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策略

2019-02-14王明哲耿亚玲阳桐潼

四川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成都市公园规划

王 立,王明哲,耿亚玲,阳桐潼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00)

1 相关概念

1.1 “公园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期。城市已经成为了人们最为重要的生活载体和场所。国内人口和经济,都呈现出向大城市群聚集的趋势。地区乃至国家的发展,对城市依靠性日益增强。国内城市人口、经济的承载量也越来越大。根据统计,在国内的城市中,重视绿色发展的城市更具魅力,对外的招商引资、人才吸引和经济增长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都较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较差的城市更为优异。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的认识、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部分。一方面,我们要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和国家领导到亿万人民群众,都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从城市规划、发展的角度出发,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公园城市”理念,完美契合、满足了时代赋予的新形势、新要求。

1.2 “公园城市”的含义

“公园城市”的内涵不是简单的“公园”加“城市”的组合。把这四个字拆分开来看,“公”:意味着公共共享,“园”:意味着生态多样性,“城”:是生活宜居之处,“市”:是创新生产之场所。因此“公园城市”事实上是公共、生态、生活、生产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和新时代的城市新模式。“公园城市”是将城乡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公园化的城乡生态格局和风貌作为城乡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前置性配置要素,把“市民—公园—城市”三者关系的优化和谐作为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新型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理念和理想城市建构模式。

2 公园城市建设策略探讨

成都市提出了全域增绿、全绿增质、全方为民、全面永续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四大战略,让成都市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此举紧贴“公园城市”的理念。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笔者就成都市打造“公园城市”的举措,从规划和建设两个方面进行了以下探讨。

2.1 城市规划要指导公园城市建设

这里的规划是指从城市总体规划出发,到城市各个区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所有规划阶段。

(1)各个阶段都应从公园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统筹编制规划。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它是编制下一级规划的指导和纲领。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就应当明确公园城市的建设意义和重要性。

(2)城市的公园城市建设,意味着从总体规划的层面出发,是城市从以往的以混凝土建筑、沥青路面、石材铺装广场覆盖为主的城市地面表层,更多地向以自然秩序为主的生态绿地地表的转化,以此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环境质量,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公园城市的建设,就是对这一转化的干预和实施工作。

(3)为了完成公园城市的建设,规划中从最基础的建筑密度、高度以及城区中的地域容积率、绿地率,以及特殊用途区域等,都需要从各个阶段的规划层面出发,进行更高维度上的优化和改善。

公园城市的建设,就是要改变过去几十年中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城市建设方式。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住房、商业、道路交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果,人民生活也通过上述各方面的建设中获得了巨大改变,生活水平在这40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快速的建设发展也给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大量人口汇集城市,城市的承载力逼近上限,城市的空气、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只有从规划的层面入手和着手,让公园城市和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机融合,才能改善曾经的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使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城市建设,让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日益增强,在城市中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愿景。

2.2 城市开发建设中公园城市和城市功能的结合

笔者认为,公园城市的建设不是打造一个自然生态良好的城市“度假村”,更不是要让整个城市成为一个不问世事只顾享乐的“桃花源”。公园城市的建设,是为了科学地增强城市的承载力,改善城市居住生态质量,提高人在城市中工作、学习、生活的水平。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要求和使命。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和城市化率的日益提高,城市必然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战场之一。

过去的城市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开始给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随着城市功能的日益多元化,以及公园城市建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地位,实现城市功能和公园城市的有机融合,是下一步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

以往的城市功能格局更多的是以居住区域、商业区域、办公区域为主导,以道路、公共交通为串联方式,实现人的工作、生活上的便利,而忽略了城市的生态价值和人对景观生态的生理需求。在公园城市的建设中,应当在保证人的生活、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有机植入城市生态建设的内容。

在此,通过以下几个要素来简单论述笔者的观点:

(1)可以通过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态景观质量和数量,同时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串联人的居住区域和周围的商业区域、办公区域等。慢行系统首先应做好交通规划,满足能便利抵达各个区域的基本要求。在慢行系统的周边,应以高标准的生态景观为依托,为慢行系统提供良好的景观效果,这是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吸引人群使用慢行系统的先决条件之一。同时,通过共享单车和城市绿道与慢行系统的融合,能有效改善人的生活方式,为绿色低碳出行提供可行条件。

(2)将公园城市的理念有效地融入到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建设之中,树立新一代的公园式TOD开发新标杆。因此,成都市在前不久提出了POD(People/Pedestrian Oriented Development)的新概念,意为公园导向型TOD。POD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城市建设和城市交通的改善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为目标,提供当下以及后代可以享受的健康城市生活环境,使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以及行动不便者都能从中受益,二是要求城市开发和交通建设要以方便人们步行出行为导向。通过公园城市理念和城市功能的结合,改变人们既往的生活模式。提高出行效率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是公园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又一项重要影响。

(3)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中,对公共绿地的要求和控制,要满足公园城市的要求。通过科学和可持续的手段,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的位置和范围。用城市公共绿地串联人的生活、工作和居住用地。使人的生活能够达到“开门见绿、出门进园”的要求,使人能直接享有公共绿地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除了给人所带来的直接效益以外,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公共绿地还能为城市打造更为强大的“绿肺”功能。为城市生态和城市微气候的改善贡献重要力量。

3 小结

公园城市的理念是习总书记为了民生福祉和国家科学可持续发展提出的重要论述,是在新时期对国家城市建设方式,从战略高度作出的精准指示和要求。公园城市的建设涉及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科学规划、科学开发、科学建设,才能让公园城市的理念落实到位。

本文从规划和建设角度,对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探讨可以看出,公园城市建设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公园城市建设应以生态文明思想为遵循,有机融合并兼顾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和城市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通过城市建设的模式和方向,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实现生命、生态、生产和生活的高度协调统一,实现高效、可持续、和谐健康以及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

猜你喜欢

成都市公园规划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在公园里玩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