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冠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流行与防控
2019-02-13阚中岩
阚中岩
(绥中县农业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绥中 125200)
冠状病毒性胃肠炎,也称传染性胃肠炎(TGE),是一种常见的猪小肠病毒性传染病,可引起所有日龄的猪出现上吐、下泻,甚至死亡,是对猪群危害较大的一种顽疾,需综合加以防控,以免遭受巨大损失。
1 流行病学
本病自1945 年发生以来,至今已遍布于世界许多国家,我国也有发生。易感猪不分大小和品种,10日龄以内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病后2~3 d几乎全部死亡。日龄较大的仔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其病情较轻,如无并发症,经5~10 d 便能自然康复。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通过粪便、排泄物、分泌物以及呼出的气体向外排毒,有50%的康复猪带毒排毒期可达2~8 周,最长可达104 d。
该病可通过气溶胶和直接接触而迅速传播。本病在新疫区呈流行性,传播迅速,能在2~3 d内蔓延至全群,几乎所有年龄的猪均易感。老疫区和规模化猪场多呈地方流行性,由于有病毒和病猪持续存在,使母猪被动免疫产生抗体,10日龄以内的猪发病率和病死率均相对较低。该病毒在低温条件下存活时间较长,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本病更易于冬季流行、暴发。
2 病原与病机
TGE 的病原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目前发现TGEV只有一个血清型,与犬冠状病毒(CCV)及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之间有抗原交叉关系,所以不建议在猪场养犬和猫,但FIPV及CCV不能在猪睾丸细胞、甲状腺细胞上生长。TGEV侵入机体后定位小肠上皮细胞,引起绒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与脱落,因此绒毛变短。在十二指肠后段、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的坏死和绒毛的缩短最为明显。这些变化引起急性消化不良、腹泻、脱水和物质代谢障碍,因此机体出现明显的中毒和死亡。
3 临床症状
TGE 的潜伏期很短(15~18 h),有时为2~3 d。在未免疫的猪群,最初的症状是呕吐,继而出现大量的水样腹泻、脱水,病猪极度口渴,哺乳仔猪的粪便中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1 周龄的仔猪死亡率可达100%,>1 月龄的仔猪则很少出现死亡。妊娠母猪有时出现流产,哺乳母猪常出现呕吐、腹泻和无乳等症状。幸存的仔猪可持续腹泻达5 d,而年龄稍大仔猪的腹泻时间较短。在大猪群中发生地方流行性TGE 时,根据免疫水平和病毒的暴露程度,其临床症状差异较大。初乳被动免疫常可使4~5 日龄内的仔猪免受感染。随着乳汁中抗体水平的下降,仔猪将逐渐发生感染和轻度疾病。依据免疫水平和病毒的暴露强度,有的会出现比较轻微的腹泻,有的则很严重。如果母源抗体不能在整个哺乳期为仔猪提供足够的被动保护,那么在仔猪断奶后的最初几日即可出现腹泻。
4 病理变化
死于TGE 的仔猪严重脱水,皮肤被水样粪便污染。胃中常含有凝乳块,小肠壁变薄,整个肠腔内充满绿色或黄色的水样液体。年龄稍大的猪,结肠内充满液体(而不是成形的粪便),其他组织器官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使用放大镜观察小肠黏膜,可见肠绒毛萎缩。
5 诊 断
根据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期间的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当表现轻度地方性流行时,则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在对小肠进行组织学和免疫荧光检测时,一旦发现典型的病理变化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抗原时即可确诊。在疾病暴发期间,能够使红细胞凝集的脑脊髓炎也可出现上述类似的症状。
6 治疗与预防
目前尚无针对本病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提高产房的温度及补充电解质溶液防止脱水的做法有一定效果。据报道,注射猪免疫球蛋白对本病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对年龄较大的断奶仔猪控制饮食也可降低仔猪的死亡率。保护性免疫取决于小肠中抗体的水平。仔猪的被动免疫保护是由免疫母猪持续哺乳来提供的。仔猪消化道黏膜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后,能获得主动的免疫保护。消化道主动感染强毒后,由于可产生分泌性IgA,因而免疫保护期可达6~18个月。对自然免疫母猪进行疫苗接种,所产生的免疫力可以为新生仔猪提供足够的免疫力,这种方法对呈地方流行性的猪群是非常有用的。给没有发生TGE 的猪群进行疫苗接种,在经济上是无益的,因为疫苗不能诱导产生完全的免疫反应。使用强毒株对产前2~4 周的妊娠母猪进行计划免疫,常可为其提供足够的免疫保护。在母猪妊娠期,可将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的肠道和粪便混合研磨后的混合物用于免疫。由于这个免疫程序明显带有的风险性,故只有在近期产房中疾病的流行已不可避免时,方予以实施。一般传染性病料应采自同批猪群,且保证组织样本没有受到其他病原体的污染。因此,对母猪群进行有计划感染并使之最大限度获得主动免疫,可以通过不对猪群捕杀的方式,达到净化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目的。另外,还要对新生仔猪、哺乳仔猪和育肥猪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方法,并同时保证良好的饲养卫生环境。由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流行期间极易通过人、动物和污染物等进行传播,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防止病毒向健康猪群和邻近猪群传播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