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高职思政理论课在线开放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19-02-14谭琼琼

时代人物 2019年17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教学内容

谭琼琼

2015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的设想【1】;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出建设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加强服务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旨在将现代化教育手段和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实现科学与技术的集合,这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新型开放课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重构的网上教学课程,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全体开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具备短教学视频、作业、测验、讨论、考试等完整的教学活动。

建设思政理论课在线开放课程要采取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是在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融合了网络信息交互模式,呈现出立体融合式教学样态。以翻转式、课堂引导式、个别辅导式相结合的“教式”和以体验式、讨论式、在线问答式相交互的“考式”成为主要形式构成。通过教学内容延伸和微视频的录制,使教学内容重难点突出,增强趣味性,通过教师提前将课程布置给学生课下网上预习,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理論难点进行引导、讨论与答疑,对于个别学生的不同疑惑进行单独辅导,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这种教学形式整合了不同时空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形成自觉学习、自主思考的习惯,拓宽了教学深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教师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创设,设计出与思政课相关的情景式测验,通过在线讨论或在线答卷的形式完成课程考核,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体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内化后的外化提供有效平台。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取向既不偏重于教师的“教”,也不倾向于学生的“学”,而是构建“导+学”的双重价值。既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加深快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可以在教师的“导”下,保障其科学性与方向性,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工作的顺利进行,帮助教师把握学生思想的各种动向,提高实际教学的针对性,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实效。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探寻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新路向。

一、明确建设目标

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开放课程,弥补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更好的满足当下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掌握理论知识,在网络平台共享的环境下,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继续推进专题化教学,课下通过微视频和案例共享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了解教学内容,进行资源库的学习,同时进行在线测试,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课上积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课堂翻转,实现对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破解,真正做到知道自己学什么,知道自己的困惑并且能够提出来,真正能解决学生的困惑,努力打造优质共享课程,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接地气(贴近学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体现教学实效。

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最新版教材于2018年4月出版,教材体系改变,内容更新,2018年9月对新教材进行第一轮实践。

(一)建设模块化的教学资源

修订教学目标,明确认知与明理、能力与素质目标,体现职业素养要求,注重贴近学生能力。

推进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改革,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服务学徒制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教材和教学指南为依据,教学内容有所取舍,既要体现共性,又要结合新疆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和困惑。形成整套教学设计方案和配套PPT。

确定每个专题的重难点和核心点,进行课堂实录和制作微课。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因此视频的时间控制在5―15分钟为宜。思政理论课理论性的内容依靠课件的讲解来实现,中间可以有教师的出镜。并突出重难点,打造微课课堂,形成教学方案完整、教学课件丰富、微课视频形象,三方面形成合力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充实教学资源库,选取贴近新疆实际、各专业高职生优秀事迹打造贴近学生的案例库;选取来源权威、助力于新疆总目标实现的教学视频打造视频库;每专题后附最新的参考书目,教学资源库随时更新,拓展宽度和深度,满足学生需求。

(二)体现完整的教学过程

每专题布置线上作业进行测试,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

设置在线答疑、在线讨论、在线调研专栏,实现线上线下不断线,教师学生不断线。

设置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实现《基础》课程与《高职生德育活动课》协同,共享学生优秀实践活动成果。

开展线上随堂测验、专题测验及在线考试,实现学习质量的量化考核。公开透明化的考核,结合随堂测验和每个专题的测试、作业评阅、在线考试综合衡定学生的成绩。

设置在线反馈及评价,以问卷形式通过对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安排、课程收获等方面进行调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自主进行学习和自行测验,成绩公开透明。

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全体开放。

打造教学团队。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团队要求由教学一线承担教学任务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团队成员专业不同,优势不同,分工明确,通力配合。团队成员有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思政教育、哲学等专业,各有所长。除此之外,还需要配备较为固定的技术支持团队,对视频制作等提供技术保障。

对思政公共理论课的率先实践。思政理论课一般都是课堂授课,虽然有泛雅平台的实践,但是教学内容和体系的碎片化影响教学效果,故对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探索,在系统化教学过程中进行模块化教学,课上和课下配合,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四、关于课程建设的思索

在线开放课程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两者是互相补充的,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才能成为完整的教学系统。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网络共享平台,促进课堂教学,可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以线上学生观看视频为主,完成课程的学习和活动;通过线下的课堂,发挥能动性,以教师答疑解惑为主,积极反馈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更新。线上教学以视频为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丰富且细小,所以在制作视频时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把握,以重难点为主,课程内容一定在某时间段内需要得到丰富与更新。尤其是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案例更新速度很快,所以应当及时对线上内容进行更新。

学习活动的制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在制定课后测试、在线讨论和调查时应当贴近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延伸和拓展,要紧跟时政热点和現实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客观辩证的看待问题;课程可以加大互动的比例,并且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答疑解惑。

评价与考核应当全面、客观。课程的评价方式应当采用线下评价与线上评价相结合,按照30%的平时成绩,30%的实践活动成绩,40%的卷面成绩,依然会进行理论考试,但是会弥补线上考核的缺陷,以主观题为主,内容多侧重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同时结合线上的成绩,针对每个专题后的在线测试、在线讨论的参与度和发言、课程在线测试等模块,进行评价,由于线上的程序化,在线试题主要以客观题为主,方便教师进行考核,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力求考核更加全面。

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开放课,力求实现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共享,能实时回看或者在线答疑解惑,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课上课下互动不断线;实现课上教学课下补充的结合,能够把作业、调研、随堂检验及在线测试依靠学习平台完成,不仅实现学习质量的量化考核,考核更加公开透明,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能凸显教学实效,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Z].

[2]柏晶,谢幼如,李伟,等.“互联网+”时代基于OBE理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64―70.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XJGZZD201701):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资源开放课建设与应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