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好用好扶贫资金 全力守护人民利益
———贵州省丹寨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2019-02-13通讯员陈贵旭

财政监督 2019年2期
关键词:丹寨县丹寨全县

●通讯员 陈贵旭

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熊兴荣正在向群众了解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熊兴荣与局党组成员研究扶贫资金拨付使用情况

幸福新丹寨,民生有质感。近年来,贵州省丹寨县充分利用财政杠杆的调节作用,精准发力扶贫攻坚。同时,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用制度筑起扶贫资金的使用“篱笆”,使丹寨的脱贫攻坚战喜报频传。2018年以来,该县财政坚持把民生作为优先支出方向,用公共财政的钱办老百姓的事。2018年10月底,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25259万元,同比增长17.51%,主要用于八项民生支出。

这是贵州省丹寨县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财全力以赴决战脱贫攻坚,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真抓实干,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抓资金监管,让城乡百姓真切感受到“落实政策很暖心、致富脱贫有信心、结对帮扶更贴心、监督管理更放心”的“四心”喜人局面。

落实政策很“暖心”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丹寨县2018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投入各项产业扶贫资金11463.4万元、社会保障各类资金4803.10万元、教育扶贫资金10551万元、卫计扶贫资金10817.97万元、住房保障扶贫资金7210.93万元。

以上数据,说明国家一揽子强农惠民政策在丹寨“弹无虚发”,确保各项资金都投向了民生领域,使全县城乡居民得到了更多的改革“红利”。

近年来,该县用“绣花”功夫真心实意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绣花”,认真将国家一揽子扶贫惠民政策落细落实,以1000余名村组干部为精准识别工作的带路人和第一线索人,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7593人次开展识别和遍访工作,积极探索“进退管理促精准、易地搬迁促治本、惠民政策促保障、压实责任促到位”的“四促”工作措施,着力推进政策形成叠加效应,让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释放出来,惠泽更多的贫困群众。

2017年,全县新农合资金共为23万人次参合群众支付看病费用8150万元,报销补偿比达到71.8%,群众看病就医自付费用同比下降5.6%;筹集到位民生资金5070.42万元,多渠道帮助抚恤补助对象解决生活、医疗、住房难问题;城乡低保由 484元/月调整为 532元/月,增幅10%;农村低保标准由3060元/年调整为3528元/年,增幅15.3%;及时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资金,共完成发放五保户补助资金114.23万元;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08万人,完成省州下达该县减贫任务数0.56万人的192.9%,1个贫困乡镇摘帽,2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59%。

既要用“绣花”功夫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又要用“绣花”功夫打出产业发展“组合拳”,让脱贫出列群众有产业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再返贫、致贫。

实施招商引资,靠大联强,走新型产业引领道路。该县加大对知名品牌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加强示范引领作用。2014年万达集团与丹寨县签订包县扶贫协议,率先在全国开启了“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扶贫创新模式,先后捐资21亿元在丹寨实施万达小镇、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和设立万达丹寨专项扶贫资金,“长、中、短”相结合,实施精准扶贫。特别是以13亿元捐建了丹寨万达小镇,仅一年时间就建成投入使用,万达小镇里有酒店、客栈、影城、商铺、广场等,形成“吃、住、行、旅、购、娱”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历史、养生文旅小镇,解决丹寨旅游人气不足、带动不旺、就业欠缺等问题,仅万达小镇就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就业岗位1800多个。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建立产业基地或合作社,提高带动辐射能力。该县鼓励贫困群众利用土地、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入股合作发展,获得“股金、租金、薪金”收入。目前,全县通过“利润覆盖、项目建设、基地管护、土地流转”等利益联结方式,对利润进行再分配,该县实施种植基地建设1000亩,带动全县蓝莓种植规模达1.37万亩,公司承接的蓝莓全产业链项目基本实现“一户一亩”分红,已完成蓝莓基地建设土地流转10130亩,兑现土地面积8216.2亩,支付土地租金1296.5万元。全县的村级生态冬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种植冬瓜5000余亩,带动2200户参与种植,产值达到5000余万元,户均增收8000元。

“零钱”变“整钱”,让零散资金发挥效益。该县整合2.6亿元用于支柱产业的发展,目前新增种植蓝莓10073亩、中药材10139亩、蔬菜12800亩、有机茶12467亩,新增黑毛土猪养殖基地31个2.83万头,生态土鸡、山鸡、鹅养殖基地35个36.1万羽,覆盖114个村8611户30138人。产业发展做到“短平快”和“长中远”相结合,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脱贫致富有“信心”

丹寨县扬武镇排中村四组村民吴昌海是2017年再次脱贫的出列户,村里都曾为他脱贫后又返贫而发愁。因为在2017年吴昌海将自己生产的蔬菜拉到城里出售时驾驶的三轮车不慎翻入沟中,造成他左腿骨折。但吴昌海不畏眼前困难,一边治病,一边指导自己的妻子养猪、种植大棚蔬菜。他家的收入不因他病倒而缩减,而是稳步、可持续提升。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吴昌海病愈后,与妻子一并在脱贫攻坚路上摔打、干出了不少成绩。他不仅种植两个大棚蔬菜,天天上城卖菜,而且还饲养了20头猪,其中商品猪7头、能繁母猪3头,仔猪10头。在院坝会议上,他与大家分享了脱贫出列后自我发展的经历和感受,让与会的群众很受启发。

在“决胜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该县注重思想发动,增强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5年9月,扬武镇洋浪村率先召开“我要脱贫”誓师大会,全村96户贫困户签下请愿书,要求参加合作社,并立碑明志。经过两年的努力,洋浪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村,树起了脱贫攻坚、发展致富的旗帜。目前,全县114个行政村8611户贫困户全部参加了“我要脱贫、我要小康”的誓师大会,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为发挥职业农民作为脱贫攻坚的“头羊”效应,该县与万达集团成功签订“企业包县”的扶贫攻坚协议,万达集团捐资3亿元修建了贵州万达职业学院,使丹寨县告别了没有高等学院的历史。此前,该县职业技术学校与九鼎车辆等企业联合开展了“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办学,累计为企业培训技术工人11598人,实现了“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县特别注重留守妇女的职业能力培养,围绕“蜡染、刺绣、银饰”等非遗品牌,有针对性地为留守妇女开展“适销对路”的技术培训,并让她们参与公司或合作社,做大民族手工艺品,抱团发展“闯市”,使农特产品卖出好价钱,推动了“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化。目前,全县共建立民族手工合作社17个,社员510人,年产手工艺品60余万件,产值达1.1亿元。

结对帮扶更“贴心”

对于贫困户而言,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帮扶干部工作的“贴心”。

穷在深山有远亲。该县按照“54321”结对帮扶方式,全县共有2470名干部职工与9571户贫困户结成 “亲戚”,开展贴心结对帮扶活动,变“群众跑”为“干部跑”。

如今,每村贫困户都有一名干部负责对接帮扶,实现了“户户有人帮、脱贫有人助”。干部下乡开展“手挽手、一帮一”结对帮扶以来,总是以“来到群众中、共商身边事”为行动准绳,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不遗余力地认真解决,使群众的一件件好事、实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自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以来,该县“手挽手、一帮一”帮扶干部针对每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帮扶计划,使帮扶工作有的放矢得到落实,效果明显。目前,共协调解决项目资金2630多万元,办理好事实事1.8万余件。

为压实脱贫攻坚一线责任,每个村都有县直部门驻点帮扶,并选派得力干将到村驻村脱产帮扶。目前,全县共选派了467名优秀干部驻村到村开展工作,全县驻村干部在村里全天候为群众开展“暖心秘书”服务。

“来到群众中、商量身边事”,这是丹寨县驻村干部常挂嘴里的话题。

驻村干部吴克祥被选派到兴仁镇王家村后,由于白天群众忙于田间劳作,只能利用晚上挨家挨户走访,由于晚上走访,渐渐地他将王家村的村情、户情掌握得一清二楚,并提出了“党员带帮、干部带帮、村干带帮、合作社带帮”的扶贫措施,很快将该村脱贫攻坚力量拧成一股绳。在全体村民和他的共同努力下,发展起葡萄、刺绣、中药材合作社,指导村民建圈2500平方米、协调化肥5000斤、鱼苗1575斤,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4500多元,33户贫困户撕掉了“贫困”标签。

左亚丽是统计局一名妇女干部,别看文弱,她可是甲石村的“左大姐”。“左大姐”是缘于招商、善于发动而得到的亲切称谓。她成功引进了安信茶业有限公司落户甲石村,发展种植800多亩茶叶,全村6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用扶贫资金参与入股。她带领全村在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的土地上扫“穷业”、拔“穷根”、置“产业”,村民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越过越滋润。

监督管理更“放心”

为了真正让扶贫资金落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 “口袋”,使他们感受到真实的“获得感”,本着“花钱必问效”的原则,既要注重将扶贫资金精准落子,拨付到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等各项扶贫项目上,又要让财政扶贫资金“弹无虚发”,发挥精准效益。

建制度,扎紧扶贫资金管理的“笼子”。该县先后制定了《丹寨县统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调度办法(试行)》《丹寨县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暂行办法》《丹寨县关于加快推进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乡级报账制管理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丹寨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乡级财政报账制管理办法》《丹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用制度筑紧织密财政扶贫管理“笼子”,切实做到“事前禁止、事中拦截、事后惩戒”,实行跟进“线上监控、线下核查”的监管方式,加大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的整合工作高效运行。

抓教育,树立警钟长鸣意识。认真开展警示教育,特别是引导党员干部学习了《贵州省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黔东南通报5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典型问题》《丹寨县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扶贫领域链条式腐败案的“主角”》等案例,坚持以案说纪,引导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深刻教训,走出“看戏”心态,时刻尊崇党章、敬畏党纪,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财政局局长熊兴荣为全局干部职工宣讲财政法律法规知识,使干部职工自觉用财政法律法规理财行政

强监管,健全扶贫资金监督职责。加强与扶贫、审计、监察等部门协作,形成扶贫资金监管合力。仅2018年,就会同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对全县104个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检查,检查率达100%;完成2016年以来切块划拨到各乡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专项督查,共检查463个扶贫资金使用项目,涉及资金21099万元。

有奖惩,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强化全程监管,紧盯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不放,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同时,采取“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的方式,强化全程监督管理,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违法违规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以及在农村低保、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惠民资金上动脑筋、伸黑手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2018年以来,共处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17个、涉及17人、立案17件,切实维护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猜你喜欢

丹寨县丹寨全县
闻稻香,赏科景
春耕大典
补妆
贵州苗族蜡染文化在平面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轮值镇长
——丹寨万达小镇的独特IP
丹寨扶贫创新模式探析
丹寨扶贫创新模式探析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贵州农村小学生性教育现状研究
贵州丹寨县蓝莓种植适宜性气候资源精细化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