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公司

2019-02-13

股市动态分析 2019年4期
关键词:间距成本

猪肉:猪周期反转加速

国盛证券

投资要点

1、规模化养殖下资源集约效率高。

2、疫情加速猪周期反转。

养殖业的核心在于成本控制,成本优势下的规模化发展才能带来效益最大化。从成本端来看,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经过多年发展对比同行业具有成本优势。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的成本约12元/kg,而行业平均成本在13-14元/kg,自繁自养的散户成本约12-13元/kg(不算人工成本)。养殖成本与利润空间与猪周期关联性强,行业亏损持续时间和深度反应去产能程度。散养成本下降空间小,规模化养殖资源集约效率高,成本差异体现在人工成本和饲料成本上。规模化养殖的成本优势有望推动行业发展路径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非洲猪瘟病毒没有疫苗,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扑杀感染生猪和加强防控是防止疫情扩散的主要方式。自我国首次检测出非洲猪瘟,为防止其扩散,国家采取应急措施,疫点进行扑杀,疫区禁止调运。禁运防疫导致产销结构性失调,产销区价差拉大。此外禁运政策下疫区猪价下跌,生猪滞销导致养殖户被迫压栏,养殖户现金流紧张,并考虑到疫病风险,补栏意愿下降,因此产区仔猪价格持续下降。仔猪销售处于亏损状态代表行业步入去产能阶段。未来行业规范层面如提高饲料喂养要求、规范环保、生物安防设施等措施会抬升生猪养殖的成本,散养殖户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和政策限制,有望加速退出。

重点推荐:温氏股份和天邦股份。

钢铁:兼并重组再塑行业格局

华融证券

投资要点

1、兼并重组是未来方向。

2、龙头企业进一步获益。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2018年延续了2017年供给端多方政策带来的影响,供给侧改革去产能1.5亿吨目标提前达成,提升环保标准及环保限产并驾齐驱,行业环保常规化,对供给端带来进一步压缩;而2018年需求端的市场表现超预期,尤其地产给市场强有力的下游支撑,供需关系处于紧平衡,库存持续低位,钢材价格中枢保持高位稳定。

展望2019年,在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目标达成后,未来钢铁产能的减量置换将成为去产能的主要途径,预计供给端变化较小,需求端将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有所放缓,同时受到原材料产量扩张、价格偏低的利好,钢价下探后将寻求新的平衡中枢,预计企业经营情况将适度下降。

和发达国家欧美日韩相比,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仍然很低,在严禁新增钢铁产能的情况下,未来钢企兼并重组将是企业扩大产能的最优措施。随着宝武钢铁合并、四源合基金整合重钢、沙钢重组东北钢铁等重组整合,2018年,钢铁企业重组改制持续推进,渤海钢铁集团正式进入破产程序、本钢集团拟筹划企业所有制改革等项目陆续展开。未来几年,钢企大规模并购重组仍将持续展开,钢铁行业集中度将会逐渐提高,行业格局的进一步优化或给龙头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重点推荐:宝钢股份、方大特钢和南钢股份。

国星光电:开启十亿扩产

国星光电(002449):公司发布公告,拟以自筹资金投资人民币10亿元进行新:一代LED封装器件及外延芯片产能扩充,包括小间距、MiniLED、白光器件等产品的产能扩充。作为RGB显示封装龙头,国星光电此番扩产有助于公司巩固自身行业地位、扩大规模优势、强化大客户订单承接能力,为未来业绩的持续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初步估算,此次投资所能达到的产能规模预计超过公司现有产能一半以上,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的快速发展态势和公司目前订单饱满程度,认为随着该部分产能的逐步落地,公司业绩弹性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小间距显示屏规模同比增长67%,达到59亿元,2020年中国小间距显示屏市场规模将达177亿元,年复合增速44%左右。与传统液晶屏及等显示技术相比,小间距LED显示技术在亮度、色彩、可靠性等方面优势显著,近年来受益于成本下降以及应用场景增加,小间距LED显示行业驶入快车道。其背后主要源于两方面驱动因素:其一是安防、交管、军演等政府采购驱动;其二是室内商显领域小间距LED显示对传统DLP显示替代。认为无论是政府采购还是商用显示领域在未来一段时间都将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国星光电作为国内小间距显示封装的领头羊,将有望获得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速。

操作策略:看好国星光电miniLED在电竞显示器、家庭电视等高端大尺寸领域的应用前景,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中国中车:多业务协同发展

中国中车(601766):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产品现已出口全球六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全球化经营转变。基建投资自2018年10月以来呈现企稳态势,2018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8亿元,超过原计划的7320亿元,行业投资已出现显著回暖。根据铁总工作会议,2019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度规模。中国中车为此次轨交复苏直接受益标的,未来“公转铁”政策不断落地,同时2019-2020高铁、城铁迎来通车高峰,将会对公司机车、货车、动车组、城轨车辆的需求均提供稳定支撑。

“一带一路”带动国产轨交装备出口,公司不断加强海外市场开拓,各类轨道交通装备实现全面出口,目前已累计出口到全球六大洲、104个国家和地区,覆盖83%拥有铁路的国家,并在海外拥有12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海外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2017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到192.2亿元,占比达总营业收入的9.1%。

2017年新兴产业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大业务,收入占比为26%,仅次于铁路装备业务。公司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汽车、通用机电、风电装备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分子材料、船舶装备和环保产业稳步发展。现代服务业务中物流业务毛利率较低,公司近年来逐步缩减物流业务规模,并加快数字化物流建设。另外逐步拓展金融服务业务,提升盈利水平。

操作策略:公司是轨交复苏直接受益标的,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猜你喜欢

间距成本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考论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小间距LED应用探讨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乡愁的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算距离
同网络结构上的连接处过小和假间距的工程处理方法
地下等间距水平埋管散热量分析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