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崛起的推手,修筑“长城”的好汉为什么是他?
2019-02-14李少民
李少民
推荐语:
早知道王德禄要写一本长城战略咨询与中关村崛起的书,却迟迟没有看见,现在终于出版了,正是十年磨一剑!王德禄不仅是民营企业家的好参谋,更是中关村发展壮大、“一区多园”的重要推手,是中国新经济咨询领域的翘楚。打开这本书,你会透过王德禄和他团队的战略思维在中关村和中国高新区中的有效实践,看到创新驱动是中国的希望、中国的未来。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永好
长城所的发展即将迈入第25个年头,积淀如此深厚的咨询公司在中国本土是少有的。更难能可贵的是,长城所并未因历史久远而陷入衰老、僵化,相反,新的业务部门和各地的新业务中心在不断开枝散叶。这是因为王德禄一直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最前沿的那些问题。探索创新是王德禄为长城所注入的基因,也是长城所历时24年而依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联想集团创始人,董事局名誉主席 柳传志
只有在中国,才有知识分子谈家国希望
柳传志在给《创业》写的序的开场白说:“‘创业,是时下最火热的词汇,也毫不用解释;‘中国的希望,似乎过于凝重。”这评语,一语中的。
如何实现“国家希望”这样大的题目?在成熟社会,不仅做生意的人不谈,学者也不谈。可能政治人物在竞选拉票时会喊喊,但这通常成为选民和漫画家的搞笑的题材。
只有在中国,才会有知识分子提出这样重大的题目。中国在1978年开始了改变中国甚至世界的改革开放,这个国家必须探索新路。而关心国家前途的人必须去想中国要如何改革,中国的希望在哪里。
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要发展经济,制度的松绑还只是第一步。王德禄认为,胡耀邦等领导人动员全国市民、农民、知识分子创业,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这是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所以,他很认可经济学诺奖得主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在《大繁荣》一书中的主要观点:国家繁荣源自民众普遍参与创新的活力经济。
如何激发活力经济,这其实是一个推动制度从改变到落实的过程。在候选答案中,王德禄选中了“创业”。
创业之道,想法驱动增长,新概念推动发展
王德禄认为“悟”在创业中很重要。他说,“想法驱动增长”。
这个提法非常勇敢。正统教育的唯物主义,只有“实践出真知”。如果把想法放在前面,就是唯心论,是错误的。但是王德禄不在乎。可能是因为他是科学史专家,深知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预感(灵感)开始,这就是“想法”。这就是“人”之所以是人,盖因为他的头脑可以不管外界地、去海阔天空地冥思苦想。科学哲学大师K.Popper说,从观察归纳得出来的结论往往囿于观察,很难产生新的突破。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他在生活中的实践没有直接关系。但他的想象力却极其丰富,当然他的想象往往是從生活中提炼的。
在王德禄的书中,他的很多成功的项目,往往始于一个预感,这个预感又是基于他的敏锐观察和捕捉力,从一个政府新政策,一个刚刚出炉的报告、一个谁都不懂的新提法,他就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力,结合现实的需求,把它加以发挥,甚至“曲解”,直到他从中看到新的机会和市场。比如他看到了《硅谷指数2010》的报告说,“我看了这个报告后很激动,我认为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一旦他自己深信不疑,他就会使出全部的精力,说服和动员所有的有关人士部门,来推动把这个想法实现。用王德禄自己的话说:“伟大的想法成就伟大的公司。”
因此,王德禄非常注重创意和原创。他和长城所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方法。
如果把中国社会文化和美国社会文化相比,我觉得中国社会喜欢创造新的词汇。而有些新的词汇往往比较悬,不易定义。我原来对中国的这个现象不太理解。不理解,于是就没有好感。《创业》改变了我的这个看法。
当我读到这些新概念时总想知道它的定义。但大多数在书中没有给出定义。我估计可能有些提出这些新概念的人就没有给出精确的定义。这使得我这个科班出身在美国教书做研究的人十分困扰:没有定义,怎么使用这些概念呢?但读完《创业》,我好像有点“悟”出来了。
王德禄和长城所的长处是结合经济发展需要及时提出和使用新概念或概念的新用法。如王德禄说领导者需要对未来的机会有洞见能力和穿透能力,我这个“学究”马上想,什么是“穿透能力”的定义?其实这个想法未免太书呆子气,穿透力可以直觉地理解。在追求它的过程中,人们的理解深度增加了,提法的目的也达到了。
其实不是所有的概念都可以从逻辑的角度定义清楚。那么是不是无法定义清楚的概念就没有意义呢?不是。这些概念虽然界限模糊,但是可以直觉理解的,而且给人以启发的新概念往往不易定义。但这类概念可以由实例说明,即当我们看到一个企业的案例时,我们会明白,这个企业就是实现的这一概念。英文有所谓:I know it when I see it (当我看见它时一定会认出来)。
个人心路、企业兴衰、国家前途,抓住机会!
总之,王德禄的《创业》,是部内容丰富,集个人的心路历程、企业兴衰、国家前途为一体的有趣的书。它其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论断,使我们可以窥见他的人生。
人生是一段旅途。在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和景象。同样的景象,有的人视而不见,过去了;有人的感官随时警觉,在四周捕捉着新的事物,新的趋向。一遇到新的东西,他们马上就会注意,立刻想一想这个新东西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新的机会产生。这些人的灵感特别好。王德禄就是这样的人。他非常擅长抓住机会。
有心的读者,不妨和作者共同在《创业》里走一遭,定不虚此行!
[本文节选自美国欧道明大学(Old Dominion University)商学院讲座学者及教授李少民为《创业是中国的希望》一书所作书评,内容有删减,标题为编辑所加。]
编辑:邹松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