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高家堡之缘

2019-02-14高建华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家古镇

高建华

在全国人民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勾起我怀念高家堡古镇的思绪。髙家堡镇与我和我们家族有很深的渊源,深厚的感情。在我刚听懂话的时候就常听大人说起高家堡,那时候还不知道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神木县城都很少有人提起,总认为高家堡是个很大的城市,很了不起的地方,全村有见识、有能耐的大男人每年都要去高家堡赶集多次,买卖农副产品和家畜家禽,那时不少人把能常去高家堡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就像现在的农民到北上广和出国旅游一样那么高兴,真正成了我童年时期一直向往的好地方。

我家在秃尾河中上游的瑶镇村,上世纪前一直是区乡政府所在地,30年前四周都是荒沙(黄沙),属于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距髙家堡镇80华里(40公里),没有公路,也没有水路(秃尾河流量太小不能行船),更无铁路,只有人畜沿河东岸走出来的便道。记得第一次去高家堡是1972年冬天,那年我15岁,一个本家哥哥结婚(当时他在乔岔滩乡工作),我作为家族代表之一,跟随本家大哥去引新娘。我家到乔岔滩100多华里,全程步行,我第一次走这么远的地方,一天行走百里路,就是成年人也有点怕,可我听说路过我向往多年的高家堡,不但没害怕,反而很高兴。冬天的陕北天高云淡,寒风刺骨,我和本家大哥清晨就出发,

到中午才走到古今滩村,还不到一半路程,饥饿和劳累感已很强烈,很想坐在沙坡休息一会。那时出门不带干粮(其实也没什么好带的),既没有水壶,也没有矿泉水,大哥知道我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肯定饿累交加,就带我到该村一户他熟悉的农民家休息吃午饭,那个年代,到处都缺吃少穿,但秃尾河两岸的农民都很厚道,我们两个进家后,主人听说还没吃饭,炕头坐的女主人很快下地烧火做饭,半小时后热腾腾的红薯和窝头就端到炕上了,我们吃完主食后,又吃了一碗和菜饭。吃饱喝足就出发,太阳下山了,我们才看到高家堡北城墙,因为还有20多里路,不能进城逛了,只能遗憾的往乔岔滩走,晚上八九点才到目的地乔岔滩乡供销社。吃了晚饭我就睡觉了,因为第二天凌晨四点就要出发,再步行30华里山路到到新娘娘家去引新人(新娘),按风俗必须赶在天亮到新娘家。那个年代,陕北农村迎娶新人没有汽车,拖拉机和摩托也没有,即使有也没公路,最好的就是骡马。我半夜起床,喝了点水,就和大哥及新郎官拉了一匹枣红马出发了,走了一段后,他们心疼我,让我在崎岖的山路上骑马,他们当马夫。到新娘家天已大亮,我们走进土窑洞,院里院外有很多人,很热闹,我们吃了新娘家准备的荞面饸饹炸油糕,那时穷的没有酒席可言。在迎新娘回乔岔滩的一路,我成了马夫。完成娶亲任务的第二天我们返回,路过高家堡古城,在我的请求下进城转了一圈。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么大的古城,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不知东南西北,稀罕的左顾右盼,看什么都很新奇,正遇集市,城内城外人头攒动,主街道两侧都是门市,卖什么的都有,就是身无分文,只能过过眼瘾。不过让我首次感到城镇和农村的差距,认识到高家堡作为陕西省名镇,陕北四大古镇,名不虚传。

又过了三年,1975年秋末冬初,我第二次去高家堡。这次去的任务是侍候我的小爷爷,他老人家已70多岁,因幼年多病,家人请神官跳神治病,神官说只有出家才能保命,我的老爷爷只好把他送到高家堡镇无量山上的无量殿当和尚。解放前一直未娶妻,共产党破除封建迷信后,他被安排在庙所在地村落户,找了一个寡妇为伴,没有生儿育女,老伴去世早,他一个人生活。这年秋末冬初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我的父辈们不是当队干,就是在国家单位上班,都请不准假,只好派我去侍候。我一个人步行到距离高家堡镇三公里的无量山上的一个小山村,经过询问村民找到我小爷爷的家,一孔面南坐北的土窑洞,窑洞很小,门窗都很小,走进去给人一种暗无天日的感觉,窑洞内去过两床破烂的铺盖,很少的做饭家具,几乎什么都没有,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他老人家当时已不能下地吃饭和大小便,之前几天是邻家、也是他的一个徒弟给送饭吃,我去后吃喝拉撒都要我负责。之前我没有做过饭,洗过锅,端屎倒尿的事想也没想过。炕上躺的老人要吃喝拉撒,自己也要吃喝,没做过的事也得学着作,做饭洗锅倒不是很难,最难最怕的是每到夜晚,窑内窑外一抹黑,人生地不熟,有时半夜起来扶老人家撒尿,真的很害怕。有时到了白天真想跑,可看到炕上那可怜的老人,想到自己到此的责任,再难再怕也要坚持下去。有时老人想吃镇上门市和食堂卖的吃喝,我下山去镇上走街串巷给买。这也给我提供了游览古镇的机会,当年古镇与当今的现代化城镇不能比,但与其他乡镇所在地相比,有天壤之别。县城卖的商品这里都能买到,县城买不到的东西这里有时还能买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人家突然想吃西瓜,我说现在哪来的西瓜,他給我说,到镇上哪条街哪条巷,找几号院的某某某家去买,这家在地窖存放西瓜,到过春节都有。我根据他提供的地址去找,真的买到一颗西瓜,价钱已忘记。我高兴地拿着西瓜就往山上跑,一到土窑洞我就打开西瓜让他吃,当时西瓜已成汤汁,他高兴地吃了好几口。也许是西瓜太凉,他吃后不久病情加重,也许是条件太差,没钱去镇医院检查治疗,也请不来医生,甚至连药都没钱买,只能听天由命。每当想起当时的情景,我都痛心疾首,泣不成声,心里经常痛骂那个年代为什么那么穷,如果有现在的生活和医疗条件,小爷爷一定不会那么快就升天了。

要说我们家族与高家堡的渊源,真是有说不完的事,道不清的理,听不完的故事,本文只能择要介绍。除了上述人和事,我还应该说的是,我的二姑姑也嫁给高家堡名门望族之一的康家大儿子康恭庵,两家结亲后经常来往。我二姑夫是神木市知名人士,1927年考入西安中山学院,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贺晋年是上下级关系,与刘文蔚、张秀山、武开章等往来较多,为高家堡地下党组织建设和高家堡解放做出较大贡献。建国后担任过神府县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神木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我叔父和我们家族有多人是高家堡的女婿,可以说我们瑶镇高家与高家堡人几代接亲,代代相亲。

1983年我从部队转业到榆林日报社工作后,到神木采访,回家探亲,多次路过高家堡。上世纪90年代前,高家堡还是交通要道,去榆林和西安,如坐班车高家堡是必经之地,那时榆神公路还是砂石路,路况很差,车况也很差,神木到榆林只有100多公里却要走大半天,中间要在高家堡吃午饭。车站旁边的食堂就卖两样饭,不是面条就是烩菜馒头,别无选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世界七大煤田神府煤田的发现和开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榆神公路新修时改线,绕过高家堡,特别是实施城镇化建设战略后,髙家堡镇进入新世纪后,逐渐失去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的旱码头地位,集市也没有往日的热闹繁华,多数商户到县城、省城或周边城市经商办企业,不少农民也外出打工,加之该镇文化教育比较发达,一批批青年人考上大学或中专到党政事业单位和国有、民营企业工作,老城区和乡村的常住人口大多数外出打工,住的人越来越少,主街道和一些巷道的门市大部分关闭。自2011年陕西省文物考古队开始调查和发掘4300年前的石峁古城遗址,才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人流。石峁遗址2012年先后荣获“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荣获“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2016年获得“全国田野考古一等奖”等殊荣,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学术共鸣。2018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宣布:以浙江良渚遗址、山西陶寺遗址、陕西石峁遗址、河南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古代文化正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实体体现,并将写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已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再加上保护完整的古城,有独具特色的保护价值,还有唐代幽陵府、万佛洞、千佛洞、红崖石刻,民代中兴楼、十字街、京式四合院等文物古迹,使该镇的文化旅游价值大大提升。2017年被被评为陕西省文化旅游特色名镇,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018年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评为全国“年度魅力小镇”。

高家堡古镇不仅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有现代文明和文化价值。著名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髙家堡镇就是电视剧中原西县城的取景地,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热播后,进一步扩大了古镇的知名度,慕名到古镇旅游的省内外、国内外游客一度时期迅猛增长,游客如潮,车水马龙,由于当地政府旅游服务设施大部分没有建成,出现吃饭难,停车难,住宿难。为此,神木市政府加大该镇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力度,2017年开始,投巨资开工建设培训基地、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四星级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2019年起将陆续投入使用。现在交通设施也大大改善,锦界到高家堡的通乡公路由三级公路改造成二级公路,神木至佳县高速公路已经通车,经过高家堡,在镇南面有出入口,全镇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如今我从老家出发到高家堡,开车或坐车几十分钟就到了,就是从榆林到高家堡也就一个多小时。

四十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高家堡镇的发展变化,2016年我开车带家人专程去该镇旅游观光,那天正遇假日,游客人山人海,停车场和公路两侧到处是小轿车,吃饭也要排队。一家人用多半天时间游览了古镇风貌,第一次到古镇的家人都感到很震撼,惊叹陕北还有保存这么完好的古镇。尤其是古镇西大街上代表上世纪70年代物质文化气息的人民公社大礼堂、中国人民银行、供销社门市、文化服务中心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让下一代了解了当时古镇的经济文化。为加深我与古镇的缘分,也为家乡,为古镇做点贡献,2018年10月下旬,我精心策划,亲自组织全国著名作家和省市县名作家三十多名,到高家堡古镇和石峁遗址等景点采风。活动结束后,作家们都全心投入写作,已在中省市各级报纸、杂志、新媒体(网站)刊发作品二十多件,对扩大古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产生长久的影响,发挥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用几句歪诗结束该文:

四千年的石峁驰名中外,

六百年的古镇更加靓丽。

您挺起古代文明的脊梁,

您留下近代文明的物证。

您久经风雨却无坚不摧,

您千难万险也勇往直前。

伟大的石峁,

可爱的古镇,

您物华天宝,

您人杰地灵。

如今的您更是:

社会祥和,

物产丰富,

丰衣足食,

人民安康,

生活幸福,

共享改革开放的新成果。

您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您是陕北人民的自豪,

我愿為您奔走相告,

我想为您尽情歌唱。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猜你喜欢

高家古镇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1942年年三十的饺子
赴七里张家塆村采风有感
赌大的
周庄古镇
赌大的
同里古镇
赌大的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