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蹄疫的诊断及预防
2019-02-12
口蹄疫作为畜牧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牛羊等蹄类动物。羊口蹄疫不仅发病较急,同时具备极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生,往往会导致病羊乳房、蹄部以及口腔黏膜等部位出现溃烂,进而阻碍羊群的健康生长,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此外,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羊口蹄疫还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本文就羊口蹄疫的诊断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一、流行特点
羊口蹄疫是由羊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羊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此外带有该病毒的野生动物也可以作为该病的传染源。幼年羊只不仅患口蹄疫的概率更大,同时其一旦患病,死亡率也较高。接触或者采食污染物是羊口蹄疫病毒感染的主要方式。羊口蹄疫通常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冬季以及春季其发病率更高。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生往往会呈现大流行的趋势,导致对该病的控制以及消灭难度较大。此外,由于该病还可以借助空气悬浮颗粒来实现远距离的传播,因而也会表现为跳跃式的流行。
二、临床症状
该病一旦发生,病羊的乳房、蹄部以及口腔黏膜等部位均会发生溃烂,或者出现水疱。羊只的体温逐渐升高,接着出现食欲不佳、精神不振以及脉搏加快等各种症状。如果病情较为严重,病羊的前胃、咽喉以及器官等黏膜也会出现溃烂或者水疱,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会引发病羊的急性心肌炎。如果水疱破裂,病羊的体温会逐渐下降,病情也会逐渐好转。
三、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是当前口蹄疫确诊的最好方法。通常是采集病羊的水疱皮或者水疱液置于甘油生理盐水中进行保存,然后通过病毒分离、小鼠接种试验、中和试验、PCR诊断以及ELISA诊断方法进行确诊。
四、预防措施
1.做好消毒工作。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要及时清理羊舍内外的粪便以及污物,同时定期采用2%~4%的烧碱溶液、10%的石灰乳、2%苛性钠、30%的草木灰溶液或者0.2%~0.5%的过氧乙酸对羊圈进行全面的消毒。定期对消毒剂的品种进行更换,以防菌株产生耐药性。
对于新羊舍,在使用前3d,往往需要采用甲醛溶液或者高锰酸钾与甲醛的混合溶液对圈舍进行1昼夜的密闭熏蒸消毒,接着通风1d以后才可使用。在使用羊产房之前,也需对其进行彻底的消毒;此外,在产羔的高峰期,还需增加羊舍的消毒次数,在产羔工作结束以后也要对其进行彻底的消毒。
2.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也是预防羊口蹄疫的重要措施。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饲养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不得携带任何无关物品进入到羊舍当中,只有穿戴好工作鞋服以后才可进入羊舍开展相关饲喂以及卫生清理工作。要定期对工作用具进行消毒,一旦发现任何疫情应当立即向相关兽医反馈。应当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从而保证其做好日常的防范工作。
3.严格检疫。口蹄疫最为明显的传播方式即为病原的移动,因而严禁养殖场在疫区或者口蹄疫高发的地区进行引种;同时,不得在疫区以及公路等地区开展放牧工作;不得从疫区购入饲草以及饲料等。若大批量引入羊只时,应当做好其隔离观察以及防疫注射工作,确保羊只无病后才可入群。在羊只卖出时也要做好相关检疫工作,以防病羊流入到市场当中。
4.接种疫苗。对于羊口蹄疫,当前较为常见的疫苗包括弱毒疫苗以及灭活疫苗两种。养殖场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羊只进行疫苗接种,做好免疫记录以及疫病检测工作,从而有效减少口蹄疫发生的可能。
综上所述,羊口蹄疫作为养羊过程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生不仅会对羊的健康以及生命造成影响,同时会威胁人类的健康。因而,养殖户应当加强对该病的重视,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做好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检疫并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从而对羊口蹄疫进行有效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