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鸭场生物安全与健康管理
2019-02-12
随着疾病越来越复杂,中国的种鸭场健康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各祖代鸭场随着周龄越来越大,生产性能降低,各种新的疾病越来越多。虽然各品种的种鸭产蛋性能均不错,但养殖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生物安全存在较大差异,面对疾病抵抗力差异突出,导致最终指标并不理想。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场育成期和产蛋期的死淘率和产蛋率差异较大。种鸭场健康管理越来越重要。
对于鸭病很多人以为是传染病,这是传统想法,其实鸭病包括很多,传染性疾病、营养疾病、一过性降蛋、受精率过低等。近几年来养鸭业各种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如鸭细小病毒、呼肠孤病毒、鸭圆环病毒等,而且不同病毒之间的相互混合感染,老病未去,新病又发,给种鸭养殖带来巨大的风险。
目前种鸭场生产管理水平差参不齐,并且各种鸭企业对疾病研究预防、疾病检测水平也各有差异,种鸭发病后乱用药现象一直存在。那么我们对种鸭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治疗所采取的方法是否可行?制度怎么去执行?防控策略怎么落地?
一、传染病的防控
每次讲起传染病人们都会觉得很简单,一定是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这三个要素进行控制。有些途径可以控制传染源,但是有些疾病不可以,比如鸭新型呼肠孤病毒,保护易感动物相对困难,对于呼肠孤病毒没有有效的疫苗,只有将传染源与传播途径切断,即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进行控制。有些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是事实,但疫苗相对有效果也是事实,有效的疫苗免疫与免疫监控可以减低动物的易感性。
二、生物安全的可行性
虽然每次疾病会议都会有生物安全方面的报告,但每个种鸭场设计、位置不同,生物安全的建立也应不同,所以必须重视生物安全的各个重要环节,包括消毒药配制后存放时间、出入车辆管理、饲养员消毒,以及免疫跟踪、疾病防控方案、药物使用、环境与饲养管理等,特别要重视环境控制与疫病的关系。
目前很多养殖场把疫苗当药物用,把药物当营养用,把消毒等同于生物安全。只做表面的消毒工作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消毒是否有效与消毒剂的选择、浓度、温度、湿度和作用时间等密切相关。保证卫生清洁的情况下再进行消毒才有效果,养殖场要将不同的消毒药相互交替使用,不同方式消毒方式相互配合,这样消毒才会更加安全彻底。
三、疫病的正确诊断与策略
关于疾病诊断,无论在现场遇到什么疾病问题,都需要客观、公平地去判断,比如育成鸭遇到瘸腿问题,应考虑葡萄球菌、链球菌、呼肠孤病毒,更应该关注发病诱发原因,营养、管理、环境等。
关于种鸭产蛋下降问题,习惯思维是流感、黄病毒,通过实验室手段也有可能检测到禽流感(H9亚型)、圆环病毒等,应该正确理性地分析疾病诱因,实验室条件下H9强毒株攻击种鸭只能通过棉拭子检测到排毒,但不会出现任何临床降蛋症状,所以遇到检测到H9情况时应该理性分析原因。另外可通过抗体检测对比发病前后抗体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处理疾病的方法很多,不仅仅只是抗生素、中药。
四、种鸭健康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水平是影响种鸭健康的最大因素,种鸭只有吃、喝、住均干净才能保证有好的生产性能。种鸭环境控制很重要,温差、通风是否良好很重要,种鸭可以耐受很低温度,冬春季节只要温差得到很好控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合理的免疫程序尤为重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需要多方面考虑:鸭场所在区域面临的主要疾病有哪些?哪些疫病是免疫疫苗可以起到保护效果的?母源抗体对疫苗的影响和最佳免疫时间的选择?比如鸭瘟病毒,2周前免疫会出现母源抗体干扰情况,影响抗体产生。
观察鸭群健康状况常用以下方法:每日鸭群精神、饮食、粪便状况,产蛋变化、死淘变化表,生产数据表,种鸭抗体监控等。针对死亡异常的种鸭及时剖检、样品采集与检测,根据科学检测结果、针对病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