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职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2019-02-14唐自慧
唐自慧
生态文明是自然文明和人类文明和谐相处的总结,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程度表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教育是老师从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出发,指引学生为了民族持续发展,自觉自愿的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思想,形成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习惯。据记载,到目前为止,学生生态文明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的重要性很模糊,其消费方式、行为习惯、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都有悖于生态文明的规范要求。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思想政治背景下的生态文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高职院校中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下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跟上时代潮流。生态文明的首次提出是在党额十七大会议上,把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加入到议程上,转念的十八大又再次将生态文明的高度提升,在国家发展的整体布局中加入生态文明建设。在“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中加入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对于中央精神的深刻贯彻落实,将生态部文明教育的比重加大,树立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本观念,思想政治理论作为生态教育的发起点,应尽可能的在日常教学中加入生态文明教育,尽早的形成新的教育体系,已达到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目的。这是对于时代精神的积极响应。
生态文明教育是对高职道德教育的补充。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高职高校的道德教育都是以培养共产主义、爱国思想、社会主义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形成担任对人、对事、对社会、对国家责任的思想。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人类社会长远发展形成的道德规范予以尊重。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基本的道德观对学生有积极的知道作用。然而,这种道德观仅仅包括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其中并没有涵盖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如果在原本的传统教育中加入生态文明教育,就会加深人与自然的联系,对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补充。对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的积极补充。所以,高职在思想政治的生态文明教育下,对于学生的道德观及其意识、思维都有显著提升。
二、目前高职院校中生态文明教育中面临的现状
新常态下,高职高校大学生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发生变化,学生们思维活跃,有着极强的求新意识。青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目前全新的技术水平下他们有着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新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现今大学生活可以说是无时无刻离不开网络。这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下的生态文明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推陈出新,努力打造出符合当代青年学生新思想、新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使生态文明教育更加广泛地融入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同时,在学生们的网络生活中掌握积极的教育引导,形成有质量、有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名片”。特别是在国民讨论度较高的社会热点问题上,对学生的思考问题观念做出符合生态文明教育地,积极地思想政治引导。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新需求。当前的大学生喜爱新鲜事物,勇于接受,敢于挑战,尤其对热点社会思潮、网络话语体系,新的技术应用有着特殊的偏好。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改变,坚持按教育者的固有观念进行,现实中经常呈现如下情景:老师台上高讲,学生不知所云;老师循循善诱,学生默默无语,老师费心费力,学生毫不领情。思政教育者表达的不是学生想要的,不能尊重用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应表达的观点,是现实中最常见的问题。
思想政治下的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缺乏相关性。在现实教学中,课堂上专业知识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是被分开的,专业知识教育是由专业教师负责,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只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范畴,两者严重脱节。应将思想政治下的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的教育之中,专业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的同时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思想政治下的生态文明教育与具体实践脱节。当前大部分高校都能意识到思想政治下的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形式大于实效。现实中,部分学校的领导和工作的习惯就是关注科研、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全校上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在高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措施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路线,坚持以书育人。其一、要紧紧把握日常生活中生态文明知识的渗透。利用如社会实践、网络、报纸等传媒方式充分展开生态文明知识的传播和普及,积极酿造人与自然和谢平等、尊重环境、保护自然的基本氛围。其二、以高职院校的科研优势为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予以补充,对于科技的创新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可以通过开展废物利用、公益环保、专项调研等活动推动生态文明额发展。
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下的生态文明教育新路线。新媒体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喜好特点,在做好传统日常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要变过去单向、一元、训诫的说教式教育为依托新兴媒体的双向、多元、平等的交流式教育。面对新媒体时代,高校要建好自己的官方新媒体,让官方媒体的发声及时权威又耐看有趣,守住主阵地;寻求主流文化的代言人,培养校园网络“意见领袖”,能够充分发挥正面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及时鉴别网络信息,澄清网络谣言,抵制不良信息和文化现象,传播社会正能量。
转变专业知识教育大于思想政治下生态文明教育的觀念,实现二者相辅相成。
为实现思想政治下的生态文明教育与课堂教育功能相结合高校要充分发挥全面育人的功能,应使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要有育人职责。要彻底扭转过分依赖思政理论课和辅导员的作用,而忽视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功能的观念。全校要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教师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表率、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坚持在思想政治教育下,坚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起到对生态文明意识夯实作用。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一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所以,高校必须要有计划和目的地组织、安排好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大课堂,让他们通过亲身体会接触和了解社会,认识我国在各项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认同度、历史责任感必然大有裨益。所以,在校园内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对于学生环保习惯的养成起到推动作用。从小事做起,爱护每一株花草,每一棵树木,对于生活中的骄奢浪费行为予以抵制。通过对身边生态问题的解决,达到培养尊重自然的生态习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育人相结合。
综上所述,在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若要加深对于高职高校的政治理论教育课的改革,实现思想政治下生态文明教育与当代学生生活完美融合,必须要顺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主流和人才要求,必须摆正生态理念,通过多方面调节,创建出合理的教育理论体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夯实基础,成为新时代的人才。在更广阔的视野下,以更加崭新的认识和更加积极的态度深入高职生态文明教育,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为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松华.浅谈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智库时代,2018(49):32-33.
[2]姚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5(08):67-69.
[3]雷艳萍.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作用[J].管理工程师,2015,20(01):48-51.
(作者 单位: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