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案例研究的现状分析

2019-02-14章小童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情报学图书案例

章小童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天津 300071)

巴普洛夫[1]曾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取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要提高一步,接着,我们面前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这说明研究方法对促进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深化发展的重要性。图书情报学是一个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研究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体系是图书情报学领域应对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新课题提出挑战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通过认真学习和熟练地运用各种社会科学一般方法,能够帮助解决图书情报学领域的诸多研究问题,更好地助力该学科的进步与发展[2]。随着学科的不断进步和演化,图书情报学已成长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生来”就具有横断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综合性和包容性,也正因如此,它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交流密切,并吸取了很多其他学科优秀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工具[3]。其中,案例研究方法(case study method)就是图书情报学领域借鉴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解决本领域研究问题的典型。

2010年曾有学者[3-4]针对案例研究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和述评,他们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指出当时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案例研究主要存在7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当时相关研究还没有充分发挥案例研究方法理论建构、理论检验和理论发展的优势[5]。随着案例研究逐渐在管理学研究中发展成熟,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研究方式,其研究价值越来越得到业界和学界的认可和肯定[6]。而在这过去的近十年(2008—2017年)里,,案例研究方法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状况如何、是否更加成熟了、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图书情报学领域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希望以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核心期刊文献为调查对象,回顾和梳理十年来图书情报学领域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考察案例研究方法在领域内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总结新的经验,发现新的问题,以期为未来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案例研究提供参考。

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本小节旨在归纳与总结案例研究方法的起源、内涵、类型、一般操作步骤,以及案例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以明晰案例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为后文考察与分析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近十年案例研究发展状态及存在问题提供基础理论支持与对照参考。

1.1 案例研究方法的起源与内涵

案例研究方法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医学界和法学界,随后日益受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关注,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领域[7]。随着案例研究方法的不断演化和进步,它逐渐成为社会科学领域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与调查法、实验法并称为三大核心方法[8]。案例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回答关于现时现象的“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即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可以客观具体地描述现时现象是什么,并分析其为什么会发生,从而发现或探索现时现象中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殊性质,以建构新的理论或检验已有的理论或得出新的研究命题[9]。罗伯特·K.殷[10]曾指出案例研究是关注现时情境中正在发生现象的一种研究策略,研究者[11]主要通过运用大量事例证据来展开研究。案例研究被认为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必要环节,是解释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12]。总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对各种现时现象或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及探索性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建构新的理论,还有助于深入地认识与求证一般性理论在特定情境下的适用性[13]。

1.2 案例研究方法的类型

随着案例研究方法的日臻完善,案例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受到认可[14],相关研究涉及的领域广泛、话题多样、成果丰富。总而观之,案例研究主要可以从研究目的、案例数量、案例层次三个维度进行交互分类(见表1)[10,15]。

表1 案例研究方法分类

另外,卢晖临等[16]认为案例研究依据研究者具体研究的动机和目的还可分为3类,即内在案例研究、工具性案例研究、多案例研究。内在案例研究强调研究者对案例本身的兴趣驱动;而在工具性案例研究中,研究者将案例作为探究某一特定议题、获得理论层次研究结果的工具;多案例研究比工具性案例研究更为直接,以个体窥见一般,把案例作为对整体的反映,进而利用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来研究某一类现象或问题。这些分类均从不同方面描述了案例研究的特征与属性,都是对案例研究的重要阐释。

1.3 案例研究的一般步骤

为保证案例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研究者[10]基于案例研究的科学实践总结出了案例研究的一般步骤。如Eisenhardt[17]将案例研究归纳总结为8个基本步骤;其后国内学者郑伯埙等[18]在Eisenhardt的研究基础上,将8个步骤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对话阶段,所有阶段按先后顺序共分为17项不同的研究操作,每一项操作对应案例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小目的,这些阶段、步骤、操作及对应的目的共同构成案例研究规范性操作程序。正是这些规范化的操作程序才使得案例研究过程减少了主观性或随意性,进而从构念效度、内在效度、外在效度、信度等方面提升案例研究的品质[19]。

1.4 案例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研究工具。案例研究常因其主观性较强深受诟病,也因此被“否定者”认为是非理性的、不科学的[14]。实际上,随着多年来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方法体系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案例研究方法也在“指责声”中不断演化和进步,案例研究已成为公认的、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只要操作过程科学规范,每一项工作做得扎实,案例研究取得的结果与结论也是严谨的、科学的,且具有较高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2)案例研究中的案例不是越多越好。知名学者Miles曾经说过,案例研究的科学性欠充分,可以通过增加案例的数量来消除[19],其实,这容易让人陷入用统计性归纳替代分析性归纳的误区。案例研究中被选择的案例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样本”,不可作为统计性归纳的数据源,只可采用分析性归纳,前者更强调“量”上的推广,后者则强调“质”上的深刻反映。因此,单案例研究与多案例研究均可以生产高品质的科研成果,何时选用单案例或多案例取决于研究目的。单案例可以更集中精力“讲好故事”,多案例则可以提高研究结果和结论的外部效度,两者各有其优势[20]。

(3)案例研究并不是一种容易实施的方法。案例研究并不是一个“简单易行,老少皆宜”的方法,部分学者选用案例研究,则是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较容易实施的方法[14]。案例研究方法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那样,因为收集资料环节可能会困难百出,一般人无法胜任[19]。案例研究对研究者的研究能力、知识面、情绪、智慧等方面的要求近乎苛刻,研究者必须能够提出好问题、能做一个好的聆听者、能从烦杂的信息中把握问题的本质、能通过各种方法排除个人预设或既定看法等。严格的研究设计、严谨的操作步骤、严肃的数据分析是一项合格的案例研究的必要条件[14]。

2 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中案例研究现状分析

2.1 文献信息获取与研究方法

2.1.1 文献信息获取

本研究以图书情报学领域近十年来发表的核心期刊(参考《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七版)》与《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为调查对象。文献信息获取以中国知网(CNKI)为主要来源,以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作为数据补充来源,使用主题检索策略“SU(主题)=‘多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个案分析’+‘多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个案研究’”。文献时间跨度为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检索时间为2018年1月10日,初步获得检索结果721条。然后,通过检索策略“TI(题名)=‘多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个案分析’+‘多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个案研究’”,再次检索,获得检索结果204条。通过相关性判断,剔除“征稿启事”、“信息资讯”、综述类非实证研究文献及与案例研究方法应用无关的文献,并结合参考文献数据的回溯搜集,最后得有效文献493篇。

2.1.2 研究方法

研究中主要使用了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关键词聚类分析及内容归纳分析。首先,使用数理统计分析对核心期刊的时间结构分布进行分析;然后,使用关键词聚类与内容归纳,分别对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案例研究的主题分布进行分析,并整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果,得到最终的主题分布结果;最后,在文献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案例研究的类型分布、规范性程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2.2 核心期刊文献结构分布情况

2.2.1 时间分布

如图1所示,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中案例研究核心期刊文献在2008—2017年数量上呈增长趋势,由于网络数据库滞后于各期刊文献的正式发表时间,2017年的文献统计仅做参考,但总数量仍大于或等于73篇。可以初步发现,案例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图书情报学领域,成为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方法体系中重要方法之一。

图1 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中案例研究核心期刊文献分布(2008—2017年)

2.2.2 研究问题主题分布

借助SATI题录分析工具[21]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多维尺度分析,对图书情报领域的案例研究所关注的研究主题进行分析。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案例研究核心期刊主题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的可视化结果见图2。

图2 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中案例研究核心期刊主题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研究主要使用二维空间来展示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中案例研究核心期刊主题关键词间的距离关系。由分析可知,主题分布在3个方面:以高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农村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阅读推广、读者服务、图书采购、资源建设、电子书等关键词为表征的图书馆服务与创新、阅读推广、资源建设等问题的案例研究;以平等权利、弱势群体、开放获取、移动创客空间、智慧城市、信息共享、智慧图书馆、服务转型、资源整合、知识网络、图书馆学等关键词为表征的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信息业务扩展、社会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公平与权力等问题的案例研究;以图书馆服务、情报学、关联数据、引文分析、社会网络、社群信息学、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数字图书馆、科学数据、大数据、竞争情报、微信、信息素养教育、数据管理、知识服务等关键词为表征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情报学研究领域发展动态分析、数据驱动的学科发展方向相关探究等问题的案例研究。需要指出的是,案例研究所针对的研究问题具有一定特征,即适合于解决“怎么样”或“如何”(即“how”)和“为什么”(即“why”)的问题[10],说明针对上述3个方面的相关问题已有研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析。

2.3 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中案例研究内容分析

2.3.1 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案例研究的主题分布

通过对核心期刊文献的内容分析与归纳,结合图2的分析结果,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案例研究主题有7类型,即阅读推广(主题内容包括阅读推广与网络社区、阅读推广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儿童阅读)、图书馆服务(主题内容包括图书馆服务内容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图书馆服务与智慧图书馆、图书馆服务与儿童阅读、农村书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图书馆资源建设(主题内容包括资源建设创新、人力资源建设)、信息行为(主题内容包括特殊情境下的信息行为、团队信息行为)、信息素养(主题内容包括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竞争情报(主题内容包括竞争情报咨询分析、竞争情报人才培养、竞争情报机制分析)、知识管理(主题内容包括知识库建设、知识组织与管理、数字化资源整合)。总体来看,内容主题分布较为广泛,且研究问题均较有代表性。

2.3.2 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案例研究类型分布

对搜集的493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在得到的所有研究中,单案例研究有231篇,占比46.86%;多案例研究216篇,占比43.81%;另有46篇文章,虽涉及案例分析或案例研究,其实质仅仅是举例论证或者是教学案例研究,无法识别是多案例还是单案例,分析过程中将此类研究归为“其他”。单案例研究与多案例研究的分布较为均衡,“其他”占比较小,有好的发展状态和趋势。

2.3.3 图书情报学领域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分析

通过文献内容分析发现,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案例研究文献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和行文模式,大多研究均以经验介绍和对策建议为研究目标。经文献内容归纳分析发现,单案例研究中主要有4种行文结构,多案例研究中有12种行文结构(见表2)。参考《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等管理类期刊文献的案例研究[22-24],可以发现较为规范的案例研究行文结构大概可以归纳为: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案例选择缘由、案例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案例描述(“讲故事”)+案例分析+案例升华(研究结论、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如若与这一结构参照比较,单案例研究中的编号4行文结构与多案例研究中的编号12行文结构最为接近规范。其他行文结构大多将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对策建议不同程度地糅合在一起,甚至在多案例研究编号1行文结构中直接将“案例描述、案例分析、经验总结”放在一起,描述中有分析,分析中有总结,总结中又举例说明,显示出较差的研究规范性。

表2 图书情报学领域案例研究中案例研究结构

2.4 图书情报学领域案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4年,毛基业等[6]曾就国内管理案例进行过“术”和“道”的讨论,主要从论文的规范性、写作技巧、理论贡献,以及已有理论的指导作用等方面评价了当时国内管理案例研究状态。本研究在借鉴其思考路径的基础上,对图书情报学领域案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研究方法的阐述不够严谨。规范性的案例研究须对研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不仅要论证使用案例研究方法的合理性,还需解释特定案例选择的依据。案例研究中的案例不是大样本的随机抽样或方便抽样,而是理论抽样或目的抽样[25],此类抽样要求所选案例具有独特性或典型性。在多案例研究中,案例的选择有逐个复制或差别复制的要求,即复制法则[10]。已有的图书情报领域案例研究在研究方法的阐释与案例的选择依据说明方面还有待进步和发展。部分研究的案例说明没有将案例的选择依据或合理性表达出来;而且,较多案例的选择过于强调总结归纳已发生的现象,不符合案例研究的规范,也没有发挥出案例研究的效能。其经验总结的意义也多依赖于读者的“领悟”,这些问题说明在整个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案例研究中,研究方法的解释与说明确实有失严谨。

(2)二手资料偏多,一手资料较少,资料来源重要性意识不足。数据质量不高是文献中反映出的另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如表2所述,资料收集的多元化是保证案例研究品质的重要基础,而且数据多元化还能相互印证,以构建三角证据链[26]。一般数据来源有文件、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3]。而已有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案例研究数据很大一部分来自网络调查的二手文件资料,对于访谈、观察证据的收集偏少。部分文章甚至没有说明数据来源,直接进行案例描述和分析,可以看出资料收集对案例研究的重要性还没有被意识到或被贯彻到研究实践中。

(3)缺少数据分析过程,数据呈现不规范。案例研究中,严谨的数据分析和充分的原始数据再现是得出让人信服的研究结果及结论的重要保障。案例研究与一般定量研究不同,没有统计分析方法那样标准且固定的研究程式,因此案例研究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呈现的方法存在多样性。但也需严谨,所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步骤需交代清楚,这有利于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可复制性[6]。而在所调查的图书情报领域案例研究文献中,数据分析过程与数据再呈现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大部分文献没有呈现结论所需要的数据支持,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从而降低了整个案例研究的品质。

(4)缺少理论指导,理论贡献较少。相关文献中,部分研究没有明晰地说明理论基础,也没有理论框架构建或理论验证。且较多研究从文献综述、提出问题开始,然后直接引出将研究的案例,继而对案例进行描述(描述中“掺杂”着分析),最后总结经验、提出建议或讲述案例启示。此类研究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意义,但其理论意义较为薄弱。如若与规范性案例研究相比,图书情报领域的案例研究在理论基础和理论贡献上均表现出较大的不足,这也是未来该领域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发展优化的地方。

3 讨论与结论

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近十年来,从核心期刊文献数量来看,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案例研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研究质量和规范性也在逐步提高,但还是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从研究主题上看,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案例研究关注的主题主要集中在新时代产生的新事物、新现象(如阅读推广与网络社区、图书馆服务与智慧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整合等)或受到新技术新时代冲击的传统事物或现象上(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竞争情报人才培养、竞争情报机制分析等)。之所以聚焦于此类问题,与案例研究方法的内在特性有关,即案例研究可以通过对少数个案的深入挖掘,分析这些新现象、新事物背后的本质,与调查统计研究相比,其研究的深度和内在机理的解释程度会更细致、更清晰。这也说明图书情报学领域在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提出的挑战时需要借助案例研究方法这一有力工具,以揭示新事物、新现象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回答新问题。相较于十年前的研究,案例研究方法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应用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见表3),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可体现出这一发展的客观现实。

在“①例证分析较多,合乎规范的案例研究较少”问题上,例证分析数量减少,合乎规范的案例研究增加,但规范性仍需进一步提高;案例样本调查研究数量减少,但仍有一定比例,这也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研究对象上,更加科学化,更多地关注正在发生的事件、现象;数据收集方面,问题依然较为严重,二手资料偏多,一手资料的收集偏少。就目前研究来看,改善最大的是教学案例“学术”论文的出现频率(≤9.4%),这可能与案例研究方法日臻成熟,其内涵也逐渐被深入理解有关。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⑦案例研究的规范上,大多论文没有严格执行规范案例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且论文撰写格式较为随意”问题上,分析结果显示出较大的改善和进步,但若与经典案例研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值得反思和继续深入探讨。

基于十年来的图书情报领域的案例研究的文献内容考察及与十年前存在问题的比较分析,本研究总结归纳了近十年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案例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这些问题是案例研究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发展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更严格的、更高标准的要求,是图书情报学领域案例研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成熟化的关键路径。总体来讲,在过去的近十年(2008—2017年)里,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部分案例研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现有部分研究已达到了“形似”水平,并逐渐从“形似”往“神似”的方向发展。但仍需注意的是,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对案例研究方法的程序性、规范性与严谨性等方面的表现还需进一步加强。相信随着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者对案例研究的内涵、类型、操作程序、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深化认识和理解,案例研究方法将会越来越熟稔地被运用到不同研究方向上,以促进图书情报学领域的问题解决和理论发展。

表3 近十年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案例研究存在问题变化状况

另外,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研究工具,一项工作扎实的案例研究,能够产出具有较高实践与理论价值的科研成果。所以,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案例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从统计性归纳中走出来,从“质”的角度去发现案例研究的意义,合理地选择单案例或多案例的方法去探究问题。当然,需要明确的是案例研究方法与其他方法一样,不是万能的方法,它自身的特性决定它能够在探索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等方面表现很出色,却也有其“鞭长莫及”之处。我们在思考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时,要慎重考虑案例研究方法的适用性与合理性,不要认为案例研究方法是“简单易行,老少皆宜”的方法。一项规范的案例研究对研究者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没有严格的研究设计、严谨的操作步骤、严肃的数据分析,则不能称作是一项合格的案例研究。正如本文1.4小节中提出的“案例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出的那样,我们需要精确把握案例研究的内涵,明晰其重要理念,抓住其关键路径,以助于我们讲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故事”,多产高品质的案例研究,促进学科的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图书情报领域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随之接踵而来,面对这些新时代的产物,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揭开新事物的面纱,揭示新现象的特征,从而寻求新问题的答案。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需要一些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或工具,案例研究方法的功能特性和研究效果决定了它在研究社会新问题时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为寻求图书情报领域新问题的答案提供较好的研究路径,为相关理论的深化发展提供重要工具。如何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科学、规范地使用案例研究方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十年来,案例研究在图书情报学领域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但与企业管理领域的经典案例研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也正是我们在今后研究中需要多思考、多进步的地方。

猜你喜欢

情报学图书案例
开放与融合:公安情报学进入情报学方式研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图书推荐
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国内图书馆情报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