师各项待遇,在收入福利、职称评定、住房医疗、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推进城乡教育全面优质均衡发展,努力为农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3.2.3 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城市医联体,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县级医院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条件,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组织城市大医院与县乡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机制,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实施倾斜化的招聘政策,探索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编制共享机制,实行“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吸引优秀医疗卫生人才服务基层;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让农村居民更便捷地获得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建立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统一入口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城乡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畅通参保人员双向流动的关系转移接续通道,实现社会保障待遇全国异地联网直接结算;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激励约束机制和待遇正常调整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待遇差距。

3.2.4 建立农业农村绿色生态发展机制。完善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方式,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稳定并逐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把农村建成山清水秀、天蓝地美的美丽宜居之地。

[參考文献]

[1] 熊小林.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探究农业农村现代化方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1).

[2] 顾仲阳,常钦.提升劳动技能拓宽就业门路[N].人民日报,2019-01-25(18).

[3] 包晓光,张贵勇.教育扶贫的价值和路径[N].光明日报,2018-08-28(13).

[4] 刘杰.新型职业农民,怎么培育怎样成长[N].光明日报,2019-02-12(15).

[5] 董峻,王立彬.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7-12-30(01).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民生农村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