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绿色化”蔬菜生产加工模式分析

2019-02-14李勇杨思敏郭尚窈陈晓婷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绿色化

李勇 杨思敏 郭尚窈 陈晓婷

[摘要]通过分析蔬菜生产、加工现状及问题,提出家庭农场合作社蔬菜“绿色化”生产加工模式的解决方法。此模式通过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综合利用加工废弃物,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树立“蔬菜綠色加工产品”品牌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蔬菜的生产加工安全,降低蔬菜生产加工成本,增加农民收益,进而推动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家庭农场合作社;绿色化;蔬菜生产加工;安全追溯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支持县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此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基于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绿色蔬菜生产加工模式,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蔬菜发展开拓方向,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

国内外学者对蔬菜生产加工已有研究。皮向红等人在对湖南长沙、浏阳等13个县 (市、区) 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湖南蔬菜产业提出了谋规划、活政策、优布局、保供应、强龙头、育品牌等建议;杨龙等人对新鲜蔬菜供应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并提出一系列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的解决方案;A V Kozhemyako等人提出大田蔬菜加工的无害化生产,乳糖发酵饮料、调味料、饲料等蔬菜加工产品在商品销售和经济领域均具有优势;加拿大学者指出Bonduelle集团已经创造AgPOD系统,用于收集可跟踪信息以及管理种子和合同,还与DoubleLeaf合作开发新系统,使最终产品能够完全追溯至田间。

本文通过对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实证分析目前蔬菜目前生产、加工现状及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家庭农场合作社蔬菜“绿色化”生产加工模式,期望通过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蔬菜生产加工安全,降低蔬菜生产加工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1 蔬菜生产加工现状

1.1蔬菜的生产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蔬菜生产大国,近年来,随着“菜篮子工程”的推动,我国蔬菜生产行业发展迅速,2013年至2018年蔬菜产量呈逐渐上升趋势,2018蔬菜产量已超过7亿t。其次,温室、大棚等设施蔬菜的发展使得蔬菜生产已突破季节的限制,大大促进了蔬菜的产出效益。然而,我国目前蔬菜生产多为分散种植,不成规模,生产水平低下。即使是中大型蔬菜基地,在种子栽培、肥水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也存在技术基础薄弱问题,更缺少对生产过程及后期的跟踪监督与管理。此外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也屡见不鲜,蔬菜生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但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安全无害的优质蔬菜需求已经愈来愈大。“绿色化”蔬菜产品是未来蔬菜市场的大势所趋,但如何降低其生产成本,保证蔬菜“绿色化”产出,依然是蔬菜生产待解决问题。

1.2 蔬菜的加工现状

1.2.1 蔬菜加工企业类型。目前国内蔬菜加工企业多以中小型加工为主,加工设备简单,加工技术不成熟。加工企业主要有三大类:小作坊加工企业、中小型加工企业、大型加工企业,具体如表1所示。

1.2.2蔬菜加工种类。国内蔬菜加工种类主要有五种:鲜切蔬菜、冷冻蔬菜、脱水蔬菜、烘烤蔬菜和腌制蔬菜。其主要加工步骤、主要产品如表2所示。

1.2.3蔬菜加工情况。我国蔬菜加工业发展迅速,特色优势明显,其中番茄酱、脱水食用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此外,我国在加工技术与设备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从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加工设备与生产线,并研发出螺旋式速冻机等冷藏设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蔬菜加工业向国际水平迈进。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蔬菜加工技术在各个环节都相对落后。深加工蔬菜占全国蔬菜总量不到10%。我国基本蔬菜加工流程(挑选、浸泡,清洗、沥水、整理、包装等)如图1所示。

加工过程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而且极少被利用。因此,我国蔬菜加工业在产出效益方面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

2 蔬菜生产加工问题分析

近年来,蔬菜生产加工产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加工产品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蔬菜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生产、加工主体分散,缺少资源整合

受小农经济的影响,我国蔬菜生产多为家庭分散生产,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低;而蔬菜加工企业大多是各自建设,未形成区域性规模生产,且多数都没有自属生产基地,所加工的蔬菜来源不确定,导致企业采购成本的上升和蔬菜质量参差不齐。农民、农民合作社、加工企业三者之间缺少利益联合,故易造成农户蔬菜销售不出去,加工企业采购效率低等现象。

在国外,日本、丹麦、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已是“农民合作社+企业”模式进行生产加工或是销售,极大地促进了其产品加工升级。

2.2生产过程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

正确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保证蔬菜“绿色”生产的关键。随着我国工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药和化肥的产量有很大的提高。据统计,中国的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占全球总量的35%。由于农药和化肥具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蔬菜产出效率高的优点,大多数农民放弃了原来使用有机肥的习惯,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但农民们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缺乏合理性,化肥和农药的选择完全靠个人和他人经验,使用量更是随心所欲,没有考虑作物生产过程最优需求和是否造成浪费。这不但无法保证蔬菜的安全,而且会直接污染环境。如果对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和化肥不加以监督和管理,将会对土壤、水质等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蔬菜的可持续生产。

2.3 加工流通过程蔬菜损失率过高

交易时间长、成本高、损失大及流通效率低一直是困扰我国蔬菜流通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蔬菜的产后损失十分严重,蔬菜从采收、贮运、加工到销售流通各环节的损失率高达30%,是发达国家的4~5倍。蔬菜生产加工流通过程具体见图2。

由图2可知,蔬菜经生产者生产后,还需经过收購商或贩运商运送后才能到达加工企业,经加工后,最终通过菜市场零售店到达消费者手中。蔬菜经过长时间的流通后,很容易腐坏变质,腐坏变质的蔬菜随意丢弃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加工后的蔬菜价格相比普通蔬菜更高,而为了减少蔬菜在运输中的损失,不得不提高其物流环节的价格,到终端的消费者需要承受的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这将影响蔬菜加工产品的销售,直接降低了菜农和加工企业经济效益。

2.4加工过程下脚料的综合利用率低

下脚料是指在加工过程中作为残余物分离出来的下脚或废料。在蔬菜加工过程中,一些不需要的蔬菜的边、皮、根、须与叶子等就是蔬菜下脚料。据统计,我国蔬菜加工业每年产出数以吨计的下脚料基本未被开发利用,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下脚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酚类、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对于蔬菜加工企业来说,如何将蔬菜加工副产品做到物尽其用,如何利用下脚料增加其附加值,是降低蔬菜加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需解决的问题。

3 基于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绿色化”蔬菜生产加工模式

基于家庭农场合作的“绿色化”蔬菜生产加工模式是以多个家庭农场构成的合作社对蔬菜进行 “绿色化”生产和加工。家庭农场合作社能够克服传统小农户的分散经营的缺陷,提升农业经营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家庭农场联合形成合作社,通过信息共享、统一经营管理等方式,成为利益共同体,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而“绿色化”意味着安全、环保、可持续化,是蔬菜生产质量、加工效益最大化的保证。

基于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绿色蔬菜生产加工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蔬菜生产安全、蔬菜流通损失、加工过程中废弃物浪费等问题,是解决分散家庭经营制度和保障蔬菜生产加工安全的有效方式。

3.1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家庭农场合作社因其主体明确、责任明确、规模经营等优势,成为保证产品质量的代名词。加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能够保障蔬菜生产各环节安全,使蔬菜加工产品具有可信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包括农产品生产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检测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监管系统五个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详情如图3所示。

家庭农场合作社在生产管理系统录入生产过程信息,并做好农产品生产档案;检测机构(各级农产品检测部门、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对生产的蔬菜进行检测并在系统中如实录入检测数据,供监管部门监测管理,并提出意见。质量追溯监管系统是对家庭农场合作社、蔬菜生产和检测情况进行全方面的监控管理,家庭农场合作社还需做好追溯码打印和管理、建立视频监控管理等,便于监管部门通过蔬菜追溯二维码查询相关信息,以快速锁定问题源头,追踪产品流向。农业投入品备案与实名销售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系统是为终端消费者购买的可追溯的农产品提供一种追溯查询服务,帮助消费者了解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种子来源、种苗、肥料、农药使用等情况,增加产品的可信度,刺激消费者购买。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合作社优势,保证蔬菜产品质量。

3.2综合利用加工时产生的废弃物

在蔬菜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例如残余蔬菜,蔬菜次产品、下脚料等。这些废弃物经过综合利用后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部分绿色蔬菜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途经如表3所示。

在蔬菜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烂叶、老根、残渣以及泥土等还可堆沤有机肥,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这既减少了生产成本,又使得蔬菜更绿色化,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3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

家庭农场合作社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是指家庭农场合作社自家生产蔬菜,自办加工厂进行蔬菜加工,同时建立蔬菜产品质量可追溯机制,保障蔬菜产品安全,并与周边地区的农鲜市场、大型生产超市合作,进行稳定的货源供应的一种集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于一体的高效率模式,是在家庭农场合作社的蔬菜“绿色化”生产加工模式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

家庭农场合作社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不仅使得蔬菜生产加工全过程易于监测管理,还能极大地降低蔬菜的物流成本和流通损失,最终为家庭农场合作社带来高经济效益。

3.4树立“蔬菜绿色加工产品”知名品牌

家庭农场合作社对蔬菜进行绿色生产、加工后,获得绿色农产品认证,增大产品的可信度,同时结合自己的成本、规模优势,灵活利用互联网将“蔬菜绿色加工产品”宣传出去,扩大品牌优势。例如在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社交网站上上传绿色蔬菜生产、加工过程的视频,提供溯源二维码供客户使用,与客户进行生产加工交流等,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者应时刻把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生产加工成客户喜欢、放心的安全蔬菜产品。

打造“蔬菜绿色加工产品”品牌有利于蔬菜加工产品的销售,体现家庭农产合作社的生产加工优势,增大其核心竞争力。

4 结论与展望

我国虽是蔬菜生产大国,但在蔬菜种植上还存在分散生产,合作社经济组织缺乏规范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等问题;另外,我国蔬菜加工业起步晚,加工产品单一,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低。因此,我国蔬菜生产加工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家庭农场合作社形式进行蔬菜“绿色化”生产加工,使得农民、合作社、企业结为一体,体现了农村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改变了农村生产、城市加工的格局,是在现行分散家庭经营制度和传统蔬菜生产加工产业经营模式基础上的创新。

从目前蔬菜生产加工的情况看,家庭农场合作社在蔬菜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还存在难以管理、品质控制力较弱的问题。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完善蔬菜加工业质量标准体系,建立蔬菜农药残毒检测体系,使家庭农产合作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蔬菜生产加工产品信而有证。

[参考文献]

[1]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EB/OL].新华社,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9/content_5366925.htm,2019-02-19.

[2] 皮向红,金龙新,刘英,等.湖南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以长沙、浏阳等十三县(市、区)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8,24(12):55-58.

[3] 杨龙,王永刚.基于食品原料安全的新鲜蔬菜质量控制研究[J].特区经济,2018(08):73-75.

[4] A V Kozhemyako,T F Kiselyova,E A Vechtomova,E A Monastyrskaya,O V Mityakina.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Non-Waste Production of the Field Vegetable Processing[J].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9,224(1).

[5] Anonymous. Enabling integrated precision ag in processing vegetable production[J].Food in Canada,2019,79(3).

[6] 张学杰,王金玉,方智远.我国蔬菜加工产业发展现状[J].中国蔬菜,2007(4):1-4.

[7] 张思佩.昌乐县净菜加工现状及对策[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8] 刘永杰.关于净菜加工的调查和研究[J].农机与食品机械,1996(06):5-6.

[9] Hockdq6do8tqbm.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合同[EB/OL]. https://www.wenjiwu.com/fanwen/fizhnni.html. 2017-06-17.

猜你喜欢

绿色化
浅析电气技术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与挑战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绿色化探讨
浅谈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绿色环境管理体系视角下的高校档案馆构建研究
河北经济发展绿色化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研究
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绿色化”观念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途径研究
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和微型化的渗透
准确把握“绿色化”的科学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