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出师不利 外企闷声发财中药产业亟待破局
2019-02-13闻亦非
文_闻亦非
近年来,“中医亡于中药”的声音不绝于耳。中药太假,骗子太多,正让这个在中国拥有数千年历史的行当遭受着一波又一波的质疑。
前不久,权健“帝国”轰然崩塌,其号称掌握了“600多个秘方”,“涉及169种疾病”, 是亚洲掌握秘方最多的机构,如今看来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笑话和骗局,然而对中医药行业的意义却影响深远。
屋漏偏逢连阴雨,如果权健崩塌只是“江湖郎中”模式的咎由自取,那么前不久云南白药“牙膏门”事件、同仁堂回收蜂蜜过期等事件,这些代表着中药民族品牌的企业出现问题,无不在撩拨着中医粉与中医黑两大派敏感的神经。
外企闷声发大财
当前,就在国内为中医是否有用的争议打得不可开交之时,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药企,却大批量地从中国进口粗加工的中药原料精加工成中成药,获取巨大利润。目前业内公认的是,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外的企业直接垄断了中成药国际市场约90%的份额。
目前中国中药出口中,比例最高的是植物提取液,这是中药材粗加工后附加值较低的中药产品,而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口之后,立即进行中药产品深加工,则变成了地道的中成药,其附加值最高可升至几十倍。
实际上,外资药企此前就曾尝到过中药领域的“甜头”。据了解,诺华曾与军科院生物所合作开发了专利中药复方蒿甲醚,随后通过了英国的GMP认证,从而使诺华在世界抗疟疾药物市场雄居第二。此外,美国申请了“人参蜂王浆”专利,韩国申请了“牛黄清心丸”专利,市场上热销的如德国银杏叶制剂、日本救心丹等也都是中药产品。
令国人尴尬的是,迄今为止,中成药没有以药品身份正式进入国际市场,没有在国际完成注册,中成药不能作为药品堂堂正正进入到国际主流药品市场。
中成药无法国际化,但我们的道地药材产区却已经部分沦为外资的药材基地。
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制药企业--津村药业,是我国中成药国际化最大的竞争对手。这家企业在2001年成立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2005年大规模进行美国FDA申请,无论是在日本国内市场,还是在美国市场,津村都奠定了极其稳固的市场地位。2017年,中国中药出口前十强企业之首就是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其汉方药中的草药,大约80%需从我国进口,津村药业已先后在我国建立了70多个GAP药材种植基地。而国内GAP种植基地最新数据更新截止到2015年,其数量达到了195个。仅津村药业一家就占据了1/3以上。
同仁堂十几年前进行了药材种植基地的布局,目前同仁堂在国内拥有8个GAP基地,是我国拥有GAP基地最多的中药企业,但较之于津村药业70多个基地,可谓悬殊。康美药业则拥有30万亩GAP种植基地,也与津村药业相距甚远。
此外,外资药企对国内中药种植企业早有布局。2004年5月,美国东方生物技术以720万美元收购了以生产中药为主的黑龙江松花江药业100%的股权。2005年3月,美国日晖集团对华良药业投资1500万美元,专门开发吉林长白山“北药”资源。具有雄厚基础的华良药业在长白山腹地拥有2040亩的GAP种植基地,此次并购为日晖集团向该领域进军提供了有利平台。2009年7月,中美史克与天津中新药业旗下的达仁堂中药厂开展合作,涉足中成药销售领域。
外资药企对于中药企业的收购,分别是从资源、流通的角度去收购。此前,甚至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已经成为了日韩美药企进行中药国际化的药材基地。
国内中药企业困局
与外资药企在华悄然布局并生根开花结果不同的是,国内中药企业近年来遇到的阻力和困境则使其每况愈下。
中药饮片甚至中成药市场,由于此前产业链条太长,中间的信息传导机制不畅通,导致整个产业链乱象层出不穷。
当然,中药频遭做空主要与其原材料属性有关。究其原因,当前中药发展的主要阻碍大致分为三点:野生药材稀缺、中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中药重金属及农药污染。
野生药材稀缺,导致年轻一代中医们未看到实物,更不了解加工方式方法,经典方由此失传。随着野生药材日渐难觅,目前临床上大多仅能见到白术、苍术两种,论及加工方式,也只剩下炒白术的单一方法。
当然,中药产生问题,绝大部分出现在中药材的种植加工环节。
据监督管理部门经常发布的中药质量监管信息显示:中药饮片的造假、掺假现象非常严重,其中染色、硫熏、增重问题最为常见。中药的来源不正确、种植加工等环节操作不规范,如种植环节滥用生长调节剂、生长期不够、加工方法不当等均可引起指标成分含量变化,导致测定结果不合格。
中药污染引发的毒副作用,会影响到中医疗效。所谓“是药三分毒”,一项针对全国300余家医院住院患者的药物性肝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草药、中成药引起的肝损伤大概占了三成左右,这其中,尤其以草药引发肝损伤病情更加复杂。我国中药材农药、重金属两项指标在出口过程中堪称两大“拦路虎”,污染问题造成了中医疗效打了折扣,影响中医发展。
随着一批价高的中药材应用萎缩,若干年后以这些药材组成的经典方,可能将消失殆尽;鲜石斛、鲜生地等野生药材难觅踪影,相关药方应用也几乎仅存在于古籍之中。
即便没有农药、重金属残留,中药也面临另一大问题,那就是道地药材的紧缺。
可是这些年来,由于中医药行业的大力发展,中药材价格快速上涨,导致很多农户和企业盲目地在一些药材非原产地进行规模化种植,造成生产出来的药材与古书记载的药材药效大打折扣,而且也兼具农药和重金属残留。
大型中药企业投入到中药材种植领域,无疑为中药材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政策加持 只欠资本东风
当下,中国中成药在国际市场尚无突破,如果中药材基地再被完全国际化,恐怕中药产业更无出头之日。显然,这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早在2017年6月份,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与民生证券27日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中医药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7版)》(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建议,首先明确对中医药的定位,引导大众和社会舆论对于中医药要多一些理解和自信,少一些抹黑和歪曲;其次,大力发展优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中医医疗器械等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再次,坚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升行业集中度。严格执行中药种植(GAP)、中药加工(GMP)、中药经营(GSP)等管理规范,不断提升行业标准和监督管理水平,保障中药产品质量。
2018年12月19日,农业农村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制了《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 年 )》(以下简称规划 ),要求到2025年,全国建成道地药材生产基地总面积2500万亩以上。这一面积已占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1.4%,足见政府高层对于中药材基地的重视程度。
今年1月7日,2019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深入开展中医药服务,强化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事实上,自2015年4月以来,国家针对中医药行业已经出台了18次利好政策,每一次政策走向都让中医药上市公司获得实实在在的利好。
对于中药企业来说,从上至下,都透露着做大做强的主客观意愿,未来中医药产业要想取得持久发展,尚需资本市场认可,并得到直接融资持续支持。因此,中药产业万事俱备,尚需资本市场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