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球囊成形术联合置管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

2019-02-12杨晓丹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成形术

杨晓丹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肾内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方法之一,动静脉血管通路良好是提升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关键。而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常用手段为上肢动静脉内瘘吻合术,但术后极易发生血栓,且血液透析者术后血栓发生率可达36%,血栓发生后需重新给予溶栓治疗,严重影响患者动静脉恢复[1]。随着球囊成形术出现,为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提供了新的方法,该方法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性小的特点[2]。本文旨在探讨球囊成形术联合置管溶栓对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肾内科60例行血液透析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6~57(44.62±1.68)岁;右前臂内瘘9例,左前臂内瘘21例;动静脉闭塞时间1~21(13.82±1.88)h。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6~57(44.62±1.68)岁;右前臂内瘘8例,左前臂内瘘22例;动静脉闭塞时间1~22(13.92±1.58)h。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超声诊断为动静脉内瘘闭塞疾病者;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者;患者与其家属已获得知情权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无严重性心、肝、肾、肺合并疾病。

排除标准:拒绝参加本研究者,中途退出者,年龄<20岁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2组患者进行血常规、凝血常规、血压等检查。

对照组采用置管溶栓治疗。经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尿激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20 U·d-1,根据溶栓情况滴注1~3 d。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凝血功能,若患者出现血尿、牙龈出血、皮下淤血等情况则停止溶栓。

观察组采用球囊成形术联合置管溶栓治疗。1)仪器:菲利浦大型C形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型号:GE9800;上海库丰实业有限公司提供Cordis造影导管4F,国食药监械(进)字2011第3770623;采用河南省圣吉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球囊导管,国械注进20173156872。2)操作方法:麻醉局部,在患侧股动脉穿刺,插入造影导管4F,导管头端置于肱动脉中上段后,行动脉造影,检查血栓闭塞情况(图像表现为吻合口、动静脉内瘘近端桡动脉、头静脉端不显影)。采用导丝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对闭塞段导管腔行穿通术,手推造影显示管腔中血流通过后,经导管注入30 mL生理盐水联合尿激酶25万U,速度为3 mL·min-1,10 min注射完毕,再次造影检查,并且留置导管(穿通术成功造影后图像表现为:闭塞段血管管径基本恢复正常,血流速度得到提升,部分血管壁仍旧存在粗细不一)。患者入住病房并且静脉滴注尿激酶联合250 mL生理盐水,分别于24、48、72 h再次行造影检查,根据患者溶栓情况滴注1~3 d。

1.4 观察指标

根据造影结果,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72 h内内瘘开通成功率、再次性造瘘率。血流通畅良好为开通成功;闭塞须重新造瘘为开通失败。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处理,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造影表现

治疗前后造影表现见封三图1。

2.2 内篓闭塞开通结果

对照组72 h内内瘘开通成功,且达到透析条件为15例,其中8例为48 h后行造影无血栓存在,7例为72 h行造影部分血栓溶解,血流通畅良好;另15例再次行造瘘。观察组72 h内内瘘开通成功,且达到透析条件为29例,其中26例为48 h后行造影无血栓存在;3例为72 h行造影部分血栓溶解,血流通畅良好;再次行造瘘1例。对照组72 h内内瘘开通成功且达到透析条件的比例低于观察组(50.00%比96.67%,P<0.05);观察组再次行造瘘的比例低于对照组(3.33%比50.00%,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能够改善患者水电解质、调节酸碱平衡,是延缓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之一。动静脉内瘘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血管要求较高,若患者合并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内瘘护理与穿刺不当等,极易造成动静脉内瘘堵塞,影响着血液透析的治疗[3]。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治疗主要有球囊成形术、肱动脉穿刺、血管形成术和置管溶栓,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血流道变狭窄,因此,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极为重要[4]。

球囊成形术是经皮穿刺将带导管的球囊置入血管狭窄处,让球囊扩张的机械力量使狭窄的血管腔得到扩张,缓解血管腔狭窄程度,使血流速度提升,该方法为微创手术,具有较高安全性与有效性[5-7]。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72 h内瘘开通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6.67%比50.00%,P<0.05),提示球囊成形术联合置管溶栓治疗的效果高于单纯的置管溶栓治疗,通过扩张狭窄血管腔后注射溶栓药物,药物可经过导丝穿通形成血栓间通道,充分对血栓进行溶解,且增加药物与血栓的接触时间,可提升溶栓效果及内瘘开通成功率,进而改善患者自身血管条件与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总之,球囊成形术联合置管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不仅能提升内瘘开通成功率,且利于改善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治疗效果佳的优势。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动静脉内瘘应用单纯纱布折叠指压法压迫止血效果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29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