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能源服务下新能源集约化管控评价方法

2019-02-13武志军

综合智慧能源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场站集约化发电

武志军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兰州 730314)

0 引言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在经历了“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后,风电、水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和在建规模已居世界第1位。进入“十三五”以来,能源低碳化进一步加快,综合能源供应及服务将是未来能源革命的发展方向[1-2]。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多能互补模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综合能源服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3-5]。我国能源企业布局新能源发电产业已成为其战略发展方向,各大发电集团在国内各省市特别是风光资源优良的地区密集布点,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新能源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化、基地化、规模化,区域内分布有大量新能源发电场站[6-7]。一个区域内新能源发电场站点多面广、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同时新能源具有发电系统单一、设备数量众多、运行工况较差等特点,场站生产管理与传统火力发电厂差异较大。

近年来,为了解决传统新能源发电场站高成本低效率的现状,国内部分发电集团在新能源发电企业管理创新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案,如:新能源全面预算管理改进,实施业财一体化建设,建设数据平台,精细化财务管理来提升综合管理水平[8];建设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率[9];或者搭建基于信息技术的集约化运行管理平台来提升竞争力[10-11]。部分发电企业进行了集约化管控模式的改进,然而对实施集约化管控模式后的效果如何评价没有明确,特别是关系新能源发电企业核心的生产管理方面没有具体措施判断改进效果[12-14]。在集约化管控模式下,仍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及评价体系则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新能源场站管理将逐渐趋于松散,安全生产将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企业经验发展、设备管理等也将面临众多问题,不能准确反应管控提升效果[15-18]。

本文以某发电集团西北某省新能源发电区域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改变其传统发电企业管理模式,采用区域新能源集约化管控模式,对管理、生产分别进行集约化管理设置,区域公司所属各新能源发电场站的生产经营、质量安全、财务人事等管理职能全部集中在区域公司,发电场站以生产班组进行管理,精简大量管理机构,实行标准化配置,通过远程集控系统、设备云检修系统等数字化平台实现生产统一管理。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在集约化管控模式下的新能源发电场站生产管理评价方法,实现强化新能源场站安全生产、设备管理、场站建设、经营发展等各方面基础工作的目的,从而提升新能源场站生产管理水平,实现综合能源服务下的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某发电集团西北某省区域公司发电总装机2.10 GW,全部为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风电1.75 GW、光电0.35 GW,管理运营15个风光发电场站,所辖场站跨度达1 800 km。该企业装机占该省新能源总装机的11.4%,是该省新能源发电装机最大的企业。

1.2 研究方法

集约化管控模式是以“远程监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区域检修”为原则,结合新能源发电场站实际特点,创新建立的一种新能源企业管控体系。在应用集约化理念实施管控模式建设时,按照3个方面设置主要业务,分别是管控集约化、运行集约化以及检修集约化。

1.2.1 管控集约化

通过优化整合区域公司、子公司、各风光场站的管理层级和管理职能,对公司整体组织结构进行扁平化改革。在区域公司内各风电场、光伏电站不设置职能管理部门,区域公司内部以生产班组(车间)管理,各场站的生产经营、质量安全、财务人事等职能全部集中在上级区域公司,日常运行管理由区域公司远程监控中心负责。进一步压缩了整体的管理中间环节,将管控点持续前移,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物资和资金的统一指挥调度,进而提高有效人、财、物单位时间内的周转率,提升公司效益。

1.2.2 运行集约化

全区域设置一个远程集控中心,负责区域内风光电场站远程集中控制及联合优化调度。主要承担3个方面的职能。一是运行指挥职能,负责区域风光电场站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根据资源与设备状况优化生产调度;二是设备监控职能,负责区域内风光电场站设备运行远方监视、遥控操作、负荷调整以及异常和事故的组织处理工作;三是数据分析职能,负责区域生产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标管理,组织开展设备缺陷统计及可靠性管理;四是营销决策服务职能,通过精准的风光功率预测和精细化经济运行调度,为市场营销提供决策前置数据和趋势研判服务,形成从电量计划、调度协调到营销执行的有机统一。

1.2.3 检修集约化

全区域设置一个检修维护中心,负责区域所属风光发电场站的安全、设备、技术、物资等管理工作,直接组织、指导场站开展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将风光发电场站按照地域分布组建为4个检修维护队。在检修维护中心的统一组织下,队与队之间、风光电场站之间形成及时有效互动互助,实现区域内人员、物资等资源统一调配和信息共享,形成区域内的检修维护集约化管理。

1.3 集约化管控成效

集约化管控模式高度依托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发电场站管理模式,实现了发电设备远程集控,检修维护人员与生产资源统一调配,管理过程高效便捷,在有效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较传统的发电企业管理模式具备明显的优势。近2年,该公司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取得连续盈利的好成绩,集约化管控模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深化管控机制体制改革,再造工作流程,提高管控效能的具体落实。

1.3.1 管理成本明显降低

集约化管控模式对各风电场、太阳能光伏电站实行标准化配置,取消了传统发电企业大量的管理部门,区域公司成为实质上全区域新能源发电单位的成本控制中心、运营管理中心。场站只承担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且配置人员全部为检修维护人员,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以200 MW的独立风电场为例,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风电场设置6个职能部门,管理人员配置约15人,生产检修维护人员配置约30人,共计约45人。在集约化管控模式下,场站不设置职能部门,全部为检修维护人员,配置约24人。仅人工成本一项,单个场站即可节约传统模式近一半的费用。该区域公司实施集约化管控模式整体上最少已节约用工100余人,每年至少节省人工成本1 200万元。

1.3.2 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在生产管理方面,通过建设远程集控系统、云检修管理系统、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生产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化。通过远程监控中心和检修维护中心,实现了生产运行的远程集中管控和人员、物资的区域统一调配。能够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同时也改善了员工工作环境,有效地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直接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该区域公司不同管理模式下成效对比见表1。

2 生产管理评价方法

2.1 生产管理评价体系

发电企业生产管理大体上包含安全管理、生产运行管理、检修维护管理、班组培训、关键绩效指标(KPI)、员工绩效考核等方面。在集约化管控模式下,虽然以上各项生产管理指标仍是新能源场站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各场站设备厂家不同、机组性能差异较大、风光资源各异,加之场站没有单独的职能部门管理,导致场站生产管理水平评价标准不能科学合理地适用于区域内各场站。基于此,经过实践探索,研究制定了一套满足集约化管控模式下新能源场站生产管理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由场站管理评价和场站指标评价2部分组成,其中,场站管理评价包括:安全管理、基础管理、运行检修管理、教育培训管理、精益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管理5个方面;场站指标评价为KPI管理和绩效管理 2个方面(如图1所示)。

2.2 生产管理评价方法

区域内新能源场站较多,评价场站生产管理水平高低最直观的方法即采用总分数排名的方式,利用查评规则和考核指标评价出场站生产管理总分并进行排名。由于新能源现场管理中,场站管理和场站指标管理方式不同,体现工作结果的载体不同,考核评价的方式也就不同。由于场站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绝大部分都是体现在管理台账或者工作记录上,如设备管理台账、安全培训台账、有关规程资料以及考试答卷等。按照不同的业务板块,明确相应的管理要求,整体制定《场站管理评价查评细则》进行具体评价,最终得出场站管理查评总分数。场站指标评价则体现在固定期限(月度、年度等)关键指标、重点工作等完成情况,采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评价。将场站月度(年度)KPI列入场站月度(年度)绩效考核,共同评价得出场站指标评价成绩。

2.2.1 生产管理评价得分计算方法

场站生产管理评价得分由场站管理评价得分和场站指标评价得分2部分组成,每部分100分,总分共计200分。场站考评得分率X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a为场站管理评价得分,b为场站指标评价得分,k为场站系数。

表1 该区域公司不同管理模式下成效对比Tab.1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companies in the region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models

图1 生产管理评价体系结构Fig.1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structure

由于风电场较光伏电站设备型号更多,系统更为复杂,光伏电站设备运行更为稳定,KPI及绩效考核指标较风电场难度低,因此,在生产管理评价时对区域内新能源场站进行分类,将风电场划为一类,光伏电站划为二类,一、二类场站对应不同的场站系数(k)。场站系数见表2。

表2 场站系数Tab.2 Coefficient of the station

按照场站生产管理评价计算方法计算各场站月度(年度)生产管理评价总得分并进行排名,编制月度(年度)生产管理评价报告,对各场站生产管理情况及得分进行说明并分析,报告报送区域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予以审定。

2.2.2 管理评价方法

场站管理评价方法分为场站台账查评和非台账考核要素查评2部分,基于统一的《场站管理评价查评细则》进行评价。《场站管理评价查评细则》按照安全管理、基础管理、运行检修管理、教育培训管理、精益7S管理5个方面分别细化管理分项,对各分项具体明确管理目标要求、查评方式、评分规定等内容。安全管理分为安全基础管理、违章管理、事件通报、安全检查、两票三制、应急管理、消防管理、防汛管理、外包工程、职业健康10个分项;基础管理分为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基础资料、任务管理、创新管理5个分项;运行检修管理分为文明生产、检修管理、辅助运行管理、对标管理、节能环保、提质增效6个分项;教育培训管理分为教育培训、技术比武、民主管理3个分项;精益7S管理分为精益管理和7S管理2个分项。总计查评26个分项,得出场站管理评价分数。查评细则见表3。

2.2.3 指标评价方法

将场站KPI列入场站月度(年度)绩效考核,场站月度(年度)绩效考核分为KPI、月度(年度)重点工作、日常工作、定期工作4个分项进行评价。

表3 场站管理评价查评细则Tab.3 Station management evaluation and review rules

3 结论

(1)新能源发电产业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之后,近年来呈现出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态势。在当前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下,新能源电力生产企业必将走提升生产效率和资产优化之路。可以预见的是在新能源标杆电价不断下调,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逐步加大等因素影响下,具有明显成本优势的新能源区域集约化管控模式将在新能源发电企业管理中得到普遍推广。

(2)在集约化管控模式下,如果没有建立与集约化模式相适应的生产管理体系,新能源场站管理将逐渐趋于松散,安全生产将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企业经验发展、设备管理等也将面临众多问题。运用新集约化管控模式下的生产管理评价体系,在理顺生产管理体系的同时,通过评价能够强化新能源场站安全生产、设备管理、场站建设、经营发展等各方面基础工作,从而提升新能源场站生产管理水平,实现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场站集约化发电
天迈科技助力深圳东部公交场站标准化建设 打造场站新标杆
“发电”
“新基建”背景下公交场站建设思路转变的思考
秋季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柠檬亦能发电?
含风光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论述
浅谈天然气场站设备及安全管理路径
基于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措施探析
考虑武器配置的多场站多无人作战飞机协同路径规划方法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