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9-02-13惠志华
惠志华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灌南 22350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蔬果市场需求量的增加,近年来灌南县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民增收、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 灌南县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品种不断丰富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葡萄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种植效益十分可观。灌南县气候条件优越,温光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生产的葡萄品质优良、香甜多汁。目前,灌南县葡萄种植面积达1 333余hm2,总产量达3万t,形成了葡萄高标准试验示范园和新港大道一带、临港产业大道一带、李大线一带、兴张路一带的“一园四带”葡萄种植区域,并已形成锣鼓牌、源硕牌等葡萄知名品牌。
葡萄品种的选用是葡萄产业发展的关键。灌南县有关农业部门结合土壤性质、自然环境、经济效益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坚持选用中高档的葡萄品种,以前大面积种植的巨峰品种,现已被阳光玫瑰、金手指、夏黑、红提等高档品种取代。这些高档葡萄品种具有肉质硬脆、口感好、抗病、不裂果、品质优等特性,市场前景好。
1.2 栽培技术不断更新
1.2.1 园地、架式和树型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园地种植;架式采用棚架,棚架具有寿命长、不易遭损坏、通风效果好、能减少病虫害的优势;为方便修剪和生产,采用一字形树型。
1.2.2 大棚搭建
采用拱形钢架大棚栽培葡萄。钢架大棚相比传统大棚,不仅美观,而且抗风雪能力强,安全性、保温性较好,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葡萄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全年供应。近年来,灌南县葡萄钢架大棚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钢架大棚优质葡萄生产基地。
1.2.3 苗木选购及栽植
秋冬季进行苗木选购,选择零度以上的天气运输。灌南县一般在春季(2~3月)定植葡萄,定植株距2 m、行距3 m,每667 m2栽110株。定植前,果苗先用1%石灰水浸泡,然后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消毒处理。定植时,挖穴深20~30 cm,把果苗栽入其中,整理好根系,使其充分舒展,然后覆土、压实,并及时浇水,安装滴灌带后覆盖地膜压紧,以提高根际土壤温度和保墒。苗木萌芽后及时破膜,防止烧苗。
1.2.4 抹芽、定枝与树型培养
苗木芽眼普遍萌发后及时进行抹芽,每棵苗留2个壮芽,其余全部抹去。新梢普遍长到20 cm左右时定枝,每株留1根健壮新梢作主干,另一新梢摘心作营养枝。将主蔓绑缚到小竹竿上,向棚架上引蔓,当新梢长到距地面1.5 m时摘心。摘心后留顶端两副梢生长,其余副梢留2片叶摘心。把顶端两副梢培养成向两边生长的2条主蔓。
1.2.5 肥水管理
(1)施肥:667 m2施有机肥2 000 kg、复合肥40 kg、过磷酸钙50 kg作基肥。1年追肥5次,萌芽前667 m2施复合肥15~20 kg,始花前1周667 m2施复合肥10 kg,浆果黄豆粒大小时667 m2施复合肥15~20 kg,有色品种刚开始上色或无色品种果粒刚有弹性时667 m2施硫酸钾20~25 kg,葡萄采收后667 m2施硫酸钾15~20 kg。(2)灌水:采用滴灌技术,滴灌可节约用水。萌芽前和开花前若干旱可结合施肥进行灌水;花期不灌水;幼果期至硬核末期若干旱可结合施肥进行灌水;浆果上色至成熟期应控制灌水、加强排水,以防裂果;葡萄采收后若遇伏旱要及时灌水,以恢复树势,促进根系生长和枝条老熟,灌南地区夏季雨水较多应注意排水。
水肥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灌溉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施肥与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制定灌溉和施肥方案,实现自动灌溉施肥,既可节约人工成本,还可提高水肥利用率,并可降低大棚内湿度,减少葡萄病虫害的发生。水肥的控制对葡萄获得优质高产具有重要作用。近两年,灌南县农技部门结合项目实施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1]。
1.2.6 温度管理
葡萄的各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应及时调节温度,可采用通风、喷水等方式进行降温。湿度也应以葡萄各生长阶段的需要为依据进行调控。
1.2.7 整形修剪
(1)冬季修剪:葡萄落叶后至伤流前1个月即可进行冬季修剪,将主蔓延长枝在壮芽处短截,疏除过密枝、病虫枝、弱枝,留下中庸健壮枝。(2)夏季修剪:抹芽、定梢分2次进行,萌芽后10 d左右进行抹芽,萌芽结束后花序已完全显露时进行定梢。除此之外,还需进行新梢摘心、除卷须和副梢等农事操作。
1.2.8 花果管理
(1)疏花疏果:生长相对健壮的枝条,保留1~2穗果;一般的枝条,保留1穗果;相对较弱的枝条,则不留果。花序分离时进行疏花。(2)套袋:一般在谢花后20~30 d进行果穗套袋。套袋前先在果穗上喷1次杀菌杀虫剂,药液干后及时套袋(喷药当天套袋)。
1.2.9 病虫害防治
葡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黑痘病、白粉病、褐斑病、扇叶病、黑腐病等,虫害主要有二星叶蝉、金龟子、透翅蛾、蚜虫、绿盲蝽等。以往大多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对葡萄的质量安全影响较大,近两年灌南县农技部门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1)加强植物检疫力度,严禁从病区引入种苗。(2)加强病虫害监测,提高防治效果。(3)健身栽培,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及时摘心、绑蔓、剪除副梢及卷须,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雨季注意排水,合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及时套袋;落叶后做好清园工作,不给病虫害提供越冬场所,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基数。(4)采用杀虫灯、黄板、性诱剂等诱杀害虫。(5)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
2 灌南县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1 提高设施栽培程度
目前,灌南县葡萄设施栽培程度不够高,大部分还是以露天栽培为主。由于设施建设所需资金较大,很多果农只能采用露天栽培方式,但露天栽培受季节影响比较大,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难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应大力推广设施栽培技术,增加资金投入,建立葡萄生产基地,推动葡萄产业向设施栽培的方向发展。
2.2 扩大经营规模
葡萄生产经营规模小,果农专业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灌南县还有很多以家庭为单位的果农,其种植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葡萄品种多而杂,且品质差异较大;葡萄销售主要以本地市场为主,缺乏开拓市场的能力。应对果农开展各种培训,提高果农的专业技术能力;推进葡萄产业招商,进行产业化发展,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鼓励生产基地与科研单位、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提高葡萄产业的附加值。
2.3 提高加工技术
葡萄的贮藏保鲜技术[2]和深加工技术[3]需进一步提高,以提高葡萄的商品价值。在引进国内外贮藏保鲜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的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自主研发葡萄的贮藏保鲜技术与葡萄酒的酿制等深加工技术,加强葡萄的商品化处理。
2.4 提高绿色防控技术
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广葡萄的绿色防控技术,采取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方式防控病虫害,以提高葡萄的品质与安全水平。
2.5 拓展产业链
葡萄产业链还需进一步拓展,以进一步发挥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鼓励发展休闲农业,延伸葡萄产业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生态的农业观光旅游越来越受欢迎,可创办各种葡萄文化节等活动,将葡萄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结合于一体,从而提高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旅游业、葡萄产业和生态农业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