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蛋乱象的背后
2019-02-13刘沛京
长期就职于大型蛋种鸡企业,服务于国内商品蛋鸡养殖企业,荣获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并创办蛋鸡圈公众平台,志在传播蛋鸡行业新鲜事,新技术,推动蛋鸡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前段时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土鸡蛋乱象问题;近期,浙江义务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一起普通鸡蛋贴金的虚假宣传案件,即蛋点收购普通鸡蛋,贴上土鸡蛋标签后,身价高涨。作为一直行走在蛋种鸡和商品蛋鸡行业的老兵,该如何来剖析这个新兴分支?
土鸡,作为肉用或者肉蛋兼用的一个分支,其规模群体,也在不断快速扩大。这也是在当前国内常规蛋品步入供大于求,市场消费疲软后,消费群体多元化,消费升级的必然变迁!
但快速发展阶段,必然存在一些配套跟不上,市场自然会出现一些乱象!
首先,土字究竟该怎么定义?从哪方面去定义?
大部分消费者潜意识里,对于土鸡或者土鸡蛋,可能还停留在农村散养的几只本地鸡和下的蛋,可能还沾着点鸡粪或者草屑那种。
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产能不足,不足以带动一个产业良性循环,蛋品可能存在某些方面营养不足(长期采食单一饵料源,可能会导致部分营养元素的缺乏),蛋品金属残留或者霉菌残留量高(个别地区场地污染等,导致鸡群长期采食相应金属元素过多或者含霉菌含量高的食物,可能导致相应有害物质含量偏高)的问题。
不论是土鸡还是土鸡蛋,究竟该用什么标准界定?这是当前整个行业缺乏的,没有标准,就会存在一定乱象!
鸡的品种选择?饲养方式?喂料方式和标准?管理方式?群体大小?淘汰售卖标准?蛋的外观?大小?重量?营养标准?蛋黄颜色?蛋清浓稠度?蛋的新鲜度?等等。
这是对于专业从业者而言要明白的标准,而对于消费者,不应该有那么多标准和条条框框限制,应该越简单明了越好,例如养殖方式而言:纯天然散养、笼养集约化养殖、福利化养殖等三个标准即可。
湖北作为土鸡养殖大省,在这次央视315晚会曝光土鸡蛋后,率先推出了相应标准,对于土鸡和土鸡蛋的标准化,有一定推进作用,精细化的行业标准,还得不断经过各地市场和整个分支行业从业者来共同推进!
其次,定义有了标准之后,该如何执行?
这首先需要从业者自律,从自身做起,生产者和经营者诚信经营,常规鸡蛋贴牌土鸡蛋标签高价售卖,这应该不是个例,加强监管也是重要一环,这需要执法部门的加入,打击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另外,说一下化妆鸡蛋的问题。饲料内添加《国内饲料添加剂目录》里允许的添加剂,按照国家饲料添加剂标准添加,来调节蛋黄颜色,这个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蛋黄颜色深浅,各地区消费者喜好的不同,做适当调节,这个也是市场消费者引导行为,当然,并不鼓励添加这类东西,在鸡蛋营养提高上,并没什么用处,至于长期食用,有无副作用,未有长久持续性研究。如果要在饲料内添加,得严格按照国家饲料添加剂目录要求使用,严格遵守添加剂量。
最后,有了行业相应定义和标准之后,大家该做点什么?
这些年,食品安全问题一旦曝出,一个问题推倒一个行业,损失最大的是下游基层生产者。由于信息不对称,科普不到位,事实了解不清楚,导致墙倒众人推的盲从,损失是巨大的!
鸡和蛋的行业也一样,重在科普和宣传,这需要整个行业从业者都参与进来。在生产和经营者中间宣传,让生产和经营者诚信经营。最主要的还是在消费者中宣传,了解生产过程和现状,了解蛋的来源,科学科普,喜欢吃土鸡蛋,吃得了好蛋,知道蛋的来源,做到放心、安心,土鸡和土鸡蛋的市场,才会真正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