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档升级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2019-02-13荀俊杰

山西林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管护整地林地

荀俊杰

(太原市林业工作站,山西 太原 030001)

在北方干旱地区,造林质量普遍偏低,主要表现为苗木规格小,树种单一,抵御自然灾害和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弱,苗木保存率和造林成林率低,森林景观效果欠佳等。对现有林地进行提档升级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林地空间,加快成林速度,还可以有效改善树种结构,提升森林景观效果。为此,笔者对提档升级造林的概念、适用区域及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更好地为提档升级造林工作提供服务。

1 提档升级造林的概念

在已实施过造林工程,但成林效果差或未成林(主要特征为造林保存率低、林木分布不均匀、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地利用率低、森林景观效果差)的林地上,采用填漏补缺、行间加植、灌木林改造等措施,提高造林保存率和林地利用率,优化林木空间分布,改善树种比例结构,提升森林景观效果,最终实现森林面积快速增加和森林景观效果明显提升的造林统称为提档升级造林。

2 提档升级造林的适用区域

2.1 保存率偏低的造林区域

部分造林区域受立地条件差、树种选择不合理、缺乏后期管护等影响,造林保存率较低,存在缺株断垄情况,通过自然更新无法实现郁闭形成森林。

2.2 林木分布不均匀的造林区域

受规划设计和工程管理水平所限,部分造林区域存在栽好留劣的现象。立地条件好的区域栽植密度大,而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被空下,导致林地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了林地生产力的发挥。

2.3 树种结构不合理的造林区域

受造林投资所限,大部分造林树种结构单一,致使林地的稳定性差、抗逆性弱,极易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灾,且危害发生后补救难度较大。

2.4 林地利用率低的造林区域

部分造林区域存在空档和缺株,致使林地空间利用率低。部分灌木林地生产力和水土保持能力低下,不利于林地生产力的发挥。

2.5 森林景观效果差的造林区域

部分造林区域虽苗木保存情况较好,可通过自然更新达到郁闭,但树种结构单一,林地形成的季相景观单调,无法充分发挥森林的景观性和观赏性,不利于将来发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

3 提档升级造林关键技术

3.1 前期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立地因子,原保存苗木的树种、规格、栽植密度、保存株数等,为选择树种和栽植模式提供基础数据。

3.2 树种选择

除气候、立地等因子外,还要根据原保存苗木的树种、分布和保存情况来综合选择树种,选择能与原树种混交的乡土树种。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以油松、侧柏、白皮松等针叶树种为主;立地条件相对较好、土层较厚的区域适量搭配火炬、白蜡、栾树、五角枫、金枝槐、山桃、山杏、金叶榆、黄栌、丁香、连翘等彩叶或开花树种。

3.3 苗木规格

考虑到苗木生长的一致性和尽快成林的目标,要求针叶树苗高1.5 m以上,阔叶树胸径或地径3 cm以上,花灌木苗高1.0 m~1.2 m.

3.4 栽植模式及密度

按照与原有苗木的空间搭配关系,可因地制宜采用填漏补缺、行间加植和灌改乔3种栽植模式。

3.4.1 填漏补缺

适用于存在缺株断垄或空档区域的小班。缺株断垄区域按照原栽植点进行栽植,新栽苗木与原有苗木形成不规则的株间混交;空档区域新植树种的密度不得低于原林分的最低初植密度,新栽苗木与原有苗木形成不规则的块间混交。

一般株行距为2 m×3 m,提档后密度为1 650株/hm2,采取填漏补缺的小班栽植密度适当加大(约为总需苗量的1.1倍~1.2倍)。

3.4.2 行间加植

适用于原栽植树种单一,但保存情况较好的小班。在原栽植行间穿插一些彩叶或开花树种,以实现树种混交和增色增景的目的。新栽苗木与原有苗木形成较为规则的带状混交。

一般在原栽植行之间隔1行加植1行,株行距为2 m×6 m,栽植密度825株/hm2.若每1行都加植,则株行距为2 m×3 m,栽植密度1 650株/hm2.

3.4.3 灌改乔

适用于有改造成乔木林潜力的低效灌木林小班。一般沿等高线每隔3.5 m或4.0 m割除1.0 m宽的灌木形成作业带,各作业带之间保留原有灌木,然后在作业带内分别按照2.0 m或1.5 m的株距进行整地栽植,使新栽苗木与原保留灌木带形成较为规则的乔灌带状混交。

若株行距为2.0 m×4.5 m,栽植密度为1 110株/hm2;若株行距为1.5 m×5.0 m,则栽植密度为1 335 株/hm2.

3.5 造林整地

山坡上沿等高线采用鱼鳞坑整地,“品”字形布穴;较平缓区域采用穴状整地。一般乔木树种鱼鳞坑整地规格为90 cm×70 cm×60 cm,穴状整地规格为60 cm×60 cm×60 cm;灌木树种鱼鳞坑整地规格为60 cm×50 cm×40 cm,穴状整地规格为50 cm×50 cm×40 cm.

小班内空档区域立地条件一般较差,其整地规格应在常规标准的基础上加深、加大10 cm~15 cm,必要时还需更换种植土和施用肥料等,尽量为苗木的生长创造条件。另外,在造林整地阶段,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对整地不合格的责令立即返工,确保造林整地布点合理、规格达标。

3.6 面积与资金

提档升级造林面积用作业面积来表示,即小班内需要提档升级造林的面积。对于填漏补缺小班,作业面积为小班面积与难利用地面积、原有树种保存株数折合面积之差;对于行间加植和灌改乔小班,作业面积为栽植株数与栽植密度之商。

受立地条件差、苗木规格高和管护要求高等影响,提档升级造林的投资标准较高,一般在75 000元/hm2~120 000元/hm2.因此,实施提档升级造林前要多方筹措,确保投资提前到位。

3.7 抚育管护

抚育管护是决定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提档升级造林的苗木规格高且多为阔叶树种,对水肥要求高、成活难。因此,必须明确管护责任,造林后的第2年和第3年由施工方负责,竣工验收后交由建设单位抚育管护,直至成林。管护责任人要按照不同苗木生长的规律及时采取浇水、修穴、松土、除草等抚育措施,同时做好补植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栽植3 a~5 a后乔木树种即可实现郁闭成林,达到增加森林覆盖率的目标。

3.8 检查验收

为确保提档升级造林取得实效,在造林施工期和管护期内,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加大检查力度,严格验收标准。造林施工期主要是检查苗木布局是否合理,整地和苗木规格是否达标;管护期主要是检查管护措施是否到位,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是否达标。验收结果直接与工程款结算挂钩,如,验收中发现小班内仍有空档区域,施工方必须无偿补齐苗木方可认定造林合格。

猜你喜欢

管护整地林地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图片新闻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