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断奶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9-02-13王恩林
王恩林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老麦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施甸 678207)
老麦乡是山区乡镇,生猪养殖是农户主要经济收入之一,且以散养户为主。随着猪肉市场需求的增加,一些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户纷纷投入到生猪养殖业,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疾病问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尤其是断奶仔猪腹泻问题,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复杂,发病率、死亡率高,极易造成仔猪死亡,即便是经过治疗、耐过的仔猪,后期也会造成发育不良或者是僵猪。调查老麦乡26户散养户断奶仔猪腹泻结果表明,断奶仔猪细菌性腹泻以大肠杆菌病引起的仔猪黄痢、仔猪白痢较为多见;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因素引起的腹泻时常发生;部分腹泻由病毒性传染性肠胃炎、伪狂犬病、轮状病毒引起。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及处理病例,分析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 断奶仔猪腹泻原因
1.1 应激反应
仔猪早期断奶时,胃肠道菌群发生了变化,其胃底的壁细胞和主细胞发育还不成熟,分泌的盐酸较少,各种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加上因断奶失去了由母乳乳糖产生的乳酸,使断奶仔猪胃里内容物的pH值有所升高,致使小肠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引起腹泻。仔猪各项身体机能处于发育阶段,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此时进行断奶将给仔猪身体带来影响;仔猪从依附于母猪同舍饲养转为隔离到保育舍饲养;由原来的吸母乳转变为吃乳猪颗粒料;产房的温度与保育舍温度差等都会增加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病畜。
1.2 饲料量、养殖方法不当
(1)仔猪断奶后直接喂食饲料无法完全适应,加之受应激反应影响使得仔猪断奶2d内食欲不佳。当饥饿后大量采食,食物大量进入消化系统增加消化负担导致消化迟滞,没有消化的饲料特别是碳水化物发酵,肠胃病原微生物滋生引发腹泻。
(2)仔猪由于机体能力较差,对养殖环境也有一定要求,粪便清理不及时、消毒不严、通风不良、相对湿度过大、温度过低等,因身体保护机制发育差,如果受到外部温度环境影响就会降低免疫力,也可能引发腹泻。
1.3 饲料营养影响
仔猪如缺乏维生素矿物质或其它必需的营养物质(如叶酸、硒、铁等),导致抵抗体力下降出现下痢,排黄色、白色、灰色糊状或水样恶臭稀便。饲料内蛋白质影响:豆粕内一些物质也可导致仔猪腹泻,仔猪消化系统产生免疫反应导致消化液分泌不足,饲料内营养物质无法吸收导致腹泻。纤维影响:养殖人员添加一定的纤维素有助于提高仔猪消化酶分泌能力,带有仔猪饱腹感。但是,仔猪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还需要养殖户做好纤维素控制,一旦掌握不好就会引发腹泻。
1.4 缺铁性腹泻
母猪的“胎盘屏障”作用,铁质向胎儿传递,当仔猪产出后失去了母体胎盘铁质传递作用,致使初生仔猪体内铁量不足。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还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因此缺铁时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同时因体质下降,会造成感染大肠杆菌,导致腹泻,严重仔猪因腹泻死亡。
2 仔猪腹泻临床表现
仔猪表现为精神沉郁、消瘦、眼球下陷、皮肤弹性差,黄白色,脱水现象,后躯多为粪便污染,粪便性状均是黄色、黄白色稀样,没有可见的血液成分。患病生猪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小肠膨气、水肿、充血并带有稀薄物,肠壁薄;大肠无容物。急性腹泻仔猪粪便内带有未消化的养料,死亡率高,耳部、腹部呈蓝紫色;慢性腹泻仔猪体温正常、粪便稀软、食欲不佳,后期粪便呈黄绿色,精神沉郁、走路摇晃、肌肉震颤,最终因脱水、营养衰竭死亡。
3 断奶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3.1 断奶仔猪转舍
做好仔猪养殖管理与保温,防止受到外部温度环境变化,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定期消毒圈舍、保持空气清新,母猪圈舍最佳温度在18~20℃。培育箱温度为:1~3日龄仔猪30~32℃、4~7日龄仔猪28~30℃、8~14日龄仔猪25~28℃、15~30日龄仔猪22~25℃。母猪产仔后,养殖人员做好产床清洁、消毒工作,母猪乳头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洁,固定乳头让仔猪吃初乳,仔猪使用干净的消毒纱布擦洗,尽快吃初乳。此外,7日龄仔猪采取少食多餐喂养形式,便于仔猪消化系统适应饲料,降低消化负担,不断提高仔猪肠胃消化力。当仔猪逐渐适应后,断奶前一周开始减少哺乳频率,降低应激反应。断奶过程中通过移母留仔形式,也就是断奶前一天将母猪移走,仔猪在原来圈舍养殖一周,当适应一段时间后集体养殖。断奶后三天做好饲料量控制,第一天为正常采食量的1/3,第二天为1/2,第三天为3/4,即喂7~8成饱为宜,实行少喂多,后期根据仔猪消化功能情况增加喂量,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养殖人员还需做好水质控制,确保仔猪饮用水清洁,也可在饮用水中添加黄芪多维健。仔猪 28日龄断奶后,母猪离开分娩圈舍,仔猪停留一周后到移到保育舍养殖,阻断传染源在种群和子代传染。
3.2 腹泻防治措施
3.2.1 加强饲养管理。正确掌握仔猪适宜环境温度:1~3日龄为10~32℃,4~7日龄为28~30℃,15~30日龄为22~25℃。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暧,夏季注意防暑降温;保持圈舍内环境卫生,通风良好,严格消毒。
3.2.2 母猪饲料霉变引起仔猪腹泻治疗。属阴毒之症必扶正气、补肝益肾、兼清虚入之温热,辅以健脾利湿排毒。用河南郑州天一格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制剂“全康”(主要成分人参、黄芪、茵陈、黄芩、大黄等多种名贵中药材),具有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能激活免疫,用药2~3d腹泻停止,85%仔猪治愈,死亡率10%左右,少数腹泻仔猪经采用抗菌与抗病毒药物治疗,可治愈。笔者用该方法治疗仔猪腹泻15例,均收到好的效果。
母猪饲料中可添加上海谊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脱霉净,饲料添加量0.5kg/t进行预防;多雨、潮湿气候或饲料水分含量高于14%时,饲料添加量1~2kg/t。饲料发生轻度霉变中毒时,饲料添加量2kg/t。高效降解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抑制动物肠道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生长,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
3.2.3 仔猪腹泻治疗。当仔猪出现腹泻后,重在预防,对已经发生腹泻的仔猪,要及时补液,调节胃肠功能,涩肠止泻为原则。可口服抗生素,如:恩诺沙星、土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同圈舍内如果有一头仔猪出现腹泻则全群仔猪同时投药,治疗以配合用药为主,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避免酸中毒。仔猪腹泻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死亡。所以,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需补充电解质溶液,口服补液盐仔猪自由饮用。可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00~500ml+VC10ml+庆大霉素8万单位2支,一天两次,连续3~5d。仔猪腹泻严重脱水时,可用生理盐水加5%葡萄糖再加适量抗生素进行腹腔注射。饲料中添加急救包(1~1.5%),严重的治疗后再拌料饲喂。饮水中添加维力素+小苏打粉(或食用碱粉,50kg水加300~350g,防止仔猪机体脱水引起酸中毒),连续5~7d。
3.2.4 及时补铁。因为“胎盘屏障”作用,刚初生的胎儿体内铁贮量严重不足。据有关研究测算,初生仔猪1kg体重仅有150mg的铁,初生仔猪每天从泌乳中只能得到1mg左右的铁。实际初生仔猪为维持自身正常的代谢,每天需要7mg左右的铁,而且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大,对铁需要的量随之增加,如不对初生仔猪进行及时补铁,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大肠杆菌,引起腹泻。常用的补铁剂有“右旋糖酐铁”、“牲血素或牲血宝”,初生时每头仔猪肌肉注射1ml,必要时15d再补注射一次。
3.3 免疫防治
妊娠期母猪生产前一个月,注射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4ml,仔猪吃初乳得到被动免疫能够预防病毒性腹泻。妊娠母猪生产前40d与15d肌肉注射仔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疫苗,一次5ml/头,仔猪吃初乳能够得到被动免疫从而预防白痢。母猪分娩前一周,肌肉注射CR型仔猪腹泻混合菌苗2ml/头,首免后3~4周肌肉注射2ml能够预防大肠杆菌、轮状病毒腹泻等。仔猪副伤寒活菌苗根据要求的头份添加水稀释,每头5~10ml,断奶仔猪灌服,50日龄仔猪加强免疫能够预防沙门氏菌病。
4 结语
断奶仔猪腹泻成因众多,饲养管理不当和饲料因素下腹泻率为15%左右,在病理状态下腹泻率可达80~90%,腹泻严重时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没有及时治疗的仔猪,即使恢复健康后,生长速度缓慢。养殖户要高度重视,结合养殖环境、饲料等确定原因,制定防治方法从而保证仔猪健康发育。断奶后仔猪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做好养殖环境、饲料控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做到科学、健康养殖,尽快出栏,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同时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