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2019-02-14李晓佳姜洪涛郝润梅
李晓佳 姜洪涛 郝润梅
[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高校学生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993-2013级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从毕业生的性别构成、就业地区流向和就业行业流向进行分析,总结毕业生就业特点,并提出相关对策,能为地方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就业情况
[中图分类号] G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1-0186-03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学科,在《国土资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我国将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国土资源科技人才、国土资源管理与国土资源经济复合型人才、地质找矿专业技术人才、土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统筹推进国土资源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1]。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最早设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民族高校,1993年开始招收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生[2],1998 年开始招收同专业本科生,并将专业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为内蒙古自治区土地事业的发展、土地管理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国民关注的焦点,就业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不匹配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之一[3]。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和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迅猛,据中国高等教育网统计,2008年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共71所[3];而据大学生必备网统计,2018年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共109所,相比2008年增加了54%,这势必会加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因此,为了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促进专业结构优化,促进学科体系完善,以就业情况指导特色专业建设,促进毕业生就业,笔者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历届毕业生进行了回访,分析1997-2017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地方民族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毕业人数与性别构成
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1993年首次招生,至2017年已有19届(其中2000年和2006年停招)共计835名本科毕业生,平均每届毕业学生44人。除了2000年和2006年停止招生以外,2005年和2009年招收了蒙班和汉班两个班的学生,其他年份蒙汉混合招收一个班的学生。每年毕业人数的变化呈现波状起伏,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為1997-2004年,共毕业235人;第二阶段为2005-2010年,共计272人,第二阶段毕业人数比第一阶段增加了15.74%;第三阶段为2011-2017年,共毕业328人,第三阶段毕业人数比第二阶段增加了20.59%(图1)。从这三个阶段来看,毕业人数呈增加趋势。毕业人数波状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三个峰值,分别为1999年、2009年和2013年,毕业人数分别为57人、74人和60人。最近四年培养的本科生数量基本稳定在40人左右。
女生占毕业生总数的51.98%,男生占毕业生总数的48.02%。1997-2017级毕业生的性别比平均为92.40%。1997-2017年毕业生性别比的变化如图2所示,呈现跳跃式的变化,变化周期为8~9年。分为三个阶段,1997-2004年为第一阶段,2005-2013年为第二个阶段,2014-2017年为第三个阶段。
性别比的变化趋势与毕业生中男生所占的比例一致,呈现周期性波动下降趋势;毕业生中女生比例的变化趋势相反,呈现周期性波动上升趋势(如图3)。毕业生中男生多于女生的年份占36.84%。
(二)就业地区流向
按照中国的地理区划,全国划分为七个地理区(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分属于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蒙东四盟市(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属于东北地区。蒙中三盟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属于华北地区。蒙西五盟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属于西北地区。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主要为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占就业人数的88.41%(图4)。其中特别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占就业人数的77.32%。毕业生在蒙中就业的最多,占就业总人数的37.25%;其次是蒙东,占就业总人数的20.70%;再次是蒙西,占就业总人数的19.37%。1993-1996级的毕业生就业流向全部在内蒙古自治区,自1997级开始毕业生有少量流向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这与学生的生源地密切相关。外地生源毕业生呈现出“孔雀东南飞”现象。
(三)就业行业流向
学生主要就业行业分为国土资源管理相关事业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公司和自主创业四种类型。到国土资源管理相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有235人,占统计就业人数的39.30%;在其他事业单位就业的有228人,占38.13%,涉及中学、政府、就业管理局、检察院、图书馆等单位;在公司就业的有130人,占21.74%,这些公司主要是不动产评估公司、土地评估公司、国土技术公司、测绘、证券、银行、培训机构等;自主创业的有5人,占0.84%。选择自主创业道路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毕业生极少,且自2005级才开始出现,这反映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节薄弱。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途径,他们通过创新创业实现社会价值,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为了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从就业流向看,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目标主要为各级公务员、事业单位,这些职位因其工作稳定、各方面待遇有保障,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近些年,由于土地行业的发展,以土地规划、房地产开发、土地评估等为主要业务的民营企业数量和规模逐渐增大,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中五分之一选择进入专业相关的公司,成为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去向。由此看来,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理想,就业专业对口率高,说明内蒙古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度较高。近年来,国家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要求日益精细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行业流向趋于多元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学科间相互渗透,人才的培养也呈现差异化的特征,人才的培养方向涉及土地整理与复垦技术、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土地管理、土地经济、土地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根据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显得十分必要。
二、本科毕业生就业特点
(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数量呈现阶段性起伏
1997-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毕业生性别比呈现周期性跳跃式的变化,毕业生总人数中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60%以上的年份毕业生中女生所占比例大,女生比例呈现周期性波动上升趋势。这反映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越来越受女生青睐。1998年国家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将土地规划专业和土地管理专业合并成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归入公共管理类别中。实际上,土地资源管理是文、理兼具的一门学科,在师范类院校中,此专业的性别比远高于其他师范类专业。
(二)就业地区分布不均衡
其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其中内蒙古中部地区最为集中,特别是集中于呼和浩特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集中,毕业生流向集中又反过来促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生源地主要为内蒙古,毕业生通常会选择留在本地工作。工作地点是毕业生择业的重要标准,这导致毕业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大中城市,区域经济与毕业生就业区域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显著。近年来,内蒙古其他盟市竞争意识加强,推出优惠措施大力吸引人才到基层就业,县乡对土地行业人才的需求强烈,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好的就业岗位,部分毕业生愿意选择到内蒙古其他市县工作,推动毕业生向其他盟市的流动,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这说明宏观调控可以促进毕业生的合理配置,影响毕业生就业趋向。
(三)学生就业方向多元化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由一元向多元方向发展,由政府、事业单位向土地相关企业转变。就业行业流向以国土资源管理相关事业单位为主,其次为其他事业单位。6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部分毕业生选择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外的工作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即使专业不对口,毕业生仍趋于选择工作稳定的国家和事业单位,如检察院、图书馆等单位;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择业意识较强,不喜欢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追寻个人喜好的职业,如证券、教师等行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呈现多元化趋势,就业由单一化的集中于政府、事业单位向多元化的土地相关企业转移。由于政府、事业单位就业门槛增高,而土地相关的民营企业数量大幅增加,选择到土地相关企业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數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思路与对策
首先,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地区主要集中于内蒙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与地方实际需求相结合,改进地方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与国土空间管控体系的建立,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强专业的基层土地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满足对从事土地规划、开发、利用、保护、监管等方面的专业土地管理人员的需求。
其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针对内蒙古土地资源管理相关部门的人才需求,培养多民族的高层次人才。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立时间长,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蒙、汉土管专业人才,大部分毕业生在国土资源管理相关单位工作。针对主要就业流向,今后应侧重对土地规划与整治、土地调查与评估方向的培养,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针对学生就业行业由一元向多元的发展趋势,重点强化实用性主干课程,包括土地调查评价、不动产估价、土地整治、土地规划等,掌握土地软件的实际应用。
再次,注重与实践的结合,要以地方人才需求为主要培养目标,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能力的训练,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相关单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实际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专业技能仅仅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难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运用、理解,目前已有的专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土地资源调查与测量实习、地籍调查与土地规划设计实习、不动产评估与土地信息系统实习、土地管理实践与房地产评估实习和毕业论文。而项目教学是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实用性专业人才为目的,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这种教学法。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与基于比赛驱动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自主学习模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以任务为导向,以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协作解决问题,实际经历从数据的调查到分析处理过程再到综合应用等几个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结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众多学科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该专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办较早,自招生以来为社会培养了800多名本科毕业生,1997-2017年的毕业生性别比呈跳跃式的变化,毕业生中女生占比有增加趋势。就业地区主要集中于内蒙古,特别是位于蒙中地区的省会城市。就业行业集中于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政府和事业单位,选择民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多,毕业生就业流向趋于多元化。根据毕业生就业的特点,人才的培养应具有差异化,强化实用性的主干课程,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和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加强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毕业生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的专业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瑞雪. 山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J]. 中国地质教育,2013(2):155-158.
[2] 张惜伟,张裕凤,胡成飞,苏根成. 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J]. 实验室科学,2015(1):8-11.
[3] 李雪梅. 就业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 大学教育,2013(8):38-40.
[4] 陈香红.从大学生就业难设想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9):205-206.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