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议促进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

2019-02-14李卫燕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导语课文教材

◆李卫燕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

一直以来,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局限于教材,局限于单篇文章,有利也有弊:课文都经过专家精心挑选,文质兼美,涵盖了各种文体,如同是营养丰富的配餐,学生能从中汲取比较全面的营养,品尝到各种可口的味道;而弊在于比较纷杂,学生看得不专,读得不深。不少学生仅满足于课内,应付考试,阅读量严重不足。

如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呢? 群文阅读是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着同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多篇文章进行阅读,从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扩大阅读量。同一议题,这议题有时是作家,有时是体裁,有时是观点等等。目前,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以“人文主题”来编排成单元的,本文探讨的就是以此为议题的群文阅读,其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容易操作,教师可以此作为出发点,继而扩展其他议题。

一、衔接内外,促进阅读

语文教材是范例,以教材为依托,渗透阅读的方法,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的过渡,使阅读的范围得以扩展,内涵得以丰富,能力得以提高。通过单元整合,习得方法。学一组课文,应“整体着眼、突出重点、前后联系、回归整体”,使单元内各篇课文成为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习得阅读策略,再迁移到读《同步阅读》的文章。

(一)读导语,知要求

单元导语写于单元的开篇,有着引领的作用,一般为两段式,阐述了学习的内容和要求。首先,用优美的文字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道出主题。然后,用简洁的语言阐明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有的教师不重视导语,只是让学生走过场式地读一读,甚至忽略了此部分,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就缺乏目标,学得被动。因此,教师需重视引导学生读懂导语,明确要求。

(二)读课文,知大意

如果把前面的导语比作大院的大门,那么单元里的一篇篇课文就是一间间风格各异的房间。学生通过大门后,接着走马观花地到各个房间转转,这就是浏览课文、语文园地,整体把握单元内容。浏览虽是比较快速地读,但边读还是要边思考,比如看到题目想想作者为什么以此为题,推想一下文章会写些什么;浏览正文,了解大意;跳读开头和结尾,看看作者提出什么观点、得出什么结论,两者加以对照着读,感受更深刻。

(三)学课文,知策略

在学习精读课文时,教师应重点教阅读的策略,学生习得后独立阅读略读课文及其他同类文章,通过反复练习,使策略在学生心中得以内化。譬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在学习《人物一组》时,我教给学生提问、评点批注、对比、联系等策略,学生初步掌握了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再运用到学习略读课文《刷子李》:学生预习时填写《自我提问单》;课中,运用“启用先备知识”阅读策略,与《人物一组》的信息联结,举一反三;运用评点批注、对比、联系等阅读策略,感受人物形象;运用“图像化”的阅读策略,绘出故事情节图,感受情节的一波三折。学完课文后,对比阅读《苏七块》《快手刘》《泥人张》。

(四)读《同步》,用策略

《同步阅读》,与教材配套,供学生同步阅读使用的,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如第九册第二单元训练重点是学习如何通过景物或者事情抒发情感。学完《桂花雨》后, 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读《同步阅读》中的几篇文章。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犹如人的两条腿,既不可缺少其一,也不能厚此薄彼。只有迈开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两腿,才能健步如飞,才能走遍天涯海角。

二、拓展课外,促进阅读

从教材出发,不断寻找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也是促进阅读的有效方法。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儿童的同伴关系很重要,他们在共同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协作。读书活动也是如此,孩子们都一起看书,彼此交流分享,情感体验得到共鸣,久而久之,阅读就会变成兴趣盎然的事。因此,教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

1.读同一作者的作品。如学习完第九册第一课(《窃读记》后,教师们往往会推荐林海音的另一部作品《城南旧事》,学习完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推荐读《昆虫记》;再如,我校文晓妍老师上了一节《塔克的郊外》阅读指导课。课前,布置读该作者的另一部作品《时代广场的蟋蟀》,初步感知作者的写作风格、人物形象。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两书封面,推测故事起因,结合人物形象,猜想情节发展;最后,留下悬念:塔克想到了一条什么妙计帮助柴斯特保住大草原呢?继而导向阅读新书。

2.读同一主题的作品。可以人物为主题,如学完“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这组课文后,接着以“认识奇人”为主题阅读《俗世奇人》,了解生活在晚清时期天津卫的各个“奇人”的人物特点,进一步巩固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方法。可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如,学完《蝙蝠与雷达》,拓展阅读《我们身边的世界》《蛇与庄稼》《鸟的语言》《打猎的意外收获》,等等。

3.读同一体裁的作品。将同一体裁的文章、作品放在一起阅读,譬如,可以童话、寓言等为主题。例如,学完《巨人的花园》、《揠苗助长》,拓展读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叶圣陶的<稻草人》、《伊索寓言》,等等。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将更容易了解各种体裁文章的特点,也更容易形成文体意识。

(二)拟定书单,推荐与自主选择相结合

过去,书单是大多由老师制定,虽然推荐的都是经典名著、获奖作品等好书,但毕竟是一己之见,易受教师本人阅读兴趣、阅读广度与深度的影响,且不能照顾学生的个体阅读水平差异、阅读兴趣差异,因此,书单如能由老师推荐与家长、学生自主选择和补充相结合,既可弥补上述的缺陷,也更易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三)利用好学校、社会资源---图书角、图书馆

班中的图书角、社区的阅览室、学校和地方的图书馆,都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尤其是图书馆,只是不少学生和家长也不太了解,比如学校图书馆有哪些藏书?本城市内图书馆有哪些?在什么地方?教师需建立并完善班里的图书角,增添阅读氛围,让有益、有趣的图书陪伴学生度过课间的时间;为学生、家长简单介绍各类图书馆的分布、借阅的规则等,让他们充分利用学校、社会资源,促进阅读。

(四)每天读书半小时以上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窃读记》中这段话让学生们耳熟能详,人天天都要吃饭,也需天天都阅读,滋养精神,增长智慧。因此,每天阅读半小时以上应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为。

从课内到课外,以群文促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为改进阅读教学,我们一直在路上。坚持阅读,会使学生的心灵丰富多彩;坚持阅读,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春色满园!

猜你喜欢

导语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导语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