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

2019-02-14陈颖

时代人物 2019年17期
关键词:待遇养老金养老保险

陈颖

纵观我国当社会保险工作发展情来看,我国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分配层面上,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也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的出现,不仅暴露了当前我国社会保险机制的局限性,而且还暴露了当前社会诸多需要调节的矛盾,若不及时解决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那么将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将针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問题现状

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是一个相对较大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客观的针对养老待遇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一般情况下,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的测量,需要使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水平进行客观衡量。针对研究人员分析和探究发现,当前我国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整体来说相对偏低,很多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仍处于“紧紧巴巴过日子”的阶段。据调查,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的收入为33616元[1]。随着国民经济增长,2018年我国颁布了《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在政策的引领下,我国各个省市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待遇先后进行了调整,调整后满足条件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每月增加120~150元左右。结合当前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看,虽然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有所提升,但是很难达到城镇居民的生活平均水平,甚至一些地区的离退休人员生活艰难。纵观当前影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的因素相对较多,不仅受到了地域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了不同企业的机制的影响[2]。为了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的生活稳定与公平性,很多地区领域都积极开展了对离退休人员养老管理,以便于更好的体现社会的公平性。

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的产生原因

历史原因。从历史层次上看,我国长期所实施的工资制度,很容易导致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高低替代率并存的现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实施计划经济,并且推崇低工资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步改革的如今,我国工资在市场价格的影响下迅速提升、物价飞速上涨。因为社会保险与保险基数产生直接联系,所以不同层次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相对较低。

区域问题。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前还是改革开放之后,不用地区的养老待遇是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东西地区经济存在不平衡、不均衡性,导致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也存在相对的差异,甚至高收入地区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是低收入地区的好几倍,那么则会导致区域性的养老待遇差异。

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解决策略

微调养老机制,控制代替率水平。在我国社会经济宏观增长的当下,应该考虑到物价、人民收入、人均工资增长情况等诸多因素。充分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出既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又能够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养老机制[3]。实事求是的结合当地情况、企业发展情况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情况适当的调整,按照当地企业员工年度工资水平开展合理、适当的调整,构建见出一个注重民生、满足社会发展的养老金代替机制。养老机制必须要符合发展需求、协调养老金代替率,有效的为退休人员生活打下良好物质保障。

适当倾斜政策,践行以人为本。在我国即将进入到群面小康的当下,为了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我国出台了许多养老金政策,并且获取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因为我国本身的人口基数就相对较大,所以存在数量较多的“弱势群体”,依旧徘徊在温饱的边缘。为此,政府应该发挥出自身调控职能,利用相对较控制的手段或者平均增加的手段,将“低收入群体”最为调控对象,适当采用“倾斜式”调控的手段,明确倾斜调控份额,从而保障企业收入偏低的员工利用。充分展现出企业倾斜政策的优势,利用合理调控来获取公平、合理的养老金额,确保每个为祖国发展奋斗的老员工们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了福利。

国家宏观调控,创新双规机制。双轨养老机制是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养老机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双轨机制养老的弊端日渐凸显。为了有效缩短或者持平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差异,国家应该大力开展“双轨养老机制”改革,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将双轨制养老朝着“公平、公正、民主”的方向发展[4]。缩短企业职工和机关单位与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的养老待遇差别,真正让每个退休人员都可以享受到国家带来的福祉,实现我国保险机制的完善性与科学性。

明确养老保险档次,保障养老公平性。在我国养老保险机制不断完善的当下,养老保险已经成为当前广大群众们一个主要的养老方式。在我党十九大会议当中,习总书记也明确提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为了切实确保养老公平性,便可以针对养老保险的标注进行层次分级,实施养老保险缴费时,应该结合养老保险缴费时限、缴费数量为基准,对退休后的职工们进行有档次、有标准的养老金发放。彻底贯彻“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观念,践行社会保险制度宗旨。全面调动起单位、个人养老保险缴纳积极性,并且鼓励个人多工作、长缴费、多缴费,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爱岗敬业”热情。通过明确养老保险档次,构建出长效养老保险缴费机制,保障离退休人员享受待遇的公平性、合理性。

创新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服务力度。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当下,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管理工作也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切实保障养老金发放、离退休人员管理水平。构建出现代化网络信息化服务系统,通过信息化数据库完善的手段,将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数据信息进行收录,并且对离退休人员死亡的情况进行及时跟进,避免离退休人员死亡家属隐瞒、冒领退休金的问题。此外,为了给予离退休人员关心与温暖,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出“企业养老金管理公众号”,以企业为单位,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相关信息、相关知识,通过公众号新闻推送的形式,让广大离退休人员第一时间来了解关于养老金的最近政策。在公众号设置“用户个人主页”,在主页当中,离退休人员可以随时查询养老金领取状态、养老金领取时间、养老金领域金额等各项信息,为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服务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此外,还可以在公众号当中,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切实起到法律震慑作用,保障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管理效率。

总而言之,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社会问题。在实际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分析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我国各个地区、各个企业的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明确出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具体问题开展具体分析。针对企业来说,可以微调养老体系来控制代替率水平;针对政府来说,各地区政府应该践行以人为本,适当倾斜政策;针对国家层次来说,需要利用宏观调控的形式,创新双规机制。切实从各个层面上进行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整,真切让离退休人员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陈大年.试析如何发挥企业离退休人员的作用[ J].长江丛刊,2018(25):158-158.

[2]刘凤荣.浅谈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7(22):3-4.

[3]李惠.企业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下的加强和改进[J].现代企业文化, 2017(23):97-97.

[4]田力伟.新形势下企业离退休工作者的应有素质[J]. 科学咨询,2019(13):36-36.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

猜你喜欢

待遇养老金养老保险
日本逾10万人被漏发养老金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为报复美国 欧盟议会呼吁取消给美国公民免签待遇
您的退休养老金足以养老吗?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国王的待遇 ———原载“伊朗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