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烈火英雄》背后,消防员们真实的生活

2019-02-14刘月娇张旭琴

时代人物 2019年17期
关键词:特勤支队消防员

刘月娇 张旭琴

短短的一个月,消防员和消防员的事迹高度曝光在我们面前:根据“大连7·16大火”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烈火英雄》热映,

200斤壮汉中风抬不动,110和120一起呼叫119;8月11日,江苏消防员吉侯牛培,半夜11时许,抢险间隙,吉侯牛培坐下来稍作休息,顺便吃包子补充能量。当视频的拍摄者问“这是第几个包子了”。他嘴里还嚼着包子说“第11个了”,笑声依旧爽朗……

八月的西安,和过往的每个夏天一样炙热。四通八达的地铁线像蜘蛛网般延展开来,通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内,不同行业的人们各自忙碌,经营着自己的人生。 西安高新区科技七路与团结南路交汇处, 西安消防指挥中心便坐落于此。酷暑之下,消防战士们正在一个工地上进行消防演习,38度的高温天气,他们穿着几十斤重的消防服演练每一个环节。没有电影里惊心动魄的特效,现实中的他们精神抖擞、喊声震天响。

很多时候,消防员不是救火,救人,他们是用命换命。

我们采访了多名消防员,问他们为什么热爱这份工作。他们的回答大致相同:要么是战友之情、要么是儿时的当兵情结。 摆脱对于人性沉重的思考,没有苦大仇深,正是这些真实且日常的细节,让我们迅速认同这群人——这群后来被称为英雄的普通人。他们斗志昂扬,不屈不挠,但同时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也会疲惫,会恐惧,也会互相开玩笑。

火一半,水一半,热一半,冷一半,这是消防员的工作。

饭吃了一半,澡洗了一半,方便了一半,睡觉了一半,梦做了一半,这是消防员的生活。

训练场一半,火场一半,生一半死一半,這是消防员的风采。

血与火淬炼的骨骼,烟与热熏制的青春,这就是消防员…

刘坤 32岁 西安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中队中队长

刘坤

 消防员的谎言:“出任务有时候怕我媳妇儿担心,我就瞒着她。”

因为妈妈在部队里做医生,所以刘坤从小的志愿就是做个消防员,这么多年来,他从没想过转业。 去年5月10号,那天刚好是刘坤结婚纪念日。早上八点,他先去出了个任务,处理了将近十个小时,下午六点多刚回去休息,又接到通知,蓝田县灞源隧道有一个化学品甲缩醛车翻泄漏了,他和他的队员又立马赶去。 最恐怖的地方不止是火场和浓烟,还有隧道。因为黑,你永远不知道危险在哪里。你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眼前的一片漆黑,就像进了鬼城一样,无论眼前有多少人跟你共同进退,你都只能一个人去面对。 蓝田隧道一共长六公里。走到中间的时候,就全黑了,一点光都没有,还有很多未知的危险的化学物品,“我们四个人进去的,要拍一些照片视频要传出来,看看泄露的量,好对下步处置。其实还是有点小害怕和紧张的。还好后来我和队友们都处理好了”。 “妻子没怪你吗?” “一般工作的事我都不跟她讲。后来就打了个电话跟她简单的说了一下。但没跟她讲这个危险性。她也没生气,虽然回家少,但她一直对我的工作还比较理解”。

每个消防员都有一个对爱人、家人都有一个谎言:“我没事儿“,“我不累”,“我不苦”,“我不疼”,“我不想家”…… 夏季特训,他们扛着50斤的装备跑7、8公里,不苦? 20几秒跑五层楼,手上都是水泡,不疼? 半夜站岗不管有没有人,都挺直腰板,刚回宿舍休息,居民楼起火,又得往前冲,脸熏的漆黑,不累? 火海滔天。生死时速,光烟都得呛的人昏迷几天。不怕? 洪水湍急,他们深陷险境,煤气罐起火,他们一把拿起煤气罐,跑出数百米。没事儿? 爸妈来队里看望,一边擦汗一边哭。不想家? 看懂了消防员的“谎言”,就会更懂他们的默默坚守。 问刘坤:“你希望自己的儿子和你一样也做消防员吗?” 他答:“我希望他和我一样勇敢。”

李一鑫 西安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中队消防员

李一鑫

“我想找个女朋友”

这是李一鑫做消防员的第二年,你问他辛苦吗?他抿嘴一笑:“还行吧”。 问到为什么做消防员,他说:“我不想让我的生活太安逸,就想让自己吃点苦。” 老家在四川的他,自从当了消防员还没回过家。“第一次给家打电话的时候真挺难受的,不过也没电影里演的那么夸张。” 不用工作的时候,李一鑫就健身。还没有女朋友的他,也挺想找个对象。 其实消防员并不是不好找对象,只是他们有了对象后,分手率比较高。开始会觉得消防员好啊,多么光荣,可时间长了,谁能受得了聚少离多,谁能经得住经常爽约? 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并不是因为他们死在了那场或某场大火里,而是因为每一天的工作中,他们都在以极高的职业素养对待自己的工作,研究和训练与大火斗争的经验,每一次认为,他们都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冲上去,迎难而上。 他们会和普通人一样,想回家吃饭,想和心爱的人约会,想去听一场演唱会……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 记住他们的“平凡”,才能理解他们的伟大。

向波 西安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中队消防车驾驶员

向波

“最难受的是我没有救活她”

08年初中一毕业加入的消防队,一晃12年了,一个轮回。 “每一次回去见父母,就会觉得他们又苍老了许多,还有我媳妇儿,一个人在家带娃,也不容易”。12年,4383天,105192小时,无数次的火海浓烟、高空作业、工程爆破、逃出生天。 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有次出行任务,要个老奶奶掉到了井里,当时向波要一个人下井救人。这些平常都是反复训练过的,危险难度都没什么,另他难过的是,当他下到井底,老人已经断气了。那一刻,万念俱灰。本来提着的精气神瞬间消散。

电影《烈火英雄》里面说消防员:“我们不怕牺牲,就怕别人不知道我们做了什么。”他们不需要仰望,只需要尊重和理解,甚至只是多一分钟的记得。真实的消防员,他们根本都不需要记得,他们不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他们最怕的是,他们救不了人。他们需要的是我们好好的呼吸,好好的生活,好好的活着。

冯志清 西安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中队中队长助理

本刊记者刘月娇采访冯志清

消防员会飞,消防员也会受傷

每年都有新队员来,旧队员走,从小伙成了“大叔”,共立了四个三等功,他轻描淡写的说:“不见得这就是多大的荣耀,不过就是对你工作的一个肯定”。 采访的时候他半推半就,他说:“我这人语言能力差,你让我说啥?” 那次,三桥有个夹缝泄漏。接到任务的时候,已经着火爆炸。灭火没什么,最怕的就是再爆炸。“我们抱着水枪往进冲,桥堵住了,修理厂的车子给我扑倒了,那会是真有点怕了,好在没有人员伤亡”。 每次任务,从天黑到天亮,从傍晚到凌晨,结束之后,没有任何的假期获嘉奖,十几个小时的救火,换来的是一瓶矿泉水、一个面包、一根火腿肠,都没有“饱餐战饭”这一说,然后回队里接着出任务。

干消防员那么久,身上的伤多了去了,手上长了我们这辈子见过的最恐怖的血泡,但没有关系,但李一鑫和同事们都互相支撑着一起扛过来了。 如果不做消防员会去做什么? “不知道,没想过。不做消防员我可能就什么也不会做了吧,又或者去做点小生意,种种地。”

罗毅 西安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中队消防员

罗毅

“闲了我就去兵马俑看看”

西安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中队的消防员指挥员和消防员加起来,一共34人,大部分都是90后。还有一个00后。 当同龄人还在“王者荣耀”、吃鸡、追漫威刷抖音的时候,罗毅已经是个消防员了。扛钢枪,冲火场,扛着20多斤的装备每天训练八小时。 有次救火,爬了26楼,里面全是烟,根本看不见了,然后我的氧气管都报警了,我就背着人往下走,跟电影里演的一样。 “我年纪小,他们都照顾我。我家是山东的,前两年不能回家,来西安后一直就没回去,不过也没什么,都能视频打电话,有时间的话,我想去逛个兵马俑。” 人人生而平等,后来,一些人成为了消防员。

那些海报里的英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我们可能在某天遇到的父亲、儿子、丈夫、朋友或同事。有个朋友的老公是消防员,我问她:嫁给消防员是一个什么体验?

她说:“没啥体验,就是不顾家而已。坐月子本来可以休假20天,结果呆了两天就被叫走了。就是你生病住院一个多月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到了要家属签字手术的时候回家签个字。就是孩子几个月看不到爸爸,就是把女孩子锻炼成女汉子。” 尽管如此。她、她们从不后悔爱着一个英雄,而每一个英雄都会告诉我们,他们从不后悔他们爱过这样一份工作,爱过他们的爱人,爱过脚下的土地,即使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对国家,对人民他们问心无愧,唯独对家人,他们心怀愧疚。

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就是: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遵守交通规则,不抢红灯、不乱抢道;注意用火、用电安全;自己事情自己完成;不要轻生;并且要求小孩同样这么做,遵守规则,尊重规则。 新中国的消防队伍成立于1955年,公安部于当年成立了消防局。1982年起,消防部队归属于人民武装警察部队,2018年10月9日,公安消防部队正式退出现役。不再列武警部队序列,现役编制全部转为行政编制。 如果消防员不是最伟大的工作,那什么才是?

谢谢你们,一直保护着我们!每一个负起责任,不放弃不退缩的人,都是英雄。

猜你喜欢

特勤支队消防员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浅析强化和改进交通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小小消防员 第十集
小小消防员 第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