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蚕品种华康2号一代杂交种的繁育系数

2019-02-12段建祥平东明郭光武王世勇

四川蚕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蚕期白玉交配

段建祥 平东明 郭光武 王世勇

(陆良县蚕种场,云南 陆良 655600)

陆良多年使用的当家品种菁松×皓月在春夏两季饲养表现较好,但在两季秋蚕由于气候变化大,桑叶老化,白粉病、褐斑病严重,饲养易发血液型脓病,农民欠收,养蚕积极性不高。繁育推广饲养抗性强,蚕农、丝厂欢迎的蚕品种华康2号势在必行。蚕品种华康2号(秋丰N ×白玉N)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培育,对家蚕血液型脓病(BmNPV)具有较高抵抗性的蚕品种。2016、2017年秋季在陆良农村的试养成绩表明:该品种体质强健、抗病性较强、眠起齐一、好养。5龄和全龄经过短;盛食期食桑旺盛,不踏叶、耐粗食,抗逆性强。上蔟结茧快,茧形中等,颗粒匀整,普茧率高,茧层紧而厚,茧色洁白,缩皱中等,产量稳定,单张产茧量高,深受蚕农的欢迎。

我场2017年从山东广通集团引进华康2号原种秋丰N126张,白玉N126张饲养,收购种茧4400kg,制种12000张,公斤茧制种量2.7张。2018年从山东广通集团引进华康2号原种秋丰N550张,白玉N550张饲养,收购种茧22000 kg,制种70400张,公斤茧制种量3.2张 ,虽然比2017年有所提高,但繁育系数比菁松×皓月平均低0.5张左右,生产成本偏高,影响蚕种场大规模繁育该品种的生产积极性。如何提高华康2号的繁育系数,是当前乃至今后蚕种场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两年的繁育实践,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做好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

做好冬季桑园杀虫、翻挖、施肥、伐条工作,冬季桑园施入农家肥,保证春桑叶质量。春、夏肥做到N、P、K肥的合理搭配及充足的微量元素,桑叶的营养物质充分,增强蚕体质,增加卵质及造卵量。

2 合理布局,适时出库

华康2号适宜雨量少的时期饲养,要求桑叶充分成熟。根据长期天气预报雨水分布和桑树生长情况,陆良县一般掌握在春季高温干燥时期、桑叶质量好的种茧基地饲养。夏季饲养雨水偏多,饲养华康2号在5龄期应避开连绵雨时段。

3 加强蚕前、蚕期各阶段的消毒防病

蚕前认真搞好养蚕环境、蚕室、蚕具的消毒工作,消毒用药漂白粉、消毒王、烟熏宝严把质量关,以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和彻底性。蚕期用多菌灵兑新鲜石灰粉或漂白粉兑新鲜石灰进行蚕座消毒,防病效果较好。并做好蚕室内外的消毒隔离,各龄用具的消毒、清洗。华康2号蚕品种对血液脓病有较高抵抗力,但易感染细菌病、僵病,加大技术员和蚕农的技术培训力度,指导蚕农时要重点重视细菌病的防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细菌病的治发生。

4 按二化性标准催青

认真掌握催青标准温湿度,防止温度、湿度激变,促使孵化齐一。调整好起点胚胎,掌握好第8d上午见点,以提高一日孵化率。日系方蚁蚕逸散性强,宜推迟感光,中系方孵化略迟,宜提早感光。

5 做好桑叶的选采、贮存

华康2号收蚁及各龄饷食用叶应适熟偏嫩,小蚕选采适熟叶,壮蚕用叶要充分成熟,避免吃过嫩叶、露水叶、湿叶、粘叶、久贮叶,做好桑叶的采、运、贮管理工作,确保桑叶新鲜。天气高温干燥,采摘桑叶宜早晚避开高温,采好的桑叶不能装得太紧,在桑园里待的时间不能过长,桑叶忌洒水贮存,防止桑叶发热变质。遇雨水过多,光照不足,采桑宜偏成熟,避免采水叶,或晾干,不允许带水贮存。在阴雨多湿气候中,要狠抓桑叶贮存,雨水桑叶要现采现喂,少食多餐,每餐薄给并通风排湿,加强空气流通,水叶不能隔夜贮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晾干给桑、晾干贮存。

6 加强饲养及簇中管理工作

6.1 饲养期管理

白玉N稚蚕期有趋光性,秋丰N壮蚕期有趋密性,要及时扩座、匀座,以免造成食桑不足,蚕体饥饿,发育不齐,易诱发蚕病。中日系各龄蚕饷食后转青都较快,要注意及时扩大蚕座面积,做到良桑饱食,做好补给桑工作。加大饲养管理力度,做好提青分批,及时淘汰病弱小蚕。秋丰、白玉抗湿性都较差,多湿易诱发细菌病、空头病、僵病的发生。因此,稚蚕期应做好保温保湿工作,促使发育齐一,壮蚕期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环境干燥,避免在高温多湿或低温多湿环境下饲养。做到“良桑、稀座、窝干、食饱”。在三眠、四眠起饷食、龄中添食抗生素如红霉素、氟欣等。大眠起3天后合理给桑,让蚕充分食下桑叶叶脉,就能达到控制蚕体体重,增加蚕体强健度,蚕体过于肥大(虚胖)不利于制种量的提高。在华康2号饲育过程中,特别是4.5龄盛食期及化蛹期一定要避免长时间接触低温,要做好加温工作,保持合适的饲育温度,有利于蚕蛹的正常生长发育,利于制种量的提高。

6.2 蔟中管理

秋丰、白玉两品种老熟都较快,特别是白玉上蔟初期浮丝多,易吐平板丝,有裸蛹现象,有趋光性,喜结叶里茧,应防止过熟上蔟,防止强光直射和强风,避免上蔟过密。初上蔟时蔟中温度不宜过高,75℉保护,待茧形形成后,温度提高78℉,并加强通风排湿,空气流通。秋丰趋光、趋密性强,上蔟温度高,光线不均匀易拥挤在蔟具外口,并掉落,易导致摔伤。秋丰上蔟后尿多,湿气重,容易淹蚕,一定要早除沙,捡出沙底下的蚕,减少蔟中死笼和不结茧蚕的发生,提高上蔟结茧率。做好早采茧工作,以上蔟后65~72h为宜,减少缩尾蛹的发生,提高交配性能,增加公斤茧制种量。

7 加强制种期管理

7.1 做好削茧鉴蛹工作

白玉蛹大茧型小,在削茧过程中容易削伤、削死蚕蛹。在削茧中,一定要规范,开口合理。茧向上,刀口倾斜,做到一削、二倒、三轻放。鉴蛹轻拿轻放,避免堆积,造成伤蛹而感染细菌,减少后期死笼。

7.2 做好交配工作

做好发蛾调节工作,根据秋丰、白玉品种特性、发育进度,做到同日等量发蛾,尽量新鲜雌雄交配。

秋丰、白玉交配性能差,容易散对。交配时要避免强光和强风直吹,温度不宜太高,尽量控制在75℉,保持湿润环境,相对湿度80%左右,可以很好的解决母蛾散对问题。“长交短产,明交暗产”,交配时垫用化纤布,充分利用散对所产卵,减少损失。

遇天气高温,感光应提前,捉蛾,交配尽量避免高温。白玉成熟慢,适当推迟捉蛾时间。以利雌蛾充分成熟,增强交配性能,白玉雌蛾可送冷库5℃冷藏一日,第二天早上拿出用新鲜雄交配,也可增加交配性能,减少散对现象,增加产卵量。正交、反交二发母蛾,当日都可不交配,送冷库5℃冷藏次日交配,对良卵率并无影响。

7.3 做好产卵工作

秋丰产卵较慢,注意观察盛产卵时间,掌握好收种袋蛾适期。避免过早收种,大量遗腹卵,造成浪费。并灵活掌握好浸酸、入库时间。即浸种冷藏一日浸酸较为安全。

8 了解原种的性状

8.1 秋丰N

中国系统,二化、四眠,化性稳定。对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引起的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的抵抗性。卵色灰绿色,部分青灰色,卵壳淡黄色,孵化整齐,蚁蚕黑褐色,稚蚕有趋密性,各龄蚕眠性快,眠起齐一;壮蚕体色青白,素斑,蚕体粗壮,各龄蚕发育及眠起整齐,发育较快,耐湿性稍差。盛食期食桑旺盛,起蚕转青快,不踏叶,耐粗食,抗逆性强。上蔟后结茧较慢,多结上层茧,茧形椭圆匀整,普茧率高,茧色洁白,缩皱中等,产量稳定。发蛾集中,交尾性能良好,产卵较迟,产附平整,有少量不受精卵发生。4龄起蚕虫蛹率 97.25%,全茧量1.771 g,茧层量0.394 g,茧层率 22.25%,单蛾产卵量约550粒。催青经过 10~11d,5龄经过6.5d左右,全龄经过22.5d左右,蛰中经过16d左右。与白玉N对交,宜同天或推迟一天出库催青。

8.2 白玉N

日本系统,二化、四眠,化性稳定。对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引起的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的抵抗性。卵色灰紫色,卵壳白色;孵化整齐,蚁蚕黑褐色,有逸散性;各龄蚕眠起整齐,1~2龄蚕就眠略慢,3~4龄蚕就眠稍快,有少量小蚕发生;壮蚕体色青白,素斑,发育快,各龄蚕发育及眠起整齐;盛食期食桑旺盛,不踏叶,抗逆性强,耐湿性稍差;上蔟较齐涌,浮丝较多,结茧较快,喜结叶里茧,茧形浅束腰匀整,普茧率高,茧色洁白,缩皱中等,有裸蛹发生。蚕期、蛹期易感染细菌病;发蛾较为集中,交尾性能较好,雄蛾活泼,有趋光性,遇高温易散对,产卵快,产附平整,排列紧密。4龄起蚕虫蛹率 97.56%,全茧量1.64g,茧层量0.387g,茧层率23.60% ,单蛾产卵量500粒左右。催青经过10~11d,5龄经过7d左右,全龄经过23d左右,蛰中经过16d左右。与秋丰N对交,宜同天或提前一天出库催青。

猜你喜欢

蚕期白玉交配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云南晚晚秋蚕期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白玉羊首瓜棱形壶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
华夏太白玉 丝绸之路情——陕西省首届丝绸之路“太白玉文化节”暨第二届“太白玉研讨会”盛大举行
A White Heron
Oliver Twist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