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婚车编年史

2019-02-13扎哈

石油知识 2019年3期
关键词:婚车排场小轿车

■ 扎哈

现在的婚礼仪式感越来越强,婚车作为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能将就,各种名贵豪车轮番上阵,遇见家里有矿的那排场仿佛是行走的车展一般。我们是否想过父母长辈们结婚时的场景?他们那会儿流行什么婚车?

70年代:三转一响

与父母们“打报告”结婚不同,这个时候年轻人的“婚礼”已经开始有了一些简单的仪式感。比如传说中的“三转一响”,这“三转”就是指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则是指收音机。在那个年代,结婚时能备足这四大件可以说是很体面的一件事了。而其中的自行车更是担当了重要的作用——接新娘!没错,那个年代的婚车就是叮铃铃响的自行车!

因为那个时候还不流行穿婚纱,都是一人一套中山装,胸前戴着大红花,所以新娘子坐在自行车后座也是很方便的,往往都是新郎及其家人组成迎亲的自行车队伍,然后新郎亲自把媳妇给驮回来。还有一种情况,是新郎和新娘一人骑一辆车回来,小编猜想新娘自己那辆自行车兴许是嫁妆吧。

古稀之年的于奶奶是插队下乡的知青,那个年代鼓励城市女青年与农村小伙结为“革命伴侣”。于是一心向党的于奶奶通过介绍人认识了爷爷。“我们结婚的告示还登在了报纸上,城市女孩子嫁到农村会被看作新时代的女性楷模”,于奶奶笑着说“虽然在农村,但还是要讲究‘三转一响’的,自行车最好是‘永久牌’的,那个时候也不时兴化妆的,新娘都是素面朝天,就这样坐在自行车后面,也不好意思挨着他,这一晃就一起走过了几十年。”

80年代:“婚车”出现了

80年代,随着机动车的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婚车”出现了,而婚礼也渐渐正式起来。而那个时候的婚车已经是真正的汽车,虽然小轿车已经开始普及,但因为很多家庭条件还是比较一般,所以那个时候的婚车还是以面包车和大巴车为主。

当然,如果家境条件比较好的话也会使用小轿车作为婚车。来自上海的顾佩娟奶奶今年60岁了,她回忆起自己的婚礼时说“那个时候,婚车还不像现在这般讲究排场,一部红旗牌轿车已经出尽了风头。”那个年代的上海,结婚一般都是叫一部上海牌出租车,没有电话预约要专门跑到出租车公司去,跟他们约时间。顾奶奶的老伴儿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弄来了一部红旗轿车,说到这儿顾奶奶还是难掩嘴角的笑容。

90年代:豪车当道

90年代,国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结婚作为人们一生中的“头等大事”愈发被重视,婚礼也愈发隆重起来。西式婚礼已经成为主流,流程越来越复杂,形式越来越多样,婚纱照也流行起来。

这个时期,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已经拥有属于自己的“私家车”,普通的小轿车已经显得稀松平常。而这时越来越多的国际豪华品牌车型开始陆续进入中国,豪车成为婚车的首选。

朱先生和朱太太是1997年香港回归时结的婚,如今已经儿女双全。回忆起婚礼的细节,朱先生说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当时都流行租豪车做迎亲的婚车,也希望自己能够风风光光的把老婆娶回来,所以租了辆奥迪做头车,后面跟了5辆大众。“现在想想,其实就是年轻气盛,虚荣心强,还跟着潮流专门请人来摄像,可是自打结完婚那录像带就再也没有拿出来看过了。”朱先生和朱太太互相看着笑了出来。

21世纪:我的婚礼我做主

如今用豪车作为婚车已经不是稀罕事儿了,专门从事婚礼策划的公司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很多地方的婚礼流程几乎都是一样的,差不多规格的阵容,操办婚礼已经形成了有规律有组织的套路。

虽然生活水平上来了,可是家里有矿的毕竟是少数,一般家庭的年轻人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新人在应付工作的同时还要操持婚礼,压力之大苦不堪言,甚至有很多新人因为在筹备婚礼的时候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所以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盲目追求奢华隆重的婚礼,反而偏向于选择对于自己来说更合适更舒适的方式,于是乎结婚仪式也渐渐多样化、个性化起来。

随着年轻人思想越来越开放,想法越来越独立,很多或新颖或怀旧的“婚车”映入眼帘,自行车、摩托车、大巴车,甚至轿子、马车又重新回到了婚车的阵仗中,还有很多年轻人在举办婚礼或者选择婚车时更加注重意义而非排场。

猜你喜欢

婚车排场小轿车
《粤剧传统排场研究》评介
爱忌妒的手推车
“家风”等十一则
排场戏与邕剧的教育传承
小轿车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漂亮的婚车
04 抢百万保时捷给朋友当婚车
寡头婚车
买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