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
——新华网记者专访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毛业雄副厅长
2019-02-12毛业雄
记者:四川为什么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10+3”特色农业体系在园区优先落地,其重要意义又是什么?
毛业雄: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推动全省农业综合实力和农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牛鼻子”。推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这是习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工作的重要嘱托,是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重要使命。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农村改革的“试验田”、农业技术“推广站”、现代农业“样板区”。
省委、省政府把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重点强力推进,就是要抓住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构建“10+3”特色农业体系,推动全省农业综合实力和农业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10+3”特色农业体系在园区优先落地,就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四川进行小范围布局,由点及面、循序推进的生动实践,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和平台作用。
记者:四川接下来在推进重点园区培育方面有什么举措?
毛业雄:今年,我省整合6亿元培育资金,重点聚焦粮油、畜禽、蔬菜、茶叶、水果等优势产业,精心遴选了60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园区,作为省级星级园区培育对象,着力打造一批示范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暨乡村产业振兴的先锋军。
今年我们将考核评定3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其中三星级15个、四星级10个、五星级10个,根据星级等级,分别补助1000万、1500万、2000万元。对园区建设推动不力、进度缓慢、水平不高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发生重大农业生态环境事故、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重大疫情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
记者:目前四川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方面进展如何?今年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毛业雄:目前,全省183个县、4.6万个行政村、2 013.79万户农户中,已完成改厕1 203.78万户,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9.8%,20%左右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66%,176个涉农县4.5万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
今年是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创新举措,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重点抓好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垃圾处理、农村厕所革命、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清洁行动五大任务。
记者:四川目前的粮食生产状况如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如何在四川深入实施?
毛业雄: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作出了特殊强调,释放了明确的重农抓粮的信号,强调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就是要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 00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以上,总产量稳定在350亿千克左右。保障四川粮食安全,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从“藏粮于地”来说,一方面要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4 620万亩地块划定任务,强化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开展耕地质量保育。要集中抓好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46个产油大县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到202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30万亩。
从“藏粮于技”来说,主要就是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提升农业物质装备。要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推动生物种业、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在粮食高产优质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和模式推广、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形成品种、技术、模式“三轮驱动”藏粮于技的发展新格局。
记者:为推进返乡创业,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四川省今年的重点保障措施有哪些?
毛业雄:我省一直是农民工输出的大省,近几年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都稳定在2 500万人左右。广大农民工在外打拼多年,亲历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接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他们有经营头脑、市场意识、技术技能,还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他们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宝贵的人才,如何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我们的考虑是:首先,要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对有意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要帮助牵线搭桥,提供优质服务,引导他们把在外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用到振兴乡村、建设家乡中。其次,要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养。对返乡农民工的培养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把他们培养成职业农民,今年全省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万人。二是要把他们培育成为新型经营主体,要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领办创办家庭农场(林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三是要将优秀的农民工培育成基层干部。
最后,要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要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