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防治
2019-02-12窦婕香
窦婕香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山西太原 030024)
1 病原
猪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具有寄主广泛性和高度致病性的特点。本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在畜舍内的干草上,夏季能存活30d,冬季可存活46d。但对热较敏感,70℃10min即可被灭活,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以及福尔马林和紫外线照射敏感,0.5~1.0%氢氧化钠能够迅速使其失去活性。伪狂犬病毒虽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同毒株在毒力和生物学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感染后症状表现不同。
2 流行病学
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易感,猪最易感,也是伪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本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乳汁、交配感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和产仔旺季较为多发。
3 临床症状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随年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新生哺乳仔猪常在出生后的2~3 d内突然发病,病情极为严重,常大批死亡,其死亡率高达100%,主要表现体温升高达41~42℃,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眼睑和嘴角肿胀,从口角流出脓性分泌物,腹部皮下紫斑,随后出现兴奋鸣叫、全身发抖、共济失调、痉挛抽搐、后躯麻痹、角弓反张、四肢呈游泳状划动等明显的神经症状[1]。断奶仔猪的临床症状和哺乳仔猪较为相似,但发病率和致死率较低,若断奶仔猪排出黄色粥样稀便后死亡率能高达100%。成年猪感染后症状表现不明显,常呈隐性经过,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打喷嚏、咳嗽、呼吸缓慢并伴随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0℃以上,经3~5 d即可恢复正常,但会长时间排毒,成为养殖场的主要传染源。种猪感染后多出现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较低,母猪出现屡配不孕、返情率可高达90% 的繁殖障碍,公猪可出现睾丸肿胀、萎缩,丧失生殖能力。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出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以死胎为主。产出的弱仔,一般1~2d 出现呕吐、腹泻,共济失调、肌肉痉挛、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多数在1~2d 内死亡。
4 剖检病变
病死猪可见肾脏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肾、扁桃体、肝脏和脾脏可见散在分布的白色坏死点;肺水肿、肺脏表面存在出血斑点;胃肠黏膜潮红、有出血点,粘液增多;有神经症状的病死猪剖检还可见脑膜明显充血、出血何水肿,脑脊液增多。流产的胎儿可见脑壳和臀部皮肤有出血点,肾脏、心内外膜、心肌明显出血,肝脏和脾脏可见灰白色坏死灶。
5 诊断
根据猪场概况及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做出初步诊断后,还需通过实验室诊断予以确诊。
6 防控措施
6.1 严把引种关
养殖场一定要做好科学引种工作,不到疫区引种,在引种前一定要做好引种地流行病学调查,还应该了解猪是否进行过疫苗免疫接种,引进的猪必须经过45d以上的隔离观察,并且配合相应的血清学检测,确保健康无病后才可混群饲养[2]。如果猪检测出的野毒感染抗体呈阳性,应立即淘汰处理,不能留做种猪。
6.2 消毒、灭鼠
猪伪狂犬病会通过粪便、分泌物和接触过伪狂犬病的用具传播,所以平时一定要搞好猪场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消毒措施,经常用2~3%氢氧化钠溶液或20%新鲜的石灰水等进行场舍、用具消毒;同时,加强外来人员、车辆的控制和消毒,严格细化外出人员回场后的消毒净化工作。此外,要加强日常灭鼠工作,严禁猫、犬、牛等其他家畜进入猪场,避免外来动物携带病毒;做好粪便处理工作,减少粪便堆积。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6.3 加强饲养管理
规模猪场尽量坚持自繁自养原则,猪群采用分群隔离饲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同时要饲喂营养全价、科学搭配的平衡饲粮,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确保猪只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增强猪群抗病力,减低应激反应,提高生产繁殖性能。
6.4 免疫接种
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手段。后备母猪需要进行2次集中免疫,每次间隔4周,怀孕母猪在分娩前4周进行一次疫苗免疫接种。种公猪每隔半年需要进行一次疫苗免疫接种,断奶仔猪在8周龄进行第1次免疫(最好通过检测母源抗体和仔猪的抗体水平而决定),12周龄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免疫接种后应及时做好抗体水平监测,针对多次免疫不达标的将其淘汰无害化处理。高质量的疫苗和按照科学程序免疫能很好地防控该病。
6.5 隔离处理
为了控制猪伪狂犬病带来的危害,针对已经发病的生猪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并对猪场、用具、环境及其他污染物进行全面彻底消毒,淘汰重症病例,无害化处理排泄物、污水、粪便等物,同时对同群疑似健康猪用猪伪狂犬病弱毒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为防止继发感染,注射接种疫苗1-2周后可用抗生素肌注或全群拌料、饮水,降低死亡率,有效控制疫情。
6.6 净化
定期检测种猪群的野毒抗体gE 情况和周边伪狂犬病流行情况,对于检测出的野毒抗体( gE) 阳性的种猪应坚决淘汰处理,对检测出的野毒抗体( gE) 阴性、疫苗抗体( IgB) 阴性或滴度低的猪群进行紧急免疫,3 周后加强免疫。此外,还要定期检测种公猪精液是否有野毒感染现象,禁止用污染的公猪精液人工授精等,这对净化工作非常必要,逐步培育健康种群。
7 小结
猪伪狂犬病是近年威胁养殖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但本病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所以要强化猪伪狂犬病的防治工作,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保障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