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新建材:风劲帆满再出发
2019-02-14通讯员褚慧娟王颍
□ 通讯员 褚慧娟 王颍
9月18日上午,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鸣响,一列满载包钢水渣的集装箱专列驶进济南铁路集团平陵城货运站,这标志着山钢集团济钢鲁新建材公司水渣集装箱绿色运输线开通。集装箱运输线的开通,有效缓解了鲁新建材济南产线当前原料供应不足的困局,为该公司风劲帆满再出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一家依靠钢铁主业而生的公司,因济钢产能调整,鲁新建材公司济南本部的三条矿渣微粉产线失去了稳定的高炉水渣来源。不仅如此,受环保督察、国家供给侧改革、交通运输强势监管、重污染天气错峰生产等影响,济南周边水渣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节节攀升。原料短缺和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济南产线产能发展,使产能无法释放,一度濒临停产边缘。
面对严峻形势,该公司领导班子意识到:唯有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奋力求生,才能蹚出一条新路。公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万华、潍柴先进经验,开展了“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抓落实”活动,强化创新意识,营造心无旁骛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该公司市场部对水渣市场深入调研,对水渣产出量较大的河北邯郸、唐山等地进行多次实地研究和考察,签订了水渣采购合同。经过探索、研究和创新一系列运输周转方法、做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弥补了公司原料不足带来的影响,振奋了公司干部职工的士气。
济钢鲁新建材日照分公司两条微粉处理产线正在进行生产(摄影/李建辉)
虽然扩大了水渣采购范围,但水渣运输成本较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该公司把目光投向了内蒙古地区的包钢集团。为更好地突破水渣资源“北料南运”的运输瓶颈,他们精心研读国家“公转铁”、集装箱绿色运输等优惠政策,深入调研集装箱运输现状。公司党支部书记朱涛带队辗转包头钢铁公司、内蒙古铁路分局、北京铁路分局、济南铁路分局进行反复磋商谈判,打通壁垒,于今年4月下旬实现了公司享受铁路运费下浮15%的优惠政策。经过不懈努力,在较短时间内组织了整列集装箱发运。通过合理安排车次计划,减少了水渣在运输过程中停留时间,降低了原料综合成本,减少了周转次数,提高了装载率,最大化降低了水渣采购和周转成本。
为把各类风险降到最低,该公司对原料运输实行全程监控,每一单都安排专人乘坐火车到包钢集团及相关周转地点进行盯守。从济南到包头需要乘坐10多个小时的火车,由于票务紧张,通常是站票,但是职工们从来不喊苦。
由于措施得力,该公司水渣原料采购已逐步趋向正常化、常态化。截至目前,水渣铁路运量接近40万吨,有效保障了济南产线的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