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对畜禽疾病防治技术及提升方式的分析
2019-02-13
张栩/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三厂工业园区畜牧兽医服务站
一、我国动物疫情的现状分析
1.新疾病不断出现。随着牲畜和家禽养殖数量的增加,病原体拥有更多的宿主,这也增加了疾病突变的可能性。虽然畜禽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已经满足了工业发展的需求,但却违反了畜牧业增长的基本规律。
2.动物疾病在各地区迅速蔓延。畜禽养殖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导致牲畜和家禽的大量集中。随着贸易活动的快速增长,物流和运输的便利性促使动物疾病突破了以往的区域限制,加快了传播的速度和强度,动物疾病的范围正在迅速扩大。
3.人畜共患病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大多数人类传染病最初是在动物体内产生的,动物体内超过1/2的疾病可传染给人类。在新发现的传染性病毒中,3/4被归类为人畜共患病。目前世界上记录的动物疾病有300多种,其中70%以上是人畜共患疾病。。
二、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在农村地区,农民经常会遇到畜禽疾病,甚至是牲畜繁殖性疾病,兽医提出的建议和诊断往往没有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乡村兽医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实践经验很少。当畜禽发病时,兽医只能根据有限的一点知识和经验进行诊断,往往使得难以找到病因,无法提出正确的治疗方案。一些专业医疗设备无法跟进,这也是中国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
2.诊断和治疗方法不科学。农村兽医对医疗知识储备不足,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在诊断时,通常错判或误判病因,用一些土方法处理病畜禽,延误了诊治,增加了经济负担。农村兽医常常就病治病,畜禽发烧就用退热药,不考虑其他因素;把抗生素当作万能药,由于长期使用,常常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既加重畜禽疾病,也导致药物残留。
3.盲目使用药物。药物的使用不正确,会带来不良的反应。在畜禽发病后,农村兽医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症状对牲畜和家禽进行治疗,由于概念模糊,没有科学知识储备,也没有先进的设备进行深入检测,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兽医在判断症状后必须仔细考虑用药。
三、加强动物疾病防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1.改革动物疾病预防的形式。目前,动物疫病防控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畜禽的防治水平和流通的预防上。要充分整合各级力量,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例如,要高度重视重大疾病,提高防疫工作的效率。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动物疾病预防所需的时间,而且可以避免疫苗浪费的问题,降低疾病的危害性,并实现对动物疾病的有效控制。如果是家禽养殖,就必须采用育雏免疫措施,有关机构要对家禽进行检测,只有通过检测的家禽才可以出售,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食物。
2.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和执法
1)监督动物养殖场的标准化,养殖环境要满足动物防疫需求。
2)建立农场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必须充分实施、丰富和记录育种档案。
3)加大动物免疫监督力度。
4)加强对动物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和卫生的监督。
5)加强对畜禽养殖引进条件的监督,需要获得畜禽养殖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证书和符合畜禽养殖场的引进条件。引入后,有必要全面实施隔离系统。
6)加强生产区检疫监管,全面落实生产区检疫申报机制,生产区检疫合格后再出售。
7)加强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加工、运输、经营和储存的监管。
8)加强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必须按有关规定严惩,确保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总之,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专业技能,也与专业兽医密不可分。畜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最重要的任务,加强牲畜和家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是养殖发展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