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2-12景跃峰
景跃峰
(信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信阳 464000)
1 前言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是进行动物疫病防控以及确保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地区动物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无法充分发挥动物监督执法工作的实际作用,因此,及时查找动物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则显得十分必要。
2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执法能力不足
监督执法人员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主体,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监督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而这一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是由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针对监督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完善。目前来看,部分地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为监督执法人员提供的岗位培训次数相对较少,通常将培训安排在监督执法人员的入职阶段,而且在具体的岗位培训工作中,很多情况下是将监督执法人员安排到特定的教室内,然后向监督执法人员讲解结构的工作内容、岗位安排,并针对每一岗位的工作内容向监督执法人员传递,之后便将监督执法人员分配到各个岗位上。但从实际培训效果来看,这一培训方法无法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大多数监督执法人员无法在这一培训方法的指引下掌握全面的工作技能,而需要从长期的岗位工作实践中来获取相应的技能,但是这会耗费较长的时间,对于监督执法机构而言,必然会影响到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
2.2 监管职能认识不清,监督程序不合法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针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所设立的制度法规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所设立的制度中,无法对监督执法机构的职能予以明确,致使监督执法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存在阻碍。例如我国虽然出台了《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但是在这一制度中缺少监督执法工作实施细节的规定。
2.3 经费不足,制约着监督监管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必然需要相应的经费投入,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地区认识不到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地区财政针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所划拨的经费非常有限,致使监督执法工作中受到诸多阻碍,进而影响到工作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效果。
3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完善策略探讨
3.1 加强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对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而言,针对岗位培训,要设立完善的培训流程,在新人员进入机构后,首先要引导其熟悉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环境,然后通过问卷或提问的方式,了解不同人员所具备的特长,根据监督执法人员所属专业并结合其特长,为其安排相应的岗位工作。其次,根据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内容,在监督执法人员正式工作之前进行必要的业务技能传授,通常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培训,在技能传授过程中可以采用老带新的方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期培训后,促使监督执法人员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然后正式开展工作。在整个培训中,业务技能培训是重点,通过对监督执法人员的培训引导,使其能够将专业所学与工作实践进行有效融合,进而不断提升其专业素质,使其在接收一段时期的培训后,能够高效参与到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
3.2 建立和完善动物卫生监督配套法规
我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办案操作规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这种方式,避免监督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工作死角,进而提升监督执法人员工作的可操作性,促使监督执法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从而不断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效果。
3.3 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工作开展
针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地方财政应该适当增加相应的经费投入,以确保监督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为了更好的应对经费不足问题,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可以引导相关食品企业进行出资,进而增加经费来源。
4 总结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成效,必须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入手予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