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猪的注意事项
2019-02-12冯胜利
冯胜利
(阳谷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阳谷 252300)
入冬以来,天气寒冷,猪生长的慢还容易生病,猪舍管理模式及养殖方法需及时改善,来增加养猪效益。但是由于圈舍条件及饲养人自身认识的不足,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状态,更容易忽视其他环境因素的调节与控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副作用,影响猪群的生长发育。
1 适宜的温度
猪最适宜的温度是8~2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生长发育。要保持猪舍有一个适宜的温度,在冬季应注意做好保暖工作。猪舍的门窗,在夜间或风雪天要挂草帘或棉帘遮盖;还可在猪舍的北墙外用玉米秸秆等搭成风障墙,垛草垛挡风御寒;也可在天棚顶上加稻壳、锯末等作防寒层;地面挖半米深的坑,铺垫软草让小猪钻到里面去保暖;条件允许时,可用塑料薄膜盖严猪舍,有利于提高舍温,增加光照,光照不仅能提高温度,还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吸收,有利于骨骼的发育,增强猪的抗病能力;必要时可加用暖风机升温取暖。
2 合理的湿度
猪舍保持干燥:空气湿度以50~70%为宜,因为潮湿空气的导热性为干燥空气的10倍,如果舍内湿度过高,就会使猪体散发的热量增加,使猪更加寒冷,并引发皮肤、呼吸道、寄生虫等疾病。为防猪舍潮湿,保持圈舍卫生,舍内要勤垫多换干草和松土;训练猪定点排粪尿,确保猪伏卧处清洁干燥;必要时可采用室内放生石灰块等办法降低舍内湿度。
3 良好的通风
不论猪舍大小或养猪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猪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猪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引发多种疾病。
因此,应在每天温度较高时合理通风(如选择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也可在猪舍安装排气扇,以便快速排出舍内污浊的空气。冬季要密切注意通风系统,防止贼风和猪舍内温度过低,引起猪关节炎、感冒、肺炎等疾病。
4 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增加饲养密度有利于提高舍内温度。一般冬季可比平时增加猪数的1/3到1/2,让猪一头挨一头睡,相互以体温取暖。因为猪多,放热就多,舍温就会得到相应提高。但须注意的是新猪进猪舍要在天黑后进行,用酒或有气味的低浓度来苏水喷雾猪身后再进行合群,同时饲养员要多观察几小时,以防止猪打架。
5 喂养中的饮、食、药
饮即饮水:水对养猪生产十分重要,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严重,水参与机体的整个代谢过程,它对调节体温、养分的运转、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出,具有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冬季饮水约为猪采食量的2~3倍或体重的10%左右。要供给猪充足清洁的温水,可在猪舍内设置水槽或自动饮水器,也可在饲喂后在食槽中加温水。但不能用过稀的饲料代替饮水。因为饲喂过稀的饲料会冲淡消化液,影响消化、减弱咀嚼功能、减少采食量,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食即喂食:冬季喂猪时间要稳定,以自由采食为宜,冬季猪的采食量一般比夏季高0.25~0.5kg料左右,因此要保证料槽中有充足的饲料;冬季喂料最好生食干喂,即使拌入少量的水,水温也要在25~30℃为宜。配料应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冬季料内可适当添加高热量的东西,如玉米、豆粕等,且能保证每头猪都能吃到料,能吃饱,以提高机体的产热量,才能更好的抵御严寒,
药即饲喂中药:冬季可在饲料中添加中药来预防疾病,增加抗病能力,尤其是有流行病发生时,可选用活血化瘀、健脾除湿、去风散寒的中药,既能促进猪的快速育肥,又能抗寒防病。可用山楂、苍术、陈皮、槟榔、神曲各10g,麦芽30g,川芎、甘草、防风、柏仁各50g,木通9g,研末抄少量饲料于早晨一次喂完,每周一次即可。
6 注意应激
冬季气候寒冷,猪对应激的反应十分敏感。如遇应激,就会导致猪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消耗增加。因此,要保持猪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饲养人员应着固定工作服,闲杂人员不得进入猪舍,堵塞猪舍内的鼠洞,定期在舍外投放药饵以消灭老鼠,防止猫、犬、鼠等进入猪舍,严禁在猪舍周围燃放烟花爆竹;饲料加工、装卸应远离猪舍,这不仅可以防止噪音应激,而且还可防止猪群疾病的交叉感染。
7 猪舍的消毒
环境及带猪消毒对冬季猪病的预防至关重要,应当做好每周环境消毒1~2次,用2~3%火碱溶液或高效消毒剂进行消毒:对带猪猪舍的消毒用碘制剂、醛类等消毒药进行带猪消毒,配比的质量浓度要稍大于产品推荐用量,切不可对猪群造成负面影响,最好选择在中午10:30~15:00之间进行。
认真做好以上几点,能大大减少猪病的发生,使猪健康正常的生长,缩短出栏周期,增加出栏率,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