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2019-02-12莫色阿支
莫色阿支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农业农村局,四川昭觉 61615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全身广泛性出血和脾脏出血性梗死为特征。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程度较高,一旦发生常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的A类动物疫病,并将其规定为国际重点的检疫对象,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1 流行特点
猪瘟病毒是黄毒科瘟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具有单一血清型特点。过酸或过碱可使其失去活性,其中,2%氢氧化钠溶液是最合适消毒药。只感染猪,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易感。
发病猪和带毒猪是猪瘟的主要传染源。猪只与发病猪直接接触后感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感染猪在出现发病症状前即可排出病毒,如通过口腔、鼻腔和泪腺分泌物和尿液、粪便排出病毒,并持续整个发病过程。猪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常发地区较低,在新疫区则可达到90%以上。
该病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春、秋季节较为严重,猪舍温度过低、通风不良、湿度过大等环境因素因导致免疫力下降而感染发病。另外,免疫接种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因猪瘟疫苗免疫程序、疫苗的保管和运输等不科学而导致出现非典型、温和型猪瘟的散发流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具有典型性,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型
病猪高热稽留,眼结膜发炎,初便秘后腹泻,皮肤最初充血,后发生出血,以腹下、鼻端、耳根、四肢内侧和外阴等部位较为明显。公猪包皮内可挤出尿液,少数病猪惊厥,常在几小时内或几天内死亡,之后发病猪数量增多。
2.2 慢性型
病初发热,后降低,略高于正常,再次升高,直到死亡前才下降。发病情况不定,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是显著的症状,生长发育缓慢。
2.3 迟发型
该型是胚胎感染。感染猪在出生后不见异常,几个月后出现结膜炎、下痢、共济失调等症状,大部分存活6个月以上,最终死亡。
妊娠母猪感染可出现流产、产木乃伊胎、畸形胎、死产、弱仔、外表健康的带毒仔猪。
2.4 温和型
病猪体温在40~41℃左右,有的耳、尾、四肢末端皮肤坏死,生长发育停滞,后可见站立不稳、后肢瘫痪等症状。
3 病理变化
3.1 急性型
全身皮肤有出血点,血液凝固不良,淋巴结水肿、切面周围出血,呈“大理石样”花纹。肾脏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呈现“雀斑肾”外观。脾脏边缘多见紫黑色出血性梗死。还可见其他器官、粘膜、浆膜出血。
3.2 慢性型
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可见“纽扣状”伪膜性坏死和溃疡,肋骨、肋软骨联合到肋骨近端可见明显的横切线。
3.3 迟发型
死产胎儿可见皮下水肿、胸水和腹水。畸形胎儿可见头和四肢变形。有的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
3.4 温和型
淋巴结水肿,有的轻度出血;肾脏出血;脾脏稍肿,仅见1~2处梗死;回盲瓣可见溃疡和坏死灶。
4 诊断
一般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方法可分为检查病毒抗原、病毒分离和检查抗体。目前较常用的有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动物接种试验、血清中和试验、RT-PCR等。
5 防控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进行引种检疫,避免引入病猪和感染猪。进行猪群免疫监测,找出感染猪和免疫耐受猪只,杜绝猪群内接触传播。对感染猪立即进行扑杀,对接触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对发病猪群的假定健康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可较好的控制猪群的疫情,并能防治疫情蔓延。
5.2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目前预防和控制该病主要方法之一。猪瘟疫苗的有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猪瘟活疫苗(细胞源),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细胞源),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兔源),猪瘟活疫苗(兔源-脾淋源),猪瘟活疫苗(兔源-乳兔源),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三联活疫苗等。
接种疫苗后进行免疫监测,免疫良好的群体总体保护率应在90%以上,如果小于50%者为免疫无效或为猪瘟不稳定的猪群,应进行科学加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