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2019年“剑桥能源周”看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2019-02-14刘朝全陆如泉杨兆明龚金双

石油科技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天然气石油能源

刘朝全 陆如泉 杨兆明 徐 东 龚金双 彭 云 康 煜

(1.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部;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4.中国石油规划总院;5.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019年3月11日至15日,第38届剑桥能源周(CERAWeek)在美国休斯敦举行。今年剑桥能源周的主题是“新的竞争世界:重塑能源未来”(New World of Rivalries: Reshaping the Energy Future),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代表参会。在百余场主旨演讲、战略对话和平行主题论坛中,包括美国、墨西哥、阿根廷、阿联酋、印度等30多个国家的能源部长,OPEC、IEA等国际组织的秘书长,壳牌、BP、康菲和道达尔等全球石油巨头掌门人,以及福特、亚马逊、ABB等企业高管在内的数百名行业精英进行了分享和交流,重点围绕美国页岩油气生产、石油公司战略选择、天然气业务发展、新能源业务拓展等,探讨了能源行业的发展状态和未来趋势[1]。

1 地缘政治成为影响全球能源格局重塑的重要因素

在此次能源周活动中,关于石油政治、地缘政治、大国博弈的内容较以往几届有大幅度增加,这是继2014年乌克兰危机和美俄恶交事件成为当年剑桥能源周关注热点后,能源地缘政治再次成为会议代表和嘉宾讨论的中心话题[2-3]。

关于美国能源政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主旨演讲中表示,美国将利用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地位的提升为其外交政策服务。他强调,美国要通过石油公司的全球投资、与进口国结成伙伴、把不守规矩的“坏家伙”赶出去3种途径,实现美国未来的战略目标。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与会专家认为,两国贸易摩擦将对世界贸易、经济哲学和国际秩序等产生深远影响。当前,中美有可能达成重要协议,但“这不是和平条约,而是停火”,未来一段时间,不确定性将继续存在[4]。

关于伊朗问题,有专家认为,美国在伊朗的政策表明,特朗普决心实施与奥巴马相反的策略,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并加大对伊朗的制裁。而伊朗目前的应对策略是“拖延”和“坚持”,短期美国推翻伊朗现政权的可能性“绝对是零”。但伊朗领导层正在老化,加上国内出现的新挑战,未来几年伊朗或出现继任危机。

关于委内瑞拉问题,能源周活动安排了专场讨论,瓜伊多临时政府指派委内瑞拉驻美国“大使”卡洛斯·维奇奥(Carlos Vecchio)出席会议。维奇奥在会上表示,要想“拯救”委内瑞拉,必须实施三步走:一是尽快在委恢复民主,二是成立过渡政府,三是举行“自由公正”的大选。

2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发展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

当今世界能源行业正在经历地缘政治异常波动、市场和价格频繁变化、传统化石能源与可再生新能源交织发展等超越能源转型范围的特殊情景,技术和创新显得格外活跃,发挥的作用愈加突出,被广泛认为是帮助整个能源工业和能源企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和跨越转型的重要利器。

2.1 石油公司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为有效应对低油价,石油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强度,以技术进步促进成本不断下降。埃克森、BP、壳牌、雪佛龙、道达尔等国际大石油公司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等国家石油公司均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组建类似数字资源(Digital Resource)的技术团队或组织机构,聚焦数据管理;重塑运营模式和管理架构,外包数字化业务与技术服务;再造公司业务流程,整体优化产业链。在企业外部,运用自身实力影响各国政府和机构,促进数字化进程及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定。沙特阿美甚至提出了“技术成果在企业界共享,以推动短期技术突破,形成数据共享的生态圈”的构想[5]。

2.2 能源服务公司跟进意识强烈、技术手段十分强大

ABB、GE、施耐德、福特汽车等世界制造业巨头参与能源产业发展的跟进意识强烈,他们贴近能源行业发展需求且技术能力较为超前。这些大型制造公司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不是网络公司独有,传统制造企业利用现有网络技术、大数据及先进的技术工具,为油气企业开展类似EPC的服务,可使全产业链降低15%~20%的成本,并促进企业决策、计划等管理流程优化和组织变革。

2.3 “创新集市”继续成为会议亮点并可能成为品牌活动

能源周的创新集市(Agora)与常规会议安排了同样的议程、宣传册和专门场地,活动内容和安排十分丰富并独具匠心。通过大规模展示、案例分享、现场交流等方式,让参会人员体会到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能源行业的各个方面。其中,数字化实时监测仪(通过数字化传感设备,将油田地质情况和项目运作细节自动传输云端,可降低人工运营成本,助力经营者高效准确掌握项目数据和动态)、自动传感分析系统(通过无人机巡视,即便在恶劣天气及地质灾害条件下,也能对油田、管道等项目进行信息收集与分析,并自动上传云端,经数据分析实现快速决策)、动态传感仪(可用于陆海项目,实时采集处理图片和视频动态数据信息,未来还可实现项目运营预警)等3项技术和仪器,吸引了油气行业人士的注意[4]。

3 关注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三大决定因素

今后一段时期,美国页岩油生产、维也纳联盟行动及石油需求增长是影响全球石油市场的三大决定因素。

3.1 美国页岩油将在世界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

技术主导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可塑性强,具有比传统石油生产更强的竞争力,将在世界石油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数据显示,技术进步推动美国页岩油生产盈亏平衡价格从2012年的WTI 75美元/bbl快速下降到目前的45美元/bbl以下。不论是油价大幅下跌还是上涨,页岩油公司的增长性、再投资能力、获利能力及财务杠杆作用都远优于传统石油公司,不存在“庞氏骗局”问题[4]。未来几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将持续较快增长。

3.2 维也纳联盟比OPEC更具影响力和行动力

维也纳联盟(OPEC+)成员中,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俄罗斯高度依赖石油收入,他们有能力和意愿根据市场情况制定产量政策,在需要时大幅调整供应。维也纳联盟希望油价保持在60~80美元/bbl,主要原因是布伦特油价保持在70美元/bbl以上,才能使沙特阿拉伯财政收支平衡。而俄罗斯产量政策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因素以及国内各相关方利益,最终决策取决于俄罗斯总统,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俄罗斯将停止与欧佩克合作。

3.3 世界石油需求将持续增长

持续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带动世界石油需求持续增长。虽然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但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占汽车总量的比例仍较低。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体验首次飞行,70万~80万人进入中等收入人群,加之中国、印度等非OECD国家的石油需求增长,将共同支撑世界石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但近年来的贸易冲突使得石油需求受到了一定影响,全球贸易增长从2018年初的5%下降到年底的接近零。IHS预计,2019年、2020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长140×104bbl/d,比2018年略低10×104bbl/d。

3.4 近期原油价格稳中有升,未来几年相对稳定

维也纳联盟减产、美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制裁使得石油供给大幅减少,加上需求的增长,2019年二季度布伦特油价格预计将上升到70美元/bbl以上,三季度继续小幅上升,四季度略有回调。考虑到美国页岩油生产的高度可塑性和维也纳联盟的调控,未来几年国际油价将保持相对稳定,预计2020年布伦特油价格为65美元/bbl左右[4]。

4 天然气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天然气产量和出口快速增长,亚洲是拉动全球天然气需求的主要引擎,作为能源转型的过渡能源,天然气业务已成为石油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

4.1 全球天然气产量和需求将大幅增长,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从供给侧看,美国天然气产量的大幅提升以及出口的快速发展,将对现有天然气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美国液化天然气公司Tellurian董事会主席查理夫·索基(Charif Souki)表示,美国LNG具有明显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多个盆地的井口成本可低至1美元/MMBtu。二叠纪盆地石油产量的提升将产出大量伴生气,今后几年,美国天然气剩余量将增长至20×108ft3/d。

从需求侧看,亚洲仍是拉动全球天然气需求的引擎。印度Gail公司总裁认为,在中国“煤改气”政策拉动下,过去4~5年全球天然气出口增量主要流向了中国,东南亚地区也出现了降低煤炭消费的整体趋势。从贸易模式看,美国LNG的出口对现有贸易模式造成冲击,新的不绑定目的地条款的合同,使卖方能更灵活地根据市场条件,决定运回国内还是再次销售。

4.2 天然气是推动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过渡能源”

近几十年,化石能源仍将是全球能源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化石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将整体拉动行业成本下降、效率提升,并更加符合清洁环保的要求。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天然气将是重要的“过渡能源”。一方面,天然气是一种更清洁的化石能源且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天然气同新能源构成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将在调峰和稳定电网方面起到重要作用[4]。

4.3 天然气业务是各大油公司重点关注方向

道达尔公司勘探与生产业务总裁阿诺·布勒亚克(Arnaud Breuillac)指出,天然气的碳排放仅为煤炭的一半,未来20年,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将是唯一可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途径。因此,该公司将致力于发展LNG项目,为全球用户提供可负担、可靠和清洁的LNG能源。挪威国家石油公司CEO表示,世界能源体系必须以一种深思熟虑的方式步入低碳化。该公司将继续生产石油和天然气,同时将探索降低碳排放的长久之策,包括降低油气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以及大力发展新能源项目[6]。

5 向低碳能源转型正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和追求方向

《巴黎协定》的签署,推动各方向绿色可持续的增长方式转型,扭转过去几十年因严重依赖石化产品的增长模式,避免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促使全球投资进一步向绿色能源、低碳经济等领域倾斜。

5.1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进行新能源发展战略布局

欧盟于2015年公布了升级版《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围绕可再生能源、智能能源系统、能效和可持续交通4个核心优先领域,以及碳捕集与封存和核能2个适用于部分成员国的特定领域,开展包括开发高性能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系统集成、降低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成本等十大研究与创新优先行动。尤其是德国,一贯坚持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转型,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德国政府率先提出了全面弃核的能源转型战略,把可再生能源和能效作为两大支柱,并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要达到80%。

2017年3月,美国政府推出《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延续追求能源独立的基本思想,致力于降低能源成本,最大化利用国内能源资源,尤其是传统化石燃料。尽管特朗普政府于2017年6月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但能源产业作为美国立国之本,保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和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仍是美政府的重要政策选择。

日本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传统能源的资源量十分有限。2016年4月,日本政府综合科技创新会议(CSTI)发布了《能源环境技术创新战略2050》,强调要兼顾日本经济发展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实现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半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目标。该战略提出,日本将要重点推进的五大技术创新领域,包括能源系统集成、节能、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碳固定与利用。2017年12月,日本发布《氢能基本战略》,规划新能源汽车和氢能发展目标,加速推进氢能社会构建,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以提高能源自给率。

阿联酋启动“2050年能源战略投资计划”,着力发展太阳能、核电等新能源,计划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达到44%、核能占6%。

中国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消费比重。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全方位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7-8]。

5.2 国际大石油公司纷纷介入新能源领域

道达尔公司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将为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开发创造全新的商业机遇。计划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达到20%以上。在太阳能领域,2017年9月,道达尔以2.375亿美元价格收购了可再生能源公司EREN RE 23%的股份,该公司主要业务为风能、太阳能、水电。在储能电池领域,2016年,道达尔以9.5亿欧元收购了法国电池制造公司帅福得(Saft),致力解决电力储存问题。道达尔还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列为重点创新项目之一,目前同挪威石油公司和壳牌开展合作,共同在挪威大陆架开展碳封存业务。在中国,道达尔早在2012年就布局了太阳能电站项目,2017年还同中国合作伙伴发起中欧污染物减排技术研究,计划5年时间内,双方将在中国建设世界规模最大(3MW)的化学链式燃烧技术工业化中试装置,并与炼油厂整合,借此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捕集成本[9]。

壳牌2016年成立独立分公司New Energies投资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电力。在氢能领域,壳牌与法国液化空气公司、林德公司、戴姆勒公司、道达尔公司、奥地利石油公司等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计划在2023年前建设390个氢气零售站点;在风能领域,壳牌已在美国、荷兰等国家拥有多个风电场;在太阳能领域,壳牌积极探索利用太阳能技术实现低碳运营,成为美国光热技术辅助石油开采领先企业Glasspoint公司的非控股投资者;在生物燃料领域,壳牌目前正在研发利用生物质废料生产燃油的二代生物质燃料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壳牌前不久宣布,收购专门从事家庭储能业务的德国公司Sonnen,大力发展储能和电动汽车充电业务。

BP新能源业务投资重点放在风能和生物质燃料领域。在风电领域,BP目前在美国拥有14个陆上风电场,分布于从夏威夷毛伊岛到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绿色丘陵地带,总装机量约为2259MW;在生物燃料领域,自2008年起,BP开始在巴西生产生物燃料,目前全资拥有3个乙醇生产厂,甘蔗处理能力每年1000×104t;在氢能领域,BP自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氢能技术研究,在世界范围参与了众多氢能示范项目,BP是欧洲和美国两个全球最大氢示范项目的能源合作伙伴,也参与了中国首座加氢站建设。为了拓展新兴产业,BP成立了风投部门,专门投资处于早期开发的技术。2018年,BP投资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公司FreeWire,将提供加油站快速充电服务。

6 石油公司的能源转型战略选择呈现多样性

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以来,石油从民用、车用,到石化原料用途广泛,目前转向可再生清洁能源,各种新能源跃跃欲试,什么时候取得突破关键看技术。目前,各石油公司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能源转型战略目标,总体呈现六大动向。

6.1 油气仍是主导业务

各大石油公司均高调宣示要低碳发展,但仍将油气作为长期核心业务。现阶段宣传多于行动,虽然一些石油公司成立了风投公司,但在看不准方向的情况下投资仍较谨慎。一旦某些方向表现出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石油公司会利用雄厚的资金,以买入等方式注入投资。

6.2 注重新技术开发

国际石油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均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并普遍开始行动。壳牌、雪佛龙、沙特阿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等,纷纷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以形成数字化的基础能力。10年前谈论“石油产量峰值”,5年前谈论“石油需求峰值”,目前在谈论“科技峰值”,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发展的重点方向[10]。

6.3 大力发展天然气

各石油公司认为,天然气是最现实可行的低碳能源,可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石油公司实现低碳转型的最现实路径。公司纷纷出台措施,加快发展天然气业务,把天然气作为转型时期的战略重点。

6.4 加大非常规油气投资

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使页岩油气等非常规和深水可采资源不断增加,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前景和竞争力,成为石油公司竞相追逐的新宠,也是近年来国际大石油公司持续净购入的主要对象。

6.5 积极拓展综合能源业务

在能源转型大环境下,各石油公司纷纷设立新的能源部门,计划将石油公司发展成综合性能源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成立了新的能源部门,重点关注太阳能和风能等领域。壳牌收购了英国最大独立电力供应商之一First Utility。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收购了电力公司Viesgo。

6.6 围绕主业平台发展跨界业务

在转型趋势和页岩革命导致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一些石油公司围绕主业平台,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跨界整合、创新发展。例如,雪佛龙公司成立风投公司,重点关注电池、汽车充电、二氧化碳吸收等领域,促进相关技术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7 启示与建议

从本届“剑桥能源周”我们看到,未来随着美国将成为能源净出口国,能源地缘政治将成为重塑全球能源乃至世界经贸格局的重要力量。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国际石油公司追求的方向,但传统化石能源仍将长期占主导地位。因此,建议我国油气行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未来能源发展的变化。

7.1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进一步提升石油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数字化发展水平

世界石油工业曾是国际石油公司“七姊妹”垄断的“资本主导”,后来一度成为欧佩克控制的“资源主导”,相应的经营理念也由“资源为王”演变为低油价周期的“现金为王”。展望未来,“技术主导”的模式和“技术为王”的经营理念已经显现,谁掌握技术谁就拥有未来。中国石油企业应该把技术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公司内部推行创新引领一切理念,推动企业版的“万众创新”活动。要更加注重技术合作,加强内部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以及与油气服务公司、油气制造企业、网络公司的全面技术合作,开展企业管理架构重塑、业务流程再造以及管理模式优化。

7.2 坚持以国内为主,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积极应对国际地缘政治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一方面,应把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摆在首位,提升国内保障国家油气供给的能力,除了常规勘探开发,更应在非常规油气、特别是页岩油气开发上投入更多资源;另一方面,应把“一带一路”油气合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构建并完善覆盖我国周边的油气供应体系。

7.3 加快发展天然气业务,生产供应更多绿色低碳能源

从全球天然气资源来看,加快发展天然气业务顺应能源转型的历史趋势,也符合国家发展绿色低碳清洁高效能源的政策。随着全球天然气贸易管网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LNG交易模式的改变,以及气候变化和碳减排政策引导下终端消费结构和模式的转变,全球天然气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国内看,我国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2018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超过40%,需要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从海外投资、全球贸易、自主勘探开发等多个维度加大天然气发展力度,以满足低碳发展的总体需求。

7.4 紧跟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布局新能源业务

在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大趋势的前提下,国内石油公司应在新能源业务布局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制订新能源业务发展战略,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和推广,促进新能源业务稳健发展。强化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合作,加强与地方政府、高校院所、国内外企业在基础技术研究、产业化示范园区、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广泛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

猜你喜欢

天然气石油能源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石油和天然气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