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问题研究

2019-02-14徐东洋韩雪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冷链生鲜运输

徐东洋 韩雪芳

[摘 要]生鲜农产品因易损坏、易腐败等特点,对温湿度等客观运输条件要求较高,多采用冷链运输。我国生鲜农产品运输环节存在成本高、时效差、破损率高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生鲜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对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从打造一体化多式联运综合运输体系、加强多主体协同冷链技术研发、提高供应链整体信息共享程度、建立全过程冷链运输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生活理念的提倡,人们越来越青睐于购买蔬果等生鲜农产品。河南省作为我国典型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销量稳居全国前列。其中,果蔬、肉制品和奶制品的产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二、三、四位。近三年,河南省蔬菜水果和肉制品等生鲜产品产量增速更是超过16%。此外,据统计局数据显示,河南省年均消费生鲜农产品7800万吨左右,2018年达到8000多万吨,占食品整体消费的比例为72%。产量和消费量的高速增长带来物流量的大幅增加,生鲜农产品易腐坏变质的特性为冷链物流带来了发展机遇。然而,相较于急速增长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河南省冷链技术的发展仍较落后,运输市场主体监管力度仍然不足。冷链运输过程的高成本、高损坏率、低时效、低安全性等突出问题已严重损害了农民、生鲜电商企业、冷链运输企业等主体的利益,制约了生鲜农产品行业的发展。因此,解决好河南省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问题,对于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增大生鲜电商企业及冷链运输企业的利润空间、促进整个行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甚至能够带动区域經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生鲜农产品的发展对河南省经济、民生等各方面的影响显著提升,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郑艳芳、王红、王贺霞、梅宝林、刘玉慧等学者从加强冷链设施建设、构建技术标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角度对河南省生鲜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但其运输方式协同程度低、专业运输设备落后、运输各环节沟通不畅、运输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基于此,本文立足河南省现实情况,从打造一体化多式联运综合运输体系、加强多主体协同冷链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供应链整体信息共享程度、建立全过程冷链运输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补充已有研究成果,改进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系统,最终对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形成完善的指导体系。

1 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存在的问题

1.1 运输方式协同程度低,成本浪费严重

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的供求矛盾逐步升级,单一运输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而如今河南省生鲜农产品的运输方式仍以单一公路或铁路运输为主,很少采用航空运输,更少涉及多式联运。在此情况下,使用运输方式组合的发货人,就必须与多方承运人多次办理手续并进行交接,过程复杂且耗费大量交易成本。此外,运输方式协同不足造成了拆箱换装次数增加,加之不同运输方式下的冷链设施设备标准不同、专业性不足等现实情况,导致换装过程难度升级,运输成本、时间、风险同时增加。据测算,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的利润率仅有9%,居高不下的运输成本是生鲜农产品发展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2 专业运输设备落后,产品破损率较高

冷链运输相关专业技术落后,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率极高,这是我省乃至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足5%的冷链损耗率,我国冷链损耗率高达20%,冷链运输专业技术的落后造成每年约有1.3亿吨蔬菜和1200万吨水果被浪费。河南省更是处于冷链流通率低、损耗率高的境况。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河南省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损坏率分别为12%、7%和 9%。专业设备缺少、相关技术落后、冷链系统不完善造成了生鲜农产品破损率难以降低。

1.3 运输各环节沟通不畅,时效性较差

运输各环节沟通不畅已经严重降低了河南省生鲜农产品运输的时效性。据统计,全省生鲜农产品有70%以上采用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流通模式,这种模式涉及众多的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参与者,流通中间环节繁杂。而受农村信息化建设不足、信息平台辐射面窄等影响,参与者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很难实现信息共享,冷链运输环节无法得到有效组织,严重制约了运输效率的提升。

1.4 运输监管机制不健全,安全隐患较大

河南省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过程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受到人、车、天气、道路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鲜农产品在冷链运输过程的安全风险不可避免。而除了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外,由于河南省运输市场鱼龙混杂、“小散乱”现象严重,运输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安全运输意识薄弱、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冷链运输监管机制上的漏洞,更加重了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过程的安全隐患。

2 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效益改善的对策

2.1 构建一体化多式联运综合运输体系

随着河南省逐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买全球卖全球”目标的推进,河南生鲜农产品不断向国际化发展,提高运输方式协同程度,构建高效的多式联运综合运输体系十分迫切。河南省现已拥有以郑州航空港为核心的航空运输体系、多条铁路大动脉及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在构建多式联运体系中,应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重点建立卡车-高铁、卡车-飞机、卡车-高铁-飞机三种联运体系,以供企业按需选择合理的运输组合方式。并充分发挥联运机制的优越性,减少冷链运输中间环节,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2.2 加强多主体协同冷链技术研发投入

加强冷链技术研发的投入是改善河南省冷链设备落后现状的有效手段。为促进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技术的研发、创新与推广,政府应当充分鼓励不同学科的人才加强沟通,并支持政企校三方合作。在引进、学习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共同研发并进行创新,降低冷链专业技术的使用成本,增强可推广性。在促进不同学科专业人士、不同领域参与主体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河南省冷链前沿技术的发展,控制成本的同时解决运输高损耗的问题。

2.3 提高供应链整体信息共享程度

面对复杂的河南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环节,提高主体间的信息共享程度是改善运输时效性的必要手段。而农民是河南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主体,因此,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要首先考虑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特别要保障生鲜农产品主产地的信息网络化、现代化,有效解决因信息沟通不畅而造成产品滞留的问题。同时,鼓励大中型冷链运输企业带头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加快完善冷链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促进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从而倒逼生鲜农产品规范运输、安全流通。

2.4 建立全过程冷链运输监管机制

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需要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健立全过程冷链运输监管机制。政府应当鼓励运输企业使用远程监控系统,实时全程监控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使整个冷链运输过程可视化。同时制定合理的审查标准对现有冷链运输市场进行整合,整顿不合规范的运输企业,确保生鲜农产品运输质量安全。此外,还要加快监管标准的制定,并不断探索监管新模式,促进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规范和发展。

3 结语

本文立足于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发展情况,对其冷链运输过程的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结论有助于提高河南省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同程度,以便生鲜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能帮助提高河南省冷链技术发展水平;为改善生鲜供应链整体信息沟通不畅的现状提供了新思路;可为政府建立更为完善的冷链运输监管机制提供指导建议。

[参考文献]

[1] 郑艳芳,王聪.生鲜产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1).

[2] 王红.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3] 王贺霞.基于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分析[J].纳税,2019(16).

[4] 梅宝林.河南省生鲜类产品冷链物流运作及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8).

[5] 刘玉慧.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9(16).

猜你喜欢

冷链生鲜运输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生鲜灯的奥秘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散杂货运输专栏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超市集体推进生鲜合伙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