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
2019-02-12张智勇
张智勇
哲学家萨德曼说过:“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是的,要有收获就必须先有付出,付出越多,收获才可能越丰硕。当我们回望走过的路,你能勇敢地说出你的收获吗?本次作文我们来学习用倒叙手法写回忆性文章。
真题回放
人生如旅途,旅途中有晴天里阳光沐浴的温暖,也会有下雨天风雨交加的迷茫;有行走坦途时云淡风轻的惬意,也会有攀爬险峰时意想不到的艰辛。风雨过后是彩虹,山的那边是另一种风景。
请以“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①叙事具体生动,抒情真挚自然,有一定的感悟;②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如有需要,请用A、B、C代替;③不少于600字,不抄试卷中阅读文段。
考题透视
2018年湖南郴州中考“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提示语第一句就是“人生如旅途”,命题旨在让学生回望自己的成长经历,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抒写自己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感。 这样的命题给了考生广阔的写作空间,不仅激活了考生的写作思维,而且有利于考生表达真情实感,张扬个性。要写好这篇作文,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吃透标题内涵,巧妙破解限制
作文题目“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最核心词是“那座山”,它既可指本意,实指生活中征服了一座山,也可指引申义,喻指“目标”“梦想”“困难”“挑战”“阻力”等。“我”,是写作的主体,必须是自己,当然,如果考生虚构一个“我”来写作也是可以的。“翻越”是一种行为,一种决心,强调了最后的结果。而“终于”是一种程度,强调了“翻越那座山”的不容易,过程必须是艰辛的、曲折的。连起来,只要表达“为了实现目标或克服困难,自己付出艰苦努力,最终实现了最初的愿望”即可。
2.把握写作要求,快速构思写作
本命题作文要求用记叙文写作,实际是要求考生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在写作中,考生不妨在脑海里“放电影”式的回忆自己的经历,精心选择那些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体会最深、感悟最真的生活场景。比如从材料“阳光沐浴的温暖”“云淡风轻的惬意”,你可以联想到在“翻越那座山”时,有矢志不移的决心,有父母长辈的殷殷期待,有老师同学的真诚鼓励;而材料“风雨交加的迷茫”“意想不到的艰辛”,你会想到“翻越那座山”过程中遇到不同的困难、阻力,甚至为此动摇过,但自己终没有放弃,最终站在“山巅”,一览众山小。行文重在刻画努力的过程,包括自己的心路历程,细节刻画成功了,才能体现出题目中的“终于”。
3.挥洒写作才情,展现表达慧心
考生要按记叙文的要求,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精心选择典型事情,铺展精彩动人的生活画面,揭示生活真谛和人生哲理,力求以形动人,以情感人。考生可在叙述故事上下功夫,可运用对比、先抑后扬、巧设悬念等方法,使文章一波三折,把这“翻越山”的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如采用倒叙手法,手捧奖杯,回忆自己当初的任性,后被人点醒,奋力直追,却遭遇各种打击,最后赢得这场比赛,让叙述变得一波三折,悬念迭生。还要注意的是,叙述完“翻越那座山”的内容后,在篇末部分要记得使用抒情或议论的表达方式,阐述自己的认识和启发,达到深化中心之目的。
技法点拨
写回忆性的文章,常采用倒叙手法。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始按发展顺序进行叙写。恰当地运用倒叙可以强化文章的思想内容,使内容波澜起伏,行文曲折有致,结构富于变化。倒叙的运用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最不能忘”式。这类文章开门见山告诉读者最不能忘记的是什么,直接引入往事的回忆,开篇第一段就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作者由母亲的过世,引发对母亲勤劳的一生的回忆,很自然引入对母亲往事的回忆。再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出核心词“背影”,给人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设置了悬念。
2.片段提前式。有的文章是把故事中最突出、最扣人心弦的片段提前,这样能刹那间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开篇即道:“‘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妈妈突然问我羚羊的去向,“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我”为什么心跳?“我”为什么把它送给好朋友万芳?一开始就推出故事高潮,让读者迫不及待要往下看个究竟。
3.触景生情式。还有文章先描绘眼前的景色,通过景色的描绘,渲染气氛,触景生情,由此引发对往事的回忆。如鲁迅的《风筝》开篇这样写:“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作者由冬天在北京看别人放风筝的情景,引起对过去自己与弟弟间有关风筝故事的回忆。
运用倒叙方法写作时,要明白倒叙不是把整个事件倒过来叙述,而是将事件的某个部分提前,其他内容仍需要按照顺序来写。叙述时要交代清楚起止点,开头部分与正文部分之间要运用恰当的过渡句或过渡段,界限分明又衔接自然,否则会造成读者思维上的混乱。
佳作工坊
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
李 佳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考试如攀岩登山,不高自矮。期末考试的成绩终于出来了,我的数学考了95分,虽然不是第一,但我终于翻过了这座数学大山。
我的压力山大,是自己造成的。初一,我就读于一所偏僻的农村初中,懵懂、懒惰又贪玩,不知不觉中,一年的时间就溜走了。初二的时候,还是糊里糊涂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上课我依旧是看武侠小说,背着老师下象棋;课后呢,更是无法无天,和同学打架,甚至偷偷地吸烟……别的科目还好点,就是数学,对于我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老师对我“另眼相看”,我被老师排在了教室里的最后一排座位上,数学成绩在班上排倒数第一。
父亲和母亲都快急断了肠子,快到初三的时候,才出现了转机。我的一个同学送给我一本离别纪念的笔记本,上面写着“学习如登山,攻坚莫畏难——希望我们考进同一所高中”。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突然自问我有那么垃圾吗?同一小学的同学,初中也就比我厉害些,高中就不能在一起了?为了争一口气,我决定振作起来。
于是,在初三我制订详细的计划,开始了“自我救赎”之路。我首先要攻克的是数学这座大山,其他的科目我都还算中等。于是,我从初一课本开始自学,夙兴夜寐,闻鸡起舞,有时候凌晨1点才睡觉,早上5点就起床做题了。
那段日子真的是难熬啊!有些题目弄不懂,看了好几遍,再做上好几遍,公式全部写出来,用纸条贴在床头和书桌上。天冷的时候,手都冻成了小馒头,我也顾不上暖一暖。天热的时候,汗珠子就像断了线的珍珠,时不时滚下来,我也顾不上擦一擦。就这样,我一步一挪地向前走,边走边流泪,但我告诉自己,现在就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住,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勤出甜果,苦尽甘来。终于,我的成绩如雨后春笋般步步高升,每次考试都保持着进步的势头。终于在一年的时间里,我的数学从58分提高到了90分以上。
数学老师看到我的进步后,笑瞇眯地对我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没想到你如今也成了一个‘金不换啊!”数学老师爽朗地笑了,我也笑笑,却更想流泪。别人怎么会知道,我是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翻越数学这座大山的。
啊,学习如登山,攻坚莫畏难!
特色点评
文章将学习喻指“登山”,将学习数学喻指“攀登高山”,中心明确,扣题紧密。行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从取得好成绩的结果写起,再叙述了自己当初的散漫,后在同学的点化下,幡然醒悟,奋起直追,尤其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努力过程,行文曲折有致。在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让读者感受“翻越那座山”的不容易。文中多处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文采,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