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三类胃肠道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2019-02-12杜玉玲张洪军
杜玉玲,张 颖,张洪军
(1.延边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延边 133000;2.安图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延边 133600)
1 蛔虫
猪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成虫通常寄生于小肠,但也可在蠕虫排出期短暂的寄居在大肠。蛔虫长15~40 cm,颜色发白,较厚,能产生大量的虫卵(每个雌虫每日产卵多达200 000~1 000 000)。在适宜环境中虫卵经3~4周可发育为感染性幼虫(保持在第3期幼虫阶段)。虫卵在冬季处于休眠状态(<15℃),并在温度回升的春季开始孵化。虫卵对化学试剂具有极强的抵抗力,但干燥、高温或阳光直射等会显著降低虫卵的存活率。如果条件适宜,虫卵一般可存活5~10年。当虫卵被动物摄入后,幼虫在肠道中孵化,并穿过大肠壁进入门脉循环。在肝脏中生活一段时间后,幼虫经循环系统进入肺,并在肺部穿过毛细血管进入肺泡腔。在被摄入9~10 d后,幼虫离开支气管再返回到胃肠道。当到达小肠后,大部分幼虫被排出,剩余的幼虫则发育为成虫。虫卵一般在感染后6~7周产生第一批成虫。
1.1 临床表现
成虫会明显影响仔猪的生长速度。在少数病例中,虫体可能会引起肠道发生机械性阻塞。虫体在肝脏表面移行时会引起出血、纤维变性和淋巴细胞蓄积,并于肝脏被膜下形成“白斑”,屠宰时肝脏被废弃。白斑一般在1~4周内可治愈。因此,当出现白斑时,表明动物近期被蛔虫再次感染过。对蛔虫有抵抗力的猪除持续性感染外,仅有很少一部分幼虫可以抵达肝脏,并且白斑的数量很少。因此,白斑数量和肝脏废弃率都不能作为衡量猪群感染水平的良好指标。当发生严重感染时,幼虫会导致肺水肿,并继发猪流行性感冒和地方流行性肺炎。高度接触的易感猪表现为腹式呼吸,通常称为“猪肺蛔虫性呼吸困难”。除呼吸症状之外,患猪还表现明显的不适和体重下降。已感染猪常会产生针对再次感染的抵抗力,育肥猪的发生率较高。如果治愈率低,同时猪群的免疫力低下,蛔虫病在种猪中的流行可能会非常严重。
1.2 诊断
在发病期,可根据粪便中观察到的寄生虫或者粪便分析检测出的特征性虫卵:金棕色、厚且带有凹痕的外壁,(50~70)μm×(40~60)μm)进行诊断。根据肝脏上的白斑样病变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然而,其他的移行性寄生虫(如犬弓蛔虫的幼虫)同样也可引起相似的症状。尸体剖检时,可以在肺(发育不全的小幼虫)和小肠(发育不全的大幼虫或成虫)中发现寄生虫。
1.3 治疗
在呼吸道感染期,应当采取辅助治疗措施,包括对继发细菌感染的治疗。用于驱除蛔虫成虫的药物很多,如哌嗪类药物的毒性较小,价格适中。苯并咪唑类和前苯并咪唑类药物、敌敌畏、伊维菌素、左旋咪唑和噻嘧啶都具有一定效果,且与哌嗪相比更为广谱。另外,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的潮霉素可有效驱除蛔虫。关于移行期蛔虫的控制方法少有报道,但噻嘧啶和芬苯达唑具有一定疗效。
2 巨吻棘头虫
猪巨吻棘头虫常寄生于小肠。虫体长约10 cm(雄性)至65 cm(雌性),宽3~9 mm,虫体外表面为略带粉红色的横行皱纹。前端有带刺的、可以伸缩的吻突或顶突,并借此固定和附着在肠壁上。作为中间宿主的各种甲虫摄入虫卵:深棕色,胚胎由3个胚性囊膜包裹。猪摄入甲虫的成虫或幼虫后感染,因此感染仅限于户外散养的猪。潜伏期一般为2~3个月,雌性成虫产卵260 000个·d-1并可持续数月。
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而且虫卵在盐溶液中不易被悬浮,只能从沉积物中检测,所以在活猪很难作出生前诊断。虫体吸附的肠壁会发生局灶性炎症,并可在炎症中心发生坏死。上述损伤同样也可发生在浆膜。其顶突可穿透肠壁,引起腹膜炎甚至死亡。左旋咪唑和伊维菌素对巨吻棘头蚴有治疗效果。该病可通过避免使用污染的猪栏或牧草,或在小栏饲喂时定期清除粪便加以控制。
3 结节线虫
结节线虫呈全球性分布。其中,猪肠结节线虫是最常见的种类,四棘结节线虫通常是致病的,且所有结节线虫都具有宿主特异性。成虫常寄生于大肠,虫体长8~12 mm,外形纤细,白色或灰色。生活史单一,动物通过摄入第3期幼虫而感染,吞食后几个小时内幼虫可穿过大肠黏膜,经6~20 d后再返回肠腔,潜伏期一般为17~35 d。在母猪分娩前2周到产后断奶期间,虫体的排卵数量增加。这种现象绵羊比猪更常发生,其流行病学意义尚无定论。大多数感染猪不表现临床症状,但严重感染猪会出现厌食、消瘦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等。
病猪的肠道黏膜表面可见小结节,其形状反映出感染线虫的种类以及感染史。在严重病例中,肠壁增厚和坏死。严重感染还可导致母猪的哺乳能力降低和育肥猪体重下降。感染一般仅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因此,在高龄猪群(母猪,公猪)中结节线虫的流行更普遍。在感染后的发病期,粪便中常可见到典型的圆形线虫虫卵[(66~80)μm×(38~47)μm],且数量巨大,可通过幼虫培育的方法与猪圆形线虫进行区分(结节线虫的第3期幼虫较短、较厚,且移动缓慢)。在尸体剖检时,很容易见到虫体及其引起的病理变化。苯并咪唑、左旋咪唑、哌嗪、敌敌畏、酒石酸噻嘧啶和伊维菌素对该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已发现虫体对苯并咪唑、左旋咪唑和噻嘧啶等驱虫药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含有大量可降解的碳水化合物日粮,能够形成不利于寄生虫的生活环境,使寄生虫的生长受到限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寄生虫的寄居和繁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