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石县退化天然侧柏林生态修复技术探讨

2019-02-12郝凯婕

山西林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侧柏间伐林分

郝凯婕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最南端,地处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非常适合侧柏生长。灵石县国营林场辖区位于灵石县中南部,经营面积8 066.68hm2,其中生态公益林7 745.85hm2,占经营面积的96%。林场自然植被较好,有林地中乔木树种主要有侧柏、白皮松、杜松,其中侧柏林面积4 480.46hm2,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57.80%,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侧柏林分布区域。

灵石县境内目前生长的大面积侧柏纯林,对于绿化荒山、保持水土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本地的一大生态林。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必要的营林措施,致使侧柏纯林的缺点也凸显出来,林下灌草盖度低、种类简单,抗病虫害的能力弱。2015 年以来,笔者发现在国营林场中区的沟谷两侧侧柏林树叶逐渐发黄,树体迅速退化,有逐渐枯死的趋势。区域林地受损面积约1 000hm2,占侧柏林总面积的22.30%,问题十分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导致侧柏林生态功能退化,引起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开展天然侧柏林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对于遏制林地退化,提高森林质量,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十分必要。

1 林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笔者系统地调查了退化侧柏林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树种组成、林分结构、郁闭度、植被盖度、生物多样性等特征,分析了侧柏林出现生长退化的主要原因,综合评价了退化侧柏林的环境因子,探讨了侧柏林退化的成因机制。

1.1 森林结构不合理

由于纯林不能充分利用外界环境条件补充地力、维持生态平衡,抗灾能力和防护功能都比较弱,加之管理不善,有的林分已是成过熟林,林下灌草很少,林下土壤出现板结,林分生态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出现了生长退化。

林分密度大,严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影响林分的透光,林木对肥、水的竞争激烈。侧柏纯林树种单一、林下灌草盖度低,生物多样性低。林分结构单一,森林立地质量下降,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生态平衡失调,稳定性差。自然条件、气候变化和树种本身的生长发育规律等原因,造成了侧柏林生长退化、树叶发黄,甚至个别树木出现枯死。

1.2 树种单一,抗性弱

2004 年,灵石县侧柏林就曾经出现过大面积枯黄、枯死的现象,而且为了寻找原因、恢复林分生态效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由于侧柏林树种单一引起抗性弱,出现大面积树势衰弱、发黄甚至枯死,如不能得到修复,可能会导致更多林木死亡。

1.3 抚育管理存在不足

森林经营及抚育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密度大、树种单一,抵御病虫害能力较弱。抚育管理跟不上,有的抚育强度和质量较差,有的干脆不抚育,严重影响了林木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林木生长停滞甚至出现生长退化,严重影响了生态功能的发挥。

1.4 法制不健全,管理不力

灵石县是产煤大县,长年累月地挖煤,会导致地下水大量流失,水位下降,缺水导致侧柏出现枯黄、生长退化的现象。灵石县周边有好多煤焦、化工、建材等重污染企业,是全国重要的原煤、精煤、焦炭、甲醇以及水泥、石膏建材、硫磺等生产基地,废渣、废气、废水排放有些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而排放到环境中,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侧柏林吸收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出现叶片发黄、生长退化。

影响林木生长退化和局部生态环境恶化的各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针对以上原因,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退化林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2 生态修复主要技术措施

在调查侧柏林立地条件、生长状况的基础上,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了侧柏林生长退化成因机制。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物种多样性原则,应分类建立林分调控管理技术体系,开展林分密度、林分结构、树种调控试验,有效遏制天然侧柏林生长退化的趋势,促进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1 合理修枝

修枝是指人为除去树木下部的枯枝及部分活枝,合理调节干、枝、叶之间的物质分配,使其形成良好的干形和无节的良材。侧柏自然整枝能力差,枯死枝不易从树干脱落,严重影响树干生长。针对密度过大的林分,设立目标树,对林冠下层枯枝较多的目标树进行干修,去掉树干下部的枯死枝和腐朽枝。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树木的通直度,还可以改善林内透光状况和卫生状况,对林分稳定性和林木病虫害的防治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还能促进目标树向树干圆满通直的大径材生长。侧柏易萌生侧枝,且枝下高较低,采取中度修枝为主,修去树干1/3 高度以下的枝条,保持冠高比为2/3 左右;部分生长良好的林木可修去树干1/2 以下的枝条,保持冠高比为1/2 左右。修枝时应注意不留枝桩,促进伤口愈合。

2.2 林分结构调控

灵石县天然侧柏林,由于多年来营林措施跟不上,大多都林分密度较大,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密度较大、林相较差的林分,采取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改造措施,可以调节和分配林木本身的生长空间,对保留木的树高、胸径等林分因子有不同的影响。

间伐方式又分为采取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不同大小的人工开窗、不同宽度的带状间伐等手段,进行林分密度、林分结构调控。伐除林分中生长较弱的濒死木和枯立木,设立目标树,保证目标树生长有一定的营养空间,同时可以改善林下卫生状况,使保留的林木得以复壮。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大小的人工开窗、不同宽度的带状间伐,改善林内透光状况,促进林下天然更新。

设置不同的间伐强度及间伐方式,采取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措施,间伐强度设置15%、25%、35%三个强度;林窗面积设置50m2、80m2、120m2三个梯度;带状间伐,带宽设置4.0m、8.0m、12m 三种梯度。

2.3 抚育后补植补种

采取树种配置调控方式,带状间伐+补阔和通林窗+补阔的改造方法。带宽设置4.0m、8.0m、12m 三种梯度,林窗设置50m2、80m2、120m2三个梯度,分别在采伐带内和林窗内补植阔叶树及灌木。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较耐荫、耐修剪、萌发力较强的阔叶树或灌木,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形成针阔混交林。这样,既可以增加林下的生物多样性,又可以促进林地的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并于第二年进行一次抚育、施肥。经过通林窗和带状间伐,会改善林下光环境,促进林下灌木和草本的生长,增加生物多样性,加速形成针阔混交、复层林分的进度。

2.4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可减少人、畜危害,促进地面植被恢复和改善。选择林下植被稀少、人畜活动频繁的林区采取必要的封禁措施,禁止人为破坏活动。对天然下种能力较强的林地,为了促进种子触土,可进行小面积除草、破土整地,实行人工促进更新;对自然繁育能力不足的林地,要对现有林分进行疏伐,为林下灌草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光热条件,促进下层植被生长,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林分。

对保留木的生长、林下灌草生物多样性、灌草盖度、新栽树种的生长等调查后综合评估,测定不同的修复技术对侧柏林各项指标的影响,以寻求最佳方式,形成退化侧柏林生态修复技术,从而大面积推广。

猜你喜欢

侧柏间伐林分
侧柏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伏羲庙,侧柏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冬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