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复合型肠炎的发生与病因分析
2019-02-13吴刚
吴 刚
(吉林省白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白城 137000)
近些年来,我国人民对餐桌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鸡肉及其制品的口感好,营养价值丰富,所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追捧,直接影响了肉鸡饲养业的发展,肉鸡饲养量逐年的提高,但是随之出现的问题就是疾病的频发,大多饲养者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所以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而复合型肠炎是鸡只的一种肠道综合征,在生产中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介绍肉鸡复合型肠炎的发生情况,并且总结出相应的发病因素,以降低饲养者的经济损失。
如今在我国肉鸡饲养业相对比较发达的饲养区,在实际的养殖生产过程中会存在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中主要见病鸡有腹泻的表现,观察其粪便中存在没有彻底消化的饲料,同时患鸡的采食能力变差明显,在生长或体重方面的表现比较弱,还会伴随脱水和饲料报酬降低的患病特点,临床中感染该病的鸡只不会有很高的死亡率,但是给饲养者带来的危害是隐性的,主要就表现在饲养经济效益方面。
1 流行情况
鸡群在出现发病表现的初级阶段,通常不会有非常明显的症状表现出来,主要可见鸡群在精神和食欲方面没有任何异常的表现,但是会有个别的鸡只排泄出的粪便稀而且不能成形,观察其粪便可见其中有未彻底消化的饲料,但是伴随着时间和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发现饲养场内的整个鸡群中的大多鸡只都出现腹泻的症状,个别的鸡群会表现水泻的不良情况,粪便稀薄明显也不成形,观察其粪便中存在的未彻底消化的饲料量比较多,而且可以发现粪便的颜色浅,大部分是呈现出浅黄色或浅黄绿色,还有的个别鸡只会排泄出呈西红柿样或胡萝卜样的粪便。饲养场内的鸡群中大部分的鸡只持续排泄这种粪便约2~3 d之后,会在采食量方面表现变差,严重的鸡只采食量会下降约30%,此时就需要饲养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否则病鸡的病情会恶化迅速,导致饲养者遭受比较严重的损失。在疾病发生的中、后期,鸡群中会有个别鸡只表现兴奋、乱窜的精神状态,疾病的最后会因为瘫痪而发生死亡。在实际的临床生产过程中可以发现地面平养的肉鸡与网上平养相比较会发病更早些。但是如果饲养舍内的饲养密度过大、湿度状况超标,同时没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再加上舍内的卫生状况差,就会导致鸡群的发病情况多见且严重,感染的鸡只也会表现出更加严重的症状,而饲养者进行相应的治疗之后也不会有很理想的效果。
根据多年的实际饲养经验发现,如果鸡只采食的优质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较多,则发病的的概率就更高,一旦感染之后病鸡的临床症状也更加的严重。
2 病理变化
实际临床生产中发现鸡只感染发病的早期阶段,剖检可以发现其十二指肠段空肠的卵黄蒂之前的部分的黏膜出现增厚的情况,并且可见颜色变浅而呈现出灰白色,似厚厚的麸皮层但是非常容易被剥离;但是发现在肠黏膜出现增厚症状的同时,发现其肠壁也有增厚的情况出现。病死鸡只的肠腔呈现空虚状,其中几乎没有内容物存在或者仅有很少的没有消化的饲料存在其中。但是随着病情逐渐发展到中后期阶段,剖检可见其肠壁变薄并且表现出黏膜脱落的状态,个别病死鸡群的情况非常严重,肠黏膜接近完全脱落崩解的情况,肠壁菲薄,肠内容物呈血色蛋清样或粘脓样、西红柿样。但是病死鸡只的其他脏器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可见。
3 原因分析
3.1 感染小肠球虫
小肠球虫通常会大量的存在肉鸡的肠黏膜上,并且进行生长和繁殖,这样就会造成肉鸡的肠黏膜出现增厚并且有脱落及出血等比较严重的病变,肉鸡在对于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障碍,同时吸收水分的能力明显削弱,即使供给鸡群大量的饮水,鸡只仍然还是会表现出脱水的症状。
3.2 肠道内环境的变化
感染的鸡群肠黏膜细胞中会有细菌进行快速的裂殖和生殖,经过一系列的反应造成pH的变化,从而直接导致肉鸡肠腔内的pH大幅度的降低。
3.3 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鸡群中如果出现球虫与细菌的混合感染情况,如果此时肉鸡采食的饲料中含有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这种情况就会对二者的大量繁殖产生促进效果,直接将患病鸡只的症状加重。所以如果肉鸡采食的饲料中营养成分越高,则鸡只的发病率则越高,在临床中表现出的症状也更加的严重,反而是给鸡只提供一些品质比较低的饲料,则鸡群的发病率会相对的更低一些。
3.4 电解质大量丧失
鸡群感染复合型肠炎的过程中,鸡只体内会有大量的球虫和细菌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生长繁殖,直接就会导致鸡只表现消化不良,并且出现肠道吸收障碍,对于电解质的吸收也会相应的减少。
3.5 自体中毒
肉鸡感染发病的整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肠上皮细胞出现破裂的状态,如果是在细菌的威胁之下就会出现严重的腐败分解情况,同时会出现虫体死亡和崩解等不良情况,并且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这些被肉鸡机体吸收之后自然就会出现自体中毒的情况。病鸡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先兴奋的状态,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会表现出不安,最后就会因为瘫软、昏迷、衰竭而发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