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平台的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2019-02-14杨鹏

时代人物 2019年17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信息化改革

杨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变革,云平台的广泛运用,无比冲击着传统的高校教学,职业教育要紧跟随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变革已经到来。利用互联网+云平台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目前信息技术逐步完善,云平台已运用于高职教育教学之中。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的税收制度改革而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和变化,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老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师生之间互动偏少,知识无法与职业能力相适宜。基于云平台的教学改革尤为重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学习,资源相互分享,师生互动显著,能与未来审计工作相适应。本文依托于云班课的云平台,结合课程与审计工作岗位匹配。国内学者侧重于基于互联网式的翻转课堂、基于云平台的MOOC方式的教学过程、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基于微信+微课+平台的翻转课题教学改革,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课程改革、依托于学科竞赛平台的课程教学改革。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进行教学课程改革,但是偏向于对于平台与课程方式相结合,忽视了对于职业能力的匹配,因此,作者结合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进行研究做抛转引玉之用。

1.研究思路及概念界定

1.1研究思路

根据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结合云平台,分析找到理论依据,确定研究目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内容分析,利用云平台的现代化技术为依托,找到课程改革的创新之处。始终围绕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将理论与实际工作能力相匹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充分利用云平台的教学功能,基于云平台的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应用。

1.2 概念界定

云平台。云平台也称为云服务,基于此平台,开发者可以将设计好的程序放入云端,数据在云端实现存储、传输及处理。使用者通过客户端发出指令,进行相关操作,数据的处理就会在云端完成,从而把结果反馈给客户。由于云平台数据能共享,能随时随地对其进行操作,而且,云平台可以对不同对象形成的网络进行集成和控制,实现了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云端数据,从而节省了大量资源。

2.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2.1理论依据

2016年6月7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全面深入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其中提及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信息化技术与平台要与教学改革相关,推动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利用互联网云平台进行教学改革是教育部对高校的要求,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2.研究目标

主要在探寻高职专业能力课程在工学结合前提下与职业岗位匹配的主要指导思想,依托于云班课的平台,提升高职专业能力课程的教学品质与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探究工学结合与职业岗位匹配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融合,促使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使得教师能够利用云平台进行课程设计,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与素养。

2.3研究内容

基于云平台的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理念研究。在互联网发展的情况下,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的升级,教育时代变革的开启,依托于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深度开发工学结合与职业岗位能力匹配的开发理念,依托于云平台,进行审计与基础课程的具体实施流程设计,通过依靠云平台的教学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学生兴趣、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的提升。

基于云平台的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基于云平台的高职审计与基础专业能力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审计工作岗位为依据。以探究云平台的专业能力课才为载体,开发基于云平台的线上与线下学生的平台。

依托于云班课的云平台,上传与审计工作岗位视频,该视频依据于审计真实业务而来,学生能够在大三的时候熟悉审计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提前适应职场氛围。建设围绕审计实际工作的各种案例资源,让学生提前学习。实时出现的财务造假的新闻,让学生有明锐的财经嗅觉。根据新闻、案例和视频等资源,让学生对于审计能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完善平台的教学资源的建设。

基于云平台的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的整体设计框架。理论部分主要为概述、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审计计划与风险、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实践主要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等。最后为审计报告。

基于云平台的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建立以学生评分、学生互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的评价考核的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参加到整体的教学评价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在课程考试评价为起到辅助作用,指导学生按照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全方位、全角度来考核学生,以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取得的经验值来看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和完成情况。通过经验值按照参与各种活动比例来得出该学生的平时成绩,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指标。

2.4创新之处

高职院校的学生密切與职业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与技术,在当今云的时代,关注云平台对于教育的影响,真正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式模式。融合真实的审计工作,将课程的内容与职业岗位相交融,使得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到职场的环境之中。通过云平台,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学生能够通过移动端和电脑端进行学习,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多样性,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多方联动,多方参与到教学的评价之中,充分利用云平台给教学带来的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对于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考核和分析。

3.研究方法

本课程改革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证验证法等方法来进行对于审计与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是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通过在知网、超星等平台查看其它高职院校结合云平台的教学课程改革进行资料分析。

二是调查研究法。利用云平台中的投票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改革意愿和参与性,使得教学改革能够更好的进行之中。

三是实证研究法。通过在14级、15级、16级学生的教学之中进行改革,针对改革的情况进行不断的修正与总结,达到最好的效果。能够完成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并且匹配审计工作岗位需求。

4.基于云平台的教学实践改革运用

4.1课前准备

基于云平台,提前上传关于课程的案例,对于新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提前预习,通过云平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能够对未进行案例学习的学生进行督促。

4.2 课中实施

基于云平台的一键签到,能够很好的解决点名费时的问题,学生到位率大大增强,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能够有效的解决迟到、旷课和早退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新的教学方法的不断涌现,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形式如雨后春笋,教师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云平台上传本次课程的资料,如课件、视频、案例、动画等来对本次的知识点进行展现,让学生了解这次课程我们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师生通过摇一摇进行随时互动,可以通过微信红包的物资奖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4.3 课后总结

基于云平台,通过测试活动和小组任务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课程的知识点,同时结合未来审计工作要求学生模拟职场环境,进行表演,并做成视频,上传到云平台。并且通过学生互评来评价学习成果。要求各个小组成员在对其他小组的评价做到客观、公正,来全面反映学习的学习效果。

5.结论与建议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也要从1.0到2.0,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越重要,审计更重要。审计的教学就必须跟进信息化的时代,利用云平台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学习更有广度和深度,改变传统教师为主的课堂,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并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匹配,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汪剑鲲. MOOC: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引爆点[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41-43.

[2]曹玲,郝刚.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以《音频视频编辑处理》课程为例[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报  2018.03

[3] 缪启军.“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实践[J]. 财会月刊,2017(33):78-83.

[4] http://www.mosoteach.cn/(云班课官网)

[5]  龚新湘.依托学科竞赛平台的市場营销实训课程教学改革[J].商场现代化, 2015( 17) : 275 - 276.

[6]蔡炯.新信息技术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改进建议[J].劳动保障世界,2015( 11) : 57-58.

(作者单位: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信息化改革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