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病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
2019-02-13尹会华
尹会华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上村畜牧兽医站,云南会泽 654217)
1 前言
这些年来,随地方养殖产业架构的转变,养猪产业逐渐成为地方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而如何高效防病、科学控病,则成为决定猪场养殖效益的关键。文章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就此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做要点汇总,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2 当前猪病流行的特点
2.1 对各种猪病的易感性增强
这些年来,规模化猪场数量增多,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单位面积养殖密度不断加大。加上养殖管理不善,卫生管理不达标、消毒管理不严、舍内通风不良等等,都会造成猪场养殖环境的恶化,增加细菌性疾病的感染几率。加上,其他不良应激的刺激作用,猪群抗病体质不断降低,这都直接或间接造成生猪对各种猪病的易感性。
2.2 猪场感染新病的比例高升
国内养猪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生猪养殖与外界交往的幅度渐大。为此,各种引进的动物品种、种猪门类等等,都在显著提升。随着生猪流通的频繁,而缺乏系统的检测、检疫措施,配套的卫生防疫手段落后,部分新病开始呈现。像是:PRRS、PR、APP、猪增生性肠病(PPE)、猪蛇形螺旋体痢疾等,这些以往没有出现的病害都在国内形成新的流行态势,造成的潜在危害很大。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病害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危害生猪养殖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2.3 各种混合感染病例增多
混合感染病例,因猪场有大量病原菌滋生,此问题在猪场中由来已久,如果未得到妥善处理往往会诱发混合感染病例出现。混合感染病例的出现,尤其不同病原菌的协同作用,常常会加重生猪病情,很难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治疗,而造成猪病危害加重,给猪场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2.4 细菌性继发感染较为普遍
猪链球菌、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猪附红细胞体以及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RRSV感染猪群细菌性继发感染极为严重。副猪嗜血杆菌病有所抬头,发病非常普遍。非常多的猪场因为猪繁育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再次抬头。大都出现在保育时期,尤其是保育的后期阶段,是重要的继发性感染疾病,致死率非常之高。临床中大都体现为呼吸道症状,死亡猪剖检展示胸膜炎、心包炎、关节炎以及腹膜炎等等。如果出现副猪嗜血杆菌病,无论运用何种抗菌药物都很难治疗。
3 猪病防治对策
针对当前猪病流行呈现的种种问题,建议采取如下防治对策:
3.1 配套综合防疫措施,坚持“防重于治”的理念
降低猪病感染率,提前遏制猪病扩散,是确保猪场稳定发展的关键。而且,“防重于治”这一理念,实际早早就被提出。但是,不少养殖户对此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出现病害后才不惜重金治疗,得不偿失。为此,“重塑防重于治”的理念,健全猪场养殖环境,规范猪群接种防疫,做到清灭场内病原微生物和增强猪群抗病体质,这样能确保猪群免于病害侵染,才是控制当前猪病的长策。
3.2 合理药防、药治,确保用药药效
不同药物抗病原体性能略有差异,为此,无论是药物预防和药物治疗期间,都要做到有针对性、合理规范高效。其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有:第一,选药有针对性,根据猪场流行发生特点,选择安全性强、抗菌广谱类药物,禁止滥用药。第二,合理选药,结合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预防。第三,确保有效的剂量。药效发挥到最大,务必要有足量的有效剂量。为此,用药剂量要足,而且,拌料要均匀,混水要充分溶解。同时,控制用药时间,不要过程,避免耐药性形成。第四,做好防药物中毒的准备。部分药物进入猪体,短时间不能排出,长时间连续用药有中毒的可能。比如:慢性肾炎的治疗中,长时间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等,又在体内积蓄毒素而导致中毒的可能。第五,选择不同的给药方法。用药方法不同,同样会影响到药物的吸收、药效的发挥、甚至会造成药物性质的变化。常用的给药方法,有混饲、混水、气雾等等,生产实践期间因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遴选。
3.3 严格消毒管理,净化猪场养殖环境
消毒是猪病控制的重要措施,但是,养猪生产期间,不少养殖户对消毒工作不够重视,消毒力度不到位,从而导致猪病防疫存在不小的问题。为此,应重塑严格消毒的理念,进出口安置消毒池。不要在猪舍及临近剖检病死猪,所有猪尸体深埋或焚烧无公害化处理。此外,带猪消毒作为一项先进的防病技术,这些年在养猪实践过程中同样收到不错的效果。带猪消毒,不仅能直接杀死养猪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还能消灭猪体表面、各组织粘膜浅表滞留的病原菌,对营造一个好的养猪防病环境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