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历史城镇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19-02-14魏博闻

山西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历史风貌肌理文脉

魏博闻 陈 翔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00)

0 引言

1987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其提出了历史城镇不仅可以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同时也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正式确立了这一概念的提出。历史城镇传承了历史文化,承载了历史文脉,对历史城镇的保护开发有利于人们对历史发展进程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对历史城镇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历史城镇的改造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改造措施的不恰当,对历史城镇的文化认识不足,古城镇的肌理、风貌已接近荡然无存,建筑所记载的文化印记、街区的记忆、我们熟悉的基底文化正在日益消失。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历史城镇的文化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结合社会发展新趋势希望在维持其传统街区的肌理与空间格局基础之上,重新为没落的古城镇街区注入活力,找到适合保护更新模式。

1 历史城镇概念解读

《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指出历史城区不论大小,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作为历史文脉的载体,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特性,对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还列举了历史街区中应该保护的内容是: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建筑装饰等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地段的历史功能和作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发展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历史风貌的街区。

2 历史城镇改造取得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2.1 历史城镇改造取得的成就

历史城镇的改造使地区经济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解决了一些破败的古城区存在的居民居住混乱、生活环境差的状况,使城市整体环境得到美化。一些成功的改造案例,保存了历史城镇的风貌与肌理,对其他历史城镇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历史城镇改造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历史城镇取得的成就,历史城镇改造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我国城市空间历经了多年的快速城镇化的建设,由于对城市历史文化认识、保护管控的偏差,城市历史文化破坏严重。在过去,古城往往经历没有规划的更新,换以林立的大楼,现如今经历如此更新的古城中“造古”则成为常态。伴随着大量原住居的迁出与外来人口的迁入,物质空间逐渐丧失了与本地原有社会关系的链接,造成原生社会关系的瓦解、空间与文化的异化;另一方面,原住人群迁出后,空间与生活的联系发生改变,造成原生社会、人文环境的破坏,导致文化原真性的丧失。在古城镇修复中违背了我国“修旧如旧”改造原则,许多原生态的文化遭到了不可恢复的破坏。由于我国在历史城镇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仍然有一些破坏历史城镇的现象发生。针对历史城镇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如下分析:

1)历史城镇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们对经济发展的片面追求,忽视了历史城镇的文化意义,许多历史城镇遭到大规模的推倒重建,给历史城镇的文化传承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打击。由于对历史城镇的摧毁性重建,古城镇的历史建筑肌理、历史风貌已被破坏,许多理应保留的文物古迹由于错误的开发模式已荡然无存。针对这一现象阮仪三教授提出了拆旧改新、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方式是不可取的,对旧城应进行的是旧城更新,旧城复兴。国外一些国家也虽然进行过旧城改造,但几年后便发现了其中存在的弊端,于是旧城更新便取代了旧城改造。所谓城市更新,就如新城代谢一般,对好的建筑进行保护,对差的建筑进行更新。我们应从国内外历史城镇的改造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期在未来的古城镇保护更新中有更好的指导措施。

2)“假古董”的存在成为常态。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古城镇的历史意义有了进一步认识,这对历史文脉的传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历史城镇旅游商业价值的开发,许多不符合地区历史风貌特征的“假古董”大量涌现,鱼龙混杂,真正存在的能反映历史特性古建筑却存世很少。在历史城镇的改造中多是对沿街立面以“假古董”的形态简单拼凑,忽视了其历史肌理,对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起到的错误的指导作用。

3)外来文化的入侵。

人口的大量流动大量原住居的迁出与外来人口的迁入,使一些地区的历史建筑风貌遭到改变和破坏原生社会关系遭到瓦解、空间与文化的异化,原住人口的迁出造成原生社会、人文环境的破坏,导致文化原真性的丧失,建筑形式与外来文化逐渐趋同。同时“洋为中用”现象大量充斥在历史城镇的改造中。一些人在城市建设中片面追求形式美,忽略了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及存在意义,导致最终建设成果不伦不类,毫无历史价值。在历史城镇的改造中应加强当地原住居民的参与程度,力求在开发保护过程中对其历史肌理、文脉做出最大限度的保存。

4)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

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对历史城镇的保护,我国存在的一个极大的问题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其他一些国家及早的意识到了立法的重要性,对历史城镇的开发保护过程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对历史遗迹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设立不足不及时,一些历史遗迹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一些古迹破坏现象仍屡见不鲜。法律法规的指导意义,在历史城镇的改造中是处于极重要的地位的。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历史特色,但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快速城市化,使得大量的信息得不到交流;简单的推倒重建;急功近利的追求政绩,使得城市特色逐渐消失。在历史城镇的改造过程中,不仅应提高政府重视,还应从多方面考虑制定完整的城市保护政策机制。保护城市遗产是为了留下城市的记忆,延续城市的文脉,旧城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滋生出新的有新中国特色的建筑和城市。

3 历史城镇开发保护新趋势

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对历史城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针对于历史城镇的开发保护方式也出现了许多更有利于保护古城原有历史风貌,实现古城历史文脉传承的新方法。社会的进步,使人们见识到网络力量的强大,网络的力量同时也运用于对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中。

生态可持续发展慢慢进入人们视野,低影响开发技术在现如今历史城镇改造中也应有所体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分析在古建筑开发保护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体现;新的开发方式理应结合中国特色,引用其他国家适合我国历史城镇保护开发的新的保护理念与开发形式,力求实现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历史城镇保护开发的新趋势,做出了如下分析:

1)对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

BIM,MAYA,3D等软件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逐步提升。这些软件通过建立模型,实现了对历史城镇的可视化保护,BIM技术可基于三维数字技术的全息几何模型、整体建筑信息模型、局部构件信息模型,实现对古建筑生命周期的记录。通过对软件的整合利用实现对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

2)生态保护概念的引入。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2016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就“城市双修”展开了激烈探讨,“城市双修”指的是城市修复与生态修补,是实现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转型,这对历史城镇未来的开发模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海绵城市”理论,是当下低影响开发形势下的一重要指导理论,其“渗、滞、蓄、净、用、排”的基本理念在未来历史城镇改造中应有所体现,通过低影响开发技术制定有效的生态改造设计模式,探寻适度、适宜的改造原则,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前提下,系统化解决古城镇街区存在的问题,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进而恢复其原有的生机。

3)数据分析在古建筑开发保护中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分析在古建筑开发保护中的应用也应有所体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数字化平台上构建社会网络结构图,建立由网络结构稳定性、脆弱性与均衡性三方面构成的社会关系保护评价体系,计算并对比分析网络密度、K-核、切点等6项指标及其对应的社会关系保护情况;并从社会网络结构自身与物质形态规划两个层面,为历史文化名镇社会网络保护提出对策。

4)新型理论概念古建筑开发保护中的引入。

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背景,同时也具有符合当下时期的理论概念,在历史城镇的改造中,应通过观察研究当前社会最新关注点,结合新型理论概念,探究适合古建筑开发保护的新模式。例如在南京老东门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对其原有历史风貌、肌理、文脉及现实状态的分析,并结合社会、经济等相关因素进行反复推敲,借鉴西方城市微更新的相关理念。最终从肌理修复、形态重构、功能置换三个方面对历史街区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历史城镇的“微更新”。

在未来历史城镇的改造中应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基于数字化平台,结合地方文化,探寻适宜本地区特色的新型低影响开发措施,在保证历史城镇原有建筑风貌,历史文脉的前提下,同时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历史古城镇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在保护与延续历史风貌、更新与整治历史环境、发展与构建地区活力的过程中应遵循历史真实共存的原则,满足保护代表各时期特征的文化遗存的需求。尊重我国多样化的地域文化,满足将历史城镇融入未来城市规划布局的需求。有效地使历史街区与新城区融合,使其兼容用地功能的需求。始终坚持本真性、整体性、文化延续性、生态平衡性、民众参与性原则。

猜你喜欢

历史风貌肌理文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浅谈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历史风貌建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高邮古城空间演化、现状及特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