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国际演讲话语的架构认知
2019-02-13刘威,纪燕
刘 威, 纪 燕
(江苏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03)
国家领导人的国际演讲是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官方话语,是国家对外宣扬本国内外政策的重要途径。关于习近平的国际演讲话语,窦卫霖、温建平结合批评话语和翻译理论探究了习近平国际演讲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和外译技巧[1],但较少关注话语中的认知因素;柳晓、石超对习近平国际演讲中“路”的隐喻进行了研究[2],但缺乏对话语背后认知机制的深度挖掘及对受众层面的关注;汪少华和张薇依据认知科学中的架构理论探索了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建构[3],对我国政治话语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架构理论能够揭示政治话语背后的架构方式以及话语受众接受度高的缘由。汪少华、袁红梅运用架构理论探究了美国政府使用的架构及隐喻,发现政策背后的架构和隐喻不仅与美国两党的道德观紧密相连,而且决定着美国两大政党政策被公众接受的程度[4-5]。张薇采用批评架构分析的框架,探讨了中外媒体“一带一路”话语的特点,以期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6]。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领导人的话语研究较少涉及架构理论。因此,笔者主要运用架构理论对比分析习近平主席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和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讲话演讲的架构异同。笔者选取这两个演讲是因为二者性质相近,但演讲受众和主题各异,具有可比性。
一、 理论基础
(一) 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和脑科学的主要发现之一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概念隐喻和架构去思考,几乎所有思维都是由概念隐喻架构的。隐喻并非只是一种基本的语言现象,而是一种架构投射的认知过程,它反映在话语的隐喻性表达中,并通过隐喻性表达起作用[7]。正如Lakoff和Johnson提到的,概念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是从人们较为熟悉、易于理解的始源域向另一个陌生、难于理解的目标域发出映射[8]。人们通过始源域来理解目标域。概念隐喻根植于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人们借助隐喻来认知世界。
(二) 架构理论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结合认知科学和社会学中的“架构”概念创立了“架构”理论,并将其用于美国政治话语的研究。 Lakoff认为,架构是一种有关世界运作的、根深蒂固的心理结构,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并决定人们的常识,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9]。例如,当人们提及购物时,其大脑中会激活“购物”架构,即商场、商品、售货员、购买者等,这一架构包含了一系列与购物相关的角色、行为以及场景等。架构之间的映射也是隐喻思维的一种,如果两个架构之间存在映射关系即为隐喻[5]。同时,架构还具有一些常规隐喻所不具备的特征。架构始于叙事,为人们思考和推理提供逻辑路线,具有动态性,感染力更强,接受度更高。架构还可以用来透视深层的社会价值观[10]。
二、 习近平两次国际演讲的架构分析
笔者以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和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为例进行分析,演讲文本均源自人民网。
架构分为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由词语所激活的架构为表层架构[11],主要包括隐喻性表层架构和非隐喻性表层架构。例如,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路”“鸿沟”等词语是隐喻性的,而隐喻性词汇可激活隐喻性表层架构,“旅程架构”由此被激活。非隐喻性的语言表达则可以直接归为非隐喻性表层架构。例如,习近平主席演讲中的“绿色”“低碳”等词语可以直接激活“生态架构”。深层架构是由表层架构激活的价值观,是构成道德世界观和政治哲学最根本的架构。只有当演讲话语中被表层架构激活的深层架构与受众内部的价值观相一致时,演讲才能为人所接受。
(一) 隐喻性表层架构对比分析
两篇演讲均使用了丰富的隐喻性词汇,笔者借助Ant con3.2.4软件的搭配和索引工具对隐喻性词汇的语境进行分析,统计隐喻性词汇出现的频次,并据此归纳主要的隐喻性表层架构和概念隐喻。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和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中使用的隐喻性词汇参见表1。
表1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和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的隐喻性词汇表
如表1所示,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主要有旅程、人类、战争、建筑、植物等隐喻性架构;在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中,主要有旅程、人类、战争、建筑、机械等隐喻性架构。
1.隐喻性表层架构的共性
由表1 可以看出,习近平主席两次演讲均使用了旅程、人类、战争、建筑等隐喻性表层架构。
以旅程架构为例,“路”“步伐”“障碍”等词激活了“旅程”架构,表现为“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建设是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其中,始源域是“旅程”,目标域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金砖国家”建设。旅程架构包括起点、终点、目标、过程以及在途中和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等元素。“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金砖国家”机制的运行即为“旅行者”开启了一段旅程;在“一带一路”建设和“金砖国家”建设中实施的各项政策、打造的各种平台以及要获得的成果则相当于旅程中的道路、步伐和终点。习近平主席在两次演讲中都使用了旅程架构,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和“金砖国家”建设的长期性和挑战性。如例1,尽管“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已经有了良好开端。“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是行历史之大道。各国携手大道之行,便能实现共同进步的“真发展”。
例1:“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
习近平主席还使用了“人类架构”这一隐喻性表层架构,由始源域(人)到目标域(国家)的映射建构了“国家是人”的概念隐喻。国家是人,各国应该成为伙伴,互利互惠,携手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如例2,在世界格局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中国愿意与他国建设伙伴关系,加强经贸合作,持续为世界经济增长助力。
例2:中国将积极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助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
“贸易战”“赢家”等词激活了“战争”这一隐喻性表层架构。始源域是“战争”,目标域是“贸易发展”,各国的关税等政策相当于一场战争中双方使用的武器。此时,由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暂且构建了“贸易发展是战争”的概念隐喻。然而由例3可知,虽然习近平主席运用的“战争”架构有可能唤醒演讲受众对战争的消极联想,但他否定了这一架构,即否定了“贸易发展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明确反对贸易战以及经济霸权主义。战争的破坏性、暴力性和侵略性等特征都未映射到贸易发展中去。习近平主席旨在强调贸易发展绝对不应该成为一场掠夺性的战争,因为这将损害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金砖国家应该坚持开放合作,共同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例3:贸易战不可取,因为不会有赢家。(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
习近平主席使用“工程”“窗口”“大门”“平台”等隐喻性词汇激活了“建筑”架构。其中,始源域是“建筑物”,目标域是“国家”,由此构建了“国家是建筑物”的概念隐喻。国家是一座建筑物,人民和国家领导人相当于建设者,国家的发展过程相当于建筑物的建设过程。如例4,“大门”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敞开大门”意味着将外界与建筑物内部联通。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选择“敞开大门”,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这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正逐步从世界市场的参与者转变为全球经济的建设者,并在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进程。
例4:我们将继续敞开大门搞建设。(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
2.隐喻性表层架构的差异
由表1所示,两次演讲的差异主要在于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使用了“植物”架构,而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则使用了“机械”架构。前者意在展示“一带一路”建设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后者则强调金砖国家须抓住机遇,在历史进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例5,“植物”架构表现为“‘一带一路’建设是植物生长”的概念隐喻。其中,始源域是“植物的生长过程”,目标域是“一带一路”建设;丝绸之路则为“植物生长的土壤”,是“一带一路”建设坚实的合作基础;“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相当于植物的果实。“一带一路”建设面向所有朋友开放,大家共同促进“植物”的生长,共商共建,最后共享建设成果。
例5:“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
“三轮驱动”“动能转换”等词激活了“机械”架构,建构了“经济发展是机械运作”的概念隐喻。其中,“机械运作”是始源域,“经济发展”是目标域,凸显了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如例6,世界经济增长就如同机械运作一样需要动力,而科技就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各国只有抓住机遇,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动能转化,全球经济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例6: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要抢抓机遇,加大创新投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
(二) 非隐喻性表层架构的分析
笔者将两篇演讲文本分别放入谷尼舆情图悦picdata.cn热词分析工具,以提取两篇演讲中的热词。通过谷尼舆情图悦picdata.cn热词分析工具对两篇演讲文本的分析,两篇演讲文本热词权重前150名的热词最终得以呈现。热词权重指标是指一个词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指标数值越大越重要。为进一步聚焦,笔者从两篇演讲前150名的热词中筛选了两个演讲文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20个词语,参见表2。
表2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和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热词词频表
其后,根据前20个热词词频,笔者在排除隐喻性词汇后归纳出两篇演讲中主要的非隐喻性表层架构,参见表3。
表3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和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主要的非隐喻性表层架构表
由表3可以看出,上述热词分别激活了两次演讲的议程、理念、经济等方面的非隐喻性表层架构。二者均使用了创新、合作、开放、共赢架构,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和“金砖国家”建设的开放包容、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精神。同时,由金融、贸易、投资等词激活的“经济”方面的架构,由朋友、人民等词激活的“人类”方面的架构以及由世界、国际等词激活的“全球”方面的架构,均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和“金砖国家”建设立足于全球视野,主要以经济建设为导向,着眼于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夯实民意基础,让各国人民都能获得参与感和幸福感。与此同时,中国注重与各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商共建,共享经济发展红利。
笔者对比二者主要的非隐喻性架构发现一点不同:除了两篇演讲中共同使用的架构外,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演讲里,习近平主席还使用了“南南国家”方面的架构,激活了“南南合作”的主题。金砖国家建设更强调与南南国家的合作,这包括广大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以非洲国家为合作重点。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不止一次强调要加强中非合作,努力把金砖国家同非洲的合作打造成南南合作的样板。
(三) 深层架构对比分析
深层架构可以建构人们的道德体系或世界观,演讲者通过不断激活与受众价值观相一致的深层架构,可以达到受众接受其政治话语的目的。
1.深层架构的共性——民本思想与和合思想
词语表达激活的心理结构是表层架构,涉及故事、神话、隐喻、谚语、格言等[4]。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主旨论坛演讲中引用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由此激活了“人民”架构。同时,在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中,“人民”一词也多次出现。“人民”这一表层架构激活的深层架构是“以民为本”的传统文化思想。人民是国家发展的主体,国家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稳定安宁,因此要爱民、重民、富民。而国与国关系走向稳固的根基是构建人民与人民之间交流的纽带,各国人民之间要互利互信、合作共赢。习近平主席旨在强调“一带一路”建设、“金砖国家”建设不仅仅是经济贸易交往,更是教育、科学、卫生等各领域的分享与交流。这有益于各国人民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它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例3,战争架构激活的深层架构是“协和万邦”的思想,在这里体现为“表正万邦”,即本国首先遵守国际贸易的规章制度,拒绝贸易战和霸权主义,起到表率作用。在例8中,“绿色”“低碳”等词激活了“生态”表层架构,由“生态”架构进一步激活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层架构。人类在追求自我发展的同时也要克制欲望,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本国受众而言,因自身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和合思想已经成为受众道德价值观的一部分。当听到有关“战争”架构、“生态”架构等方面的词语时,受众头脑中“和谐”架构的神经回路也随之被激活,此时演讲话语的深层架构与受众内部的价值观相一致。因此,本国受众就会接受该政治演讲,成为“和”文化的践行者,进而努力维护各国的和睦和“天人”的和谐。他国受众也会因和合思想的传播,促使西方世界的“中国威胁论”等不实言论瓦解。
例8: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
2.深层架构的差异
(1)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合作”一词出现了45次,由此可见合作的重要性。而在合作架构、人类架构和全球架构的背后,实际体现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价值观。“一带一路”建设实质上是在实践层面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习近平主席使用“合作”架构、“大家庭”架构,就是要在国家之间建立更为亲密的伙伴关系,以激活受众脑中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他们对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受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在空间合作领域。受众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空间范围。“一带一路”建设横跨欧亚大陆,涉及60多个国家。由参与国提出的“中间走廊”“两廊一圈”等框架表明,许多国家都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为其提供新的道路选择和发展方向。
二是在空间价值取向方面。贸易、金融、投资架构实现了“一带一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观,受众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三是在合作问题领域。“生态”架构、“民生”架构、“经济”架构等激活了受众脑中我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务实构建,“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受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会随“一带一路”的不断建设而增强。
(2) 中非命运共同体
相较于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更偏重于“南南合作”,强调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和交流。习近平主席使用“南南国家”架构激活了“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深层架构。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初在访非期间首次提出了“中非命运共同体”。此后,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中非“命运共同体”。长期以来,中国在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与非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例9:中国是非洲国家天然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
在例9中,习近平主席使用“人类”架构强调中非之间的亲密关系。“好朋友”等词语激活了受众脑中对中国的良好印象,增强了受众对中国的信任感。中国与非洲坚持合作共赢,多方面、全方位地与非洲国家进行合作。
例10:具体合作中,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同非洲国家开展减贫、粮食安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等领域项目合作,帮助各国经济结构发展。(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
如例10,“民生”架构、“创新”架构、“合作”架构激活的是中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的支持。中国将对非洲国家的帮助落实到具体领域,以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
架构存在于人们大脑的突触中,其表现形式是神经回路。当一个词或短语在长时间内被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推断其意义的神经回路也会多次在人们脑中被激活,回路最终会成为永恒[11]。此次演讲是在南非进行的,习近平主席面对的大部分受众是非洲人民。“南南合作”理念在演讲中被不断强调,受众脑中有关“中非命运共同体”深层架构的神经回路不断被激活,回路最终会成为永恒,“中非命运共同体”将会成为受众价值观的一部分。这将有助于增强非洲人民对中国的认同,积极响应金砖国家的建设要求。
三、 结语
笔者以架构理论为依据,对比分析了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和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讲话所使用的表层架构及激活的深层架构。研究发现,二者均使用了旅程、人类、战争、建筑等隐喻性表层架构及理念、经济等方面的非隐喻性表层架构,但后者中的南南国家架构更凸显;二者均激活了民本思想与和合思想的深层架构,但前者侧重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架构,后者则侧重于中非命运共同体架构。研究习近平主席的国际演讲话语,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以及政策背后的价值观,有利于推动国家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语料选取方面,笔者仅选取了习近平主席的两篇国际演讲,涉及议题有限。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充语料,对涉及生态、外交、教育等议题的演讲进行架构分析,试提炼出这些议题背后的典型架构以及国家领导人话语的架构隐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