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黑山羊饲养管理
2019-02-12杨四宝张贵红
杨四宝 张贵红
(1.剑川县马登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组,云南大理 671300;2.剑川县甸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组,云南大理 671300)
1 概论
云南地处横断山脉,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自然资源丰富,山峦和丘陵、高海拔是最主要的地貌特点,全年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多依山而居,依水而栖,为发展草食型畜牧业养殖提供天然的饲养牧场。
1.1 云岭黑山羊外貌特点
该品种羊被毛短而粗(长3~5cm),浓密,四肢粗状、结实,头顶长“双角”,有些“和尚”头,下巴有“羊胡子”,耳朵短小直立,下额两侧有下垂的“肉坠”,尾短而小向上卷曲,被毛通体发黑、透亮、匀称,腹部有少许黄色皮毛。
1.2 云岭黑山羊生活习性
属群居性杂食动物,喜攀高,觅食高处树叶、灌木、荞木植物、青草。听觉灵敏、胆小怕惊。爱干净,吃百草,适宜游走放牧(每日约行10~15km的路程);每群羊中有1~2只“头羊”领队,羊群活动的区域多为熟悉的山林及宽阔地带,较为固定,且耐粗放,适应力强,可常年放牧于山间林场。
2 云岭黑山羊的饲养管理
(1)云岭黑山羊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饲养管理中,主要做好圈舍、种公羊及日常疾病的防控工作。
(2)羊圈的选择:羊舍选址因地制宜,遵循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地势平坦,开阔,饮水方便,宜于放牧的原则,羊圈建成楼式舍,离地约1~1.5m,方便清扫粪污,羊舍内的地板要有大小适当的“漏筛”,利于羊群粪污排出,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减少腐蹄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3)羊舍内补饲槽的修建:羊群在妊娠及配种、产仔时期,需要适量补饲,提高羊群的品质。补饲槽要求修建成“V”字形结构,离地60cm,向上开口宽30cm,便于羊群采食,云岭黑山羊生性干净,补饲的料草丢在地上会拒食。
(4)种公羊选择:种公羊是羊群的核心,选择优秀云岭黑山羊公羊,利于羊群的稳定,提高母羊的受胎率,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①种公羊要求体质结实,常年保持中上等膘情,性欲旺盛,精液量大,遗传稳定,具有种羊的品质特征。
②种公羊管理:种公羊在羊群中的比例,母羊(20~30只)配比1只公羊。非配种期与羊群一同放牧,单独补饲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冬季和早春时期一般补饲混合日料500g,干草3kg,食盐5~10g,骨粉5g。配种期的管理:保持适当运动量;控制种公羊每日的配种任务;日粮:混合精料1.2~1.4kg,青干草或野干草2kg,胡萝卜0.5~1.5kg,食盐15~20g,磷酸氢钙5~10g;每日分2~3给草料,直到羊群配种任务完成。羊群中的种公羊投放比例要科学、合理,不能过多、过少,同一批次的种公羊要做好编号及配种档案,所繁育的后代记录要详尽,每3年更换种公羊,避免近亲发生,导致羊群品质退化。
③母羊的选择:要求繁殖率高、多羔、泌乳性强,体型后躯宽大,乳房饱满,外貌特征优秀,性情温顺,护仔性强的母羊做基础羊群。淘汰易流产、脾气暴燥、膘情差,发情不明显,屡配不孕的母羊,并制定后备母羊的培育计划,适时出栏、补栏。
3 羊重大动物疫病预防与常见病防治
(1)“W”病预防: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易感动物主要是偶蹄兽,临床上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本病有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发病,往往造成大流行,不易控制和消灭,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每年分春、秋两次预防注射,错开羊群妊娠期,疫苗使用牛、羊O型蹄疫三价苗,成羊每次注射1.2~1.5ml,6月龄注射1ml。能有效产生免疫力。
(2)羊小反刍兽疫病:俗称羊瘟,是由羊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羊持续高烧(41℃以上)、流涕、咳嗽、腹泻、食欲废绝,脱水,致死率100%,控制该病须注射小反刍兽疫苗:皮内1ml/头份,免疫前后10d内禁止饲喂,使用抗生素。疫苗须单独使用,免疫效期36个月。
(3)疫苗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兽用生物药品使用规则,保证生物安全,对羊群中健康羊应免尽免,力求免疫率100%;对羊群中个别老、弱、病、孕的羊,禁用此类疫苗。
(4)常见病防治:①蛴螨病:主要表现羊只皮肤掉毛、发痒,被毛无光泽,Rx1患处喷洒0.5%蛴螨灵药液10~30ml。蜱虫:肉眼可见,皮肤类体表寄生虫,吸取宿主营养,并传播疫病,常用废机油拌兽用敌百虫片研末涂患处。②肝片吸虫病:虫体呈扁平状,寄生于肝脏,胆襄,损伤宿主肝、胆组织器官,引起消化障碍,病畜腹泻、消瘦、黄疸,并吸收宿主体内营养物质,引起宿主死亡。常用:硝氯酚片:成羊2片/只,每年初春时节驱虫一次。③绦虫、蛔虫:属肠道寄生虫,常用阿苯达唑,丙硫咪唑片,剂量5kg/片。
4 做好云岭黑山羊的饲养管理工作
关键要了解并掌握羊群的生物学特性,制定饲养计划,适时做好疫病防治,科学管理,提升养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