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改革探析
2019-02-12张建才
张建才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一、政府会计改革背景分析
(一)政府会计改革是加强政府管理的需要
近几年,对于政府会计改革来说,不仅限于学术界、审计署等专业理论机构,同时涵盖全国人大等都纷纷呼吁将进程推进,只有构建出能够将政府的资产负债等家底、成本费用绩效以及预算落实情况进行更加精确的反映。目前的预算会计标准体系无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实际需要,而且无法将政府的家底进行如实反映,根本不利于政府资产负债管理;无法将政府运行成本进行明确客观的反映,不能够对政府的运营绩效进行科学评估;而且缺乏统一、规范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并没有办法能够为政府财务报告提供健全的财务数据信息。显然现行预算会计标准体系难以提供政府管理所需要的新的信息,这从客观上决定了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二)政府会计改革是权责发生制会计报告的编报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构建出规范合理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在该决定中直接明确地将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作为重要的改革前进方向。2014 年8 月通过的新《预算法》中,第97 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报告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在新的相关法律政策中再次强调政府要构建出权责发生制是极为重要的财务会计基础,同时也是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机制所形成的重要基础。只有将政府的绩效管理情况进行适当反映。2014 年12 月12 日,国务院以国发〔2014〕63 号发布了《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改革方案》要求加快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同时提出,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就是将其作为政府会计的基础,同时也是改革的重要依据,对各级政府单位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健全会计核算体系。
(三)政府会计改革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全面化、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机制,全面落实绩效管理。若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首先要知道政府有多少资产,资产的使用效益如何,这些显然是目前的现行预算会计标准体系难以提供的。
二、政府会计体系及改革进程
政府会计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制度等组成。
(1)基本准则:2015 年10 月23 日财政部第 78 号令, 公布 《政府会计准则 —— 基本准则》,自2017 年1 月1 日起施行。
(2)具体准则:要想满足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报告改革进程的需要就必须要遵循各种准则,同時要不断的将政府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等进行优化与规范,将会计质量进行不断的提升,结合其相关基本准则,遵循由易到难、要素为先的原则,财政部确定了首批具体准则项目,于2016 年7 月6 日印发《政府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政府会计准则第 2 号 —— 投资》、《政府会计准则第 3 号 —— 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准则第 4号 —— 无形资产》四项具体准则,自 2017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随后于2017 年4 月17 日印发《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 —— 公共基础设施》,2017 年 7 月 28 日印发 《政府会计准则第 6 号 —— 政府储备物资》, 后两项具体准则自 2018年1 月1 日起实施。
(3)应用指南:2017 年2 月21 日财政部印发首个具体准则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准则第 3 号 —— 固定资产〉应用指南》,要求与《政府会计准则第 3 号 —— 固定资产》同步实施。
(4)政府会计制度: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发布《政府会计制度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规定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8年2月,财政部发布《<政府会计制度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处理规定的通知》,标志着政府会计改革已“近在眼前”。
三、政府会计改革主要内容
(一)确立了政府会计的“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模式
政府会计的主要构成就是政府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两个体系构成。政府财务会计就是指用于确认、计量、记录政府的财政交易或者事项,报告政府管理国家公共事务、运用公共财务资源以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体系。政府财务会计就是要向债权人将政府财政资产、负债以及运营状况等进行较为准确的体现,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债权人准确信息的获取,因此就以权责发生制度作为核算基础;政府预算会计就是指用于确认、计量以及记录预算审批与落实整个环节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活动或者事项,报告预算拨款与拨款使用状况的信息系统。预算会计能够面对社会公众将相关信息进行反映,有利于理解并且落实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的政府财务会计。
(二)确立了5(财务会计要素)+3(预算会计要素)双核算会计核算模式
在新的政府会计机制当中,要重视财务会计要素以及预算会计要素两个板块内容,正是这种双核算机制才能够为政府财务报告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会计要素涵盖诸多会计项目,对于政府来说这些会计科目都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所谓的双核算,就是在新的制度当中从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与报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统一,尤其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有了明确的要求,整合政府财务与预算会计体系,构建出政府财务会计与政府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且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从具体来看,就是在同一政府会计核算系统中实现政府财务会计与政府预算会计双重功能,从而通过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个要素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进行政府财务会计核算,同时再通过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三个要素通过收付实现制进行政府预算会计核算。
四、做好政府会计改革工作的政策建议
第一,引导会计工作人员积极的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很长一段时期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十分困难,同时方式也十分单调,而且从当下政府会计转型的重要时期,而且引入新的概念,对于政府的会计人才来说有着极大的挑战,尤其是职业判断能力、业务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只有将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充分的提升才能够帮助政府落实综合财务报告机制。将会计业务的核心内容更好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笔者4月份参加了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政府会计改革培训班,对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进程以及财务处理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感觉受益颇多。
第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政府来说,国有资产管理仍旧存在不少的漏洞,尤其是许多政府部门并没有设置专职的资产管理员,对于各种固定资产也没有相应折旧形式,造成资产极易流失。都使得资产利用效率不高,给国有资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一定要合理的方式进行优化管理,不仅进行合理的归集、将单位的资产进行精确的反映,保证固定资产能够在合理的管理模式下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同时培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提升各项资产管理利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不浪费。
第三,加速推动政府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只有将电子信息系统作为相应的技术支撑。当下,我国在政府会计核算、综合财务报告信息的加工、集成、披露以及运用等各个方面的计算技术手段还较为落后,必须要加速完成信息技术平台的搭建,尤其是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国库集中收付信息系统等现有信息平台基础上,根据政府会计系统构建的要求构建健全的政府会计信息系统,为政府会计改革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
[2]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4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16〕12号).
[3]《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
[4]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