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的诊断及其特异治疗
2019-02-13滕英娟孙春光
滕英娟,孙春光
(1.山东省招远市毕郭畜牧兽医站,山东 招远 265400;2.招远市毕郭镇政府,山东 招远 265400)
犬瘟热是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病犬以双相高热、黏膜卡他性炎症及伴有神经症状为主要发病特征。本病由Care首先报道,直至1926年经Dunkin和Laidlaw的研究证实病原为病毒。现在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常有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可造成犬、水貂和貉的大批死亡。本文对该病的诊断加以描述,结合临床经验,采取特异疗法及对症疗法,防止继发性感染,可减少死亡。
1 病原体
病原体为滤过性病毒,病毒粒子多为圆形,直径为100~300 nm,核衣壳呈螺旋状,含单股RNA,有双层轮廓的囊膜,囊膜上有纤突。本病毒有多种变异株,毒力与致病力存在差异,但只有一个血清型,对外界抵抗力较强。
2 流行病学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和带毒犬,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向外界排毒,经直接接触或消化道感染,也可经交配传染。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易感,对幼犬的侵害最为严重,发病率〉90%。零星散养地区偶有发病,养犬基地或犬群数量较大地区发病较为集中。本病无明显发病季节,常以寒冷季节多见,呈地方性流行,并有一定的发病周期,常间隔三年流行1次。
3 发病机理
病毒经上呼吸道及口腔侵入后,散播到支气管淋巴结和扁桃体进行增殖,于感染后第3~4天出现病毒血症,并持续8~10 d。此后,病毒存在于血液中的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并散布到全身的淋巴结、脾脏、肝脏的星状细胞,以及骨髓和胸腺组织中定居、增殖,导致机体逐渐出现败血性病程。
4 发病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6 d。病犬厌食,眼、鼻流液,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持续2~3 d后体温降至正常,二周内再次出现体温升高并持续数日。此时病犬不食,呕吐,可视粘膜发绀,有眼屎。逐渐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并很快死亡。本病常与犬传染性肝炎等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及波氏杆菌等,使病症复杂化,并可增加病死率。
血液学变化:病初白细胞减少,接着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显著减少(<5%),血沉加快,血清白蛋白减少,血清转氨酶活力增高等。
5 血清学诊断
中和试验:中和抗体出现于病毒感染后的6~9 d,至30~40 d可达到高峰,故可利用发育鸡胚绒毛尿囊膜及各种组织培养细胞进行中和试验,以检出抗体。
补体结合试验:动物感染病毒后3~4周出现补体结合抗体,可保持3~4个月。以感染细胞培养液制成补反抗原,进行补体结合试验。查出补体结合抗体可证明为近期感染。
荧光抗体试验:生前采取血液分离白细胞涂片;死后采取脾、肝、肾及淋巴结等组织抹片,冷丙酮固定,自然干燥,以犬瘟热荧光抗体染色30 min,水洗,干燥,封固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细胞浆呈弥散性苹果绿色荧光为阳性。此法适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其他诊断方法:免疫电镜与酶标抗体技术也可用于犬瘟热的诊断。
6 鉴别诊断
与狂犬病的鉴别:患犬有喉头咬肌麻痹症状,呈现明显的狂暴性及攻击性。一般有被咬伤的病史,呈散发性。
与犬副伤寒的鉴别:本病由沙门氏菌引起,剖检见肝肿大2~3倍,脾肿大6~8倍,而犬瘟热的脾和肝只见轻度肿大。
7 特异治疗方案
患病动物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多预后不良,如出现神经症状,一般治疗无效,终归死亡。即使有少数动物得以耐过,但也遗留终生性神经功能紊乱。对病犬采取特异疗法及对症疗法,防止继发性感染,可减少死亡。
血清疗法:病初按2~3 mL·kg-1体重,皮下或肌肉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结合应用y球蛋白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抗生素疗法:为控制继发性感染,可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如红霉素,每公斤体重10 mg静脉注射,或卡那霉素5~10 mg·kg-1体重肌肉注射,2次·d-1。此外,还可应用盐酸吗啉胍、庆大霉素或氯霉素等药物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对症疗法:犬患此病后厌食或不食,并伴有持续高热,常引起脱水反应,体内循环系统功能减弱,对此类病犬应大量补给10%葡萄糖溶液和电解质溶液进行改善。维生素C,肌肉注射10~30 mg·次-1,2次·d-1。同时注意强心利尿、止吐、止血及止咳祛痰等。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10 mg,1次·d-1,具有消炎和解热作用。双氢克尿塞,口服2~4 mg·kg-1体重,2次·d-1,有促进排尿作用。可待因,2 mg·kg-1体重皮下注射,2次·d-1,或咳必清,口服25 mg·次-1,2次·d-1,均有止咳祛痰作用。有神经症状的病犬,可3次·d-1口服扑癫酮,80~100 mg·次-1,或肌肉注射安定,100~200 mg·次-1。为保护胃肠黏膜,可内服鞣酸蛋白及次硝酸铋等2次·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